12月29日,南京站派出所民警向旅客宣講「防盜防騙」知識。南京鐵路公安處南京站派出所民警在站內開展迎元旦安全主題宣傳活動,普及鐵路安全乘車、「防盜防騙」知識,為旅客平安出行保駕護航。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攝
2021年鐵路春運自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40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07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018萬人次。按照火車票提前30天發售的安排,今日起鐵路部門開始發售2021年春運火車票。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春運期間將延長鐵路12306網站售票服務時間並為老人優先安排下鋪,嚴控列車超員率,預留髮熱旅客隔離席位;同時,響應國家「反向」探親倡議,引導旅客錯峰出行,優惠票價範圍覆蓋241趟列車。
2021年春節放假7天,即2月11日至2月17日,其中2月11日為除夕。每年除夕前3天為春運高峰期,也就是2月8日、9日和10日。記者注意到,這三天的車票分別可以在1月10日、11日、12日開搶。除夕當天車票,1月13日起售。正月初五、初六,也就是2021年2月16日和2月17日為返程高峰,旅客需要在2021年1月18日和1月19日開始購買這兩天的火車票。
在創新購票服務措施方面,鐵路部門延長12306網站售票服務時間,從每日的6時至23時30分,調整為每日5時至23時30分;同步12306網站和線下窗口改籤規則,線上也可改籤乘車當日24點前其他列車車票。線上退票業務辦理時間優化至全天候24小時,同時退票截止時間由開車前25分鐘調整至乘車站開車前;對現金購票和已取報銷憑證的旅客,可先在12306網站辦理退票手續,180天內到全國鐵路任一車站領取退票款項。
此外,車站自助售票設備新增退票功能,滿足使用電子支付方式且未換取紙質報銷憑證旅客的退票需求,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堅持開展窗口人工售票、自助機購票人工服務引導,所有人工窗口全部支持現金購票,保障老年人群購票服務。12306系統自動識別60歲以上老年旅客並優先安排下鋪。
鐵路部門通過候補購票數據分析,靈活做好運力投放。在北京地區,節前加開旅客列車99對,節後加開旅客列車97.5對;在上海地區,節前加開旅客列車138對,節後加開旅客列車152對;在廣州地區,節前加開旅客列車202對,節後加開旅客列車229對。
今年,鐵路部門還積極響應國家「反向」探親倡議,進一步擴大票價優惠範圍,提高票價優惠幅度,引導旅客錯峰出行。將優惠範圍從臨時旅客列車、冷門線路或方向的「反向」列車,擴大至部分圖定旅客列車、熱門線路或方向的「正向」列車,春運期間共覆蓋241趟列車,其中節前131趟、節後110趟;普速旅客列車從原來的各席別最低優惠5.5折,擴大至硬座最低2折、軟硬臥最低5折,動車組列車從原來的最大優惠幅度8折,擴大至最低5.5折。
連結
不得將「健康碼」作為老年人通行唯一憑證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近日,交通運輸部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七部門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的通知》。根據《通知》,不得將「健康碼」作為老年人通行的唯一憑證,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
《通知》首先明確提出,改進交通運輸領域「健康碼」查驗服務。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汽車客運站、客運碼頭、民用運輸機場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場所外,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
確需查驗「健康碼」的,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並應建立完善「健康碼」親友代辦、工作人員代查等服務,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
具備條件的地區,要在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客運場站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等群體設立「無健康碼通道」,現場安排人員做好服務引導和健康核驗。以上工作需要在2021年2月底前完成。
在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運輸方面,《通知》要求,各地客運場站推進行動支付、電子客票、掃碼乘車的同時,保留現金、紙質票據、憑證和證件的使用;加快推進地級及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和便捷應用,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社會保障卡增加交通出行功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進老年人憑身份證、老年卡、社保卡等證件乘坐城市公共運輸。
優化老年人打車出行服務也是一項重要內容。《通知》要求,保持巡遊出租汽車揚招服務,充分發揮95128等服務號碼作用,提供電話預約或即時叫車服務,提高電話接線率和響應效率,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出行服務。同時,鼓勵網約車平臺優化約車軟體,增設方便、適合老年人使用的「一鍵叫車」功能,簡化手機約車操作流程。此外,在醫院、居民集中居住區、重要商業區等場所設置出租汽車候客點、臨時停靠點,依託信息化技術提供便捷叫車服務。(北京日報記者 孫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