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6.54,升值6.20%,若從5月底1美元兌換7.13元人民幣來算,升值幅度達到8.13%,以離案人民幣由7.19到6.52來算,升值幅度更達到9.3%。大唐財富認為:2021年,基本面來看人民幣升值的機會仍大於貶值,年底前有機會看到6.25。理由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因素
中國的疫情已經接近尾聲,大部分產業復工復產,美國到12月還處於上升期,疫苗的效果可能要到2021年春季才會明確。在疫情下,中國是2020年唯一呈現經濟正增長的G20國家,經濟基本面中國領先全球。
中國率先復工的出口替代效應,部分抵消全球總需求下降衝擊,商品貿易順差仍在擴增。旅遊是服務業貿易逆差主因,全球限行使中國出境旅遊人數與旅遊支出大幅減少,降低服務業貿易逆差,因此對美元的購匯需求降低。
美元指數的連動
人民幣雖然不在美元指數權重範圍內,但兌美元匯率與美元指數呈現正相關。前述美元指數不被看好,仍有挑戰新低的可能性,因此人民幣在2021年也具有挑戰2018年6.25新高的可能性。
中美的利率差距與資金流動
目前中國的10年期國債利率比美國高出約2%,銀行同業拆放利率比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高出約1.5%,對資金的吸引力高於美國。此外中國放寬QFII的投資上限,放寬外資金融機構持股上限等措施,都有助於外資流入,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的支撐。
QDII對外投資熱度降低,而外資投資中國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的人都卻在不斷升高,到2020年12月24日止北向資金已淨流入19535億元,而北向資金淨流出通常同步或領先於匯率的貶值,目前未有任何跡象。
中國央行的政策因素
這輪升值背後接近「自由浮動」的事實更值得關注。目前中國央行幾乎沒有任何幹預,人民幣漲跌完全表達了境內外交易力量和企業的自主行為。央行也在觀察,未來在必要的時候,逆周期因子等措施仍可重新歸位。
中國已通過一系列「雙向開放」的方式,緩解人民幣過於集中的升值壓力。如進一步擴大對外投資額度,包括新增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等;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的跨境投資,包括股票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等;鼓勵國內保險公司擴大境外投資比例。
中國的外匯準備在這兩年還能維持在3萬億以上,然而中國也有2萬億美元的外債總額需要償還,中資機構在香港等市場發行的美元債規模龐大,據彭博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1日,中資美元債存量規模約7383億美元,相當於境內信用債市場的1/4。
有美元資產的國內出口企業可以發行中資美元債,來做自然對衝降低人民幣升值的不利影響。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作為目標。預期2021年美元兌人民幣的雙向波動區間在6.25至6.7之間。與目前6.53的價位比較,升值的空間仍高於貶值。
小結:情緒總是短期衝擊,最終會回歸基本面。在基準假設下2021疫情趨緩全球經濟從谷底復甦的情況下,美元的流動性需求再現的概率不高,美元指數下探90以下的概率較高,非美的主要貨幣仍有幅度不大的升值空間。
但是當疫情的發展不如預期時,美元可能會有階段性的反彈。對於高淨值人士來說,仍應持有一定額度的美元部位作為基本配置,來保持在境外投資的流動性,與對衝所有資產都以人民幣持有的風險。
我國實行外匯管制,近年來對匯出美元的審核日趨嚴格。應該以合法為原則,利用每年的購匯額度提早準備子女留學與其他需求。若不是馬上要用到美元,建議年底前以靜制動,在人民幣價位跌破或接近6.3的時候再下手不遲。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