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爺黨為何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2020-12-22 有請王小白

關於《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筆者百看不厭,最出彩的一段莫過於「八王議政」,這一段中,八爺黨的陰謀布局、旗主王爺的步步緊逼、隆科多的反水倒戈還是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其實關鍵因素,在於以下幾點:

雍正一生最寵愛的臣弟,淺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十三爺

雍正上臺後,除了他一人是皇帝,皇權至上,十三爺胤祥算是第二號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核心的權力—兵權,自然是十三爺掌握。十三爺是兵權組織架構中的金字塔頂端,而其他的掌兵者不過是金字塔的某一基點而已,這和十三爺的建康程度沒有多大關係,除非他死了,對於兵權的掌握,一定是最牢實的。

胤祥能文能武,深受康熙喜愛

「聖祖過,尋履跡伏地嗅之,其孺慕誠切如此。」——《清史稿》

胤祥在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看到了父親康熙皇帝路過,便表現出對父親的崇拜,他趴在地上像小狗一樣追聞父親的氣味,令康熙非常感動,康熙就是有名的孝子,他自此便非常寵愛胤祥。

「王精於騎射,發必命中,馳驟如飛,嘗從獵,猛虎突出林間,王神色不動,手利刃刺之,見者服其神勇。詩文翰墨,皆工敏清新」——《清史稿》

在清朝初期,皇子們非常辛苦,既要習文,又要練武,筆者在前一篇問答中寫過,文採和弓馬最嫻熟的皇子是三阿哥胤祉,但是要論最勇敢的皇子應該是胤祥胤祥可手刃猛虎而面不露懼,吟詩作文也是清新流暢,也是文武雙全不可多得的人才。

康熙非常喜愛這個兒子,在胤祥13歲的時候就帶去盛京謁陵,並且在此後的十年之間,每次出巡都帶著胤祥,還曾命胤祥替天子祭拜泰山,可見其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身份優勢,增加胤祥的合法性

胤祥的出身並不高貴,小時候還經常受其他皇子欺負,加上康熙的刻意壓制,導致胤祥在康熙朝仕途與地位雙雙受阻。等到雍正繼位,胤祥時來運轉,由一個落魄皇子一躍成為鐵帽子王,朝廷的許多要害部門都由他執掌。在身份上,胤祥已經是大清僅次於雍正的第二號人物,這個優勢能夠帶來的好處太多了。官大一級壓死人,隆科多的兒子聽到怡親王三個字就認慫,隆科多看到胤祥也只能幹瞪眼。在權力上,胤祥的話約等於皇權的延長線,當著雍正的面就能指揮張廷玉,壓住部分八爺黨和步軍統領衙門的臣工自然不在話下。被壓制的幫手越多,八爺等人的實力打折幅度越大。此消彼長,胤祥的力量相應上升。

雍正為什麼對胤祥這麼好?

他們倆關係非常要好,是自幼就好,這個雍正是胤祥的數學老師,因為據《清史稿》記載,雍正曾經受康熙之命教導胤祥學習。而且每次出行,都相依為伴,感情深厚的很。他們哥倆無論實在宮內還是外出,經常有書信來往,時而議論國政,時而關心生活,又志趣相投,而胤祥出身卑微,想必其他皇子都很輕視他,但唯獨雍正對他最好,是真正關心他的人,所以他必然以死相報,終其一生一直在為國效力,並頗有建樹,可以說在雍正一朝,十三爺算是居功至偉了,這也算是回報對雍正的知遇之恩了。

在胤祥死後,雍正悲痛萬分,罷朝三天,並拿出自己的私例銀子為胤祥置辦葬禮,並且還痛哭流涕,這不是演戲,而是真實的情感流露,這種兄弟之情,君臣之情堪稱古今楷模。

小結:

綜上所述,隆科多並未和八爺逼宮,也沒有和十三爺胤祥正面衝突,他的失敗是自己作的,就是一個「貪」字所致,而十三爺胤祥兢兢業業,為人忠孝仁義,做事不偏不倚,清正廉潔,所以才可保後世繁盛。

在本文最後,筆者按照提問回答一下,為何八爺黨聯合隆科多和旗主們也敵不過十三爺?很簡單:「實力不允許啊!」

相關焦點

  • 為何八爺黨聯合隆科多以及關外旗主也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想爭取各自的政治利益無可厚非,但八爺黨和他的同黨們都忽略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你們現在面對的是操控著整個天下的雍正,沒有底氣將雍正幹掉,還想分割他手中的果實,可能嗎?每股勢力都不想背上推翻皇帝的罪名,每一個派別都幻想著和平演變,可他們並沒有考慮那個現實的問題,已經緊緊抓住了軍權的雍正,憑什麼會給你叫板的空間?要麼做絕,要麼不做。
  • 雍正王朝:為何八爺黨隆科多幾個旗主王爺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康熙駕崩當晚,四爺放出了十三爺,十三爺幫助四爺控制了局面,八爺他們搞八王議政的是時候也是十三爺力挽狂瀾,這是八爺黨的最後一搏,自此之後,八爺黨徹底敗了。八爺黨和隆科多以及幾個旗主王爺為什麼敵不過十三爺呢?
  • 《雍正王朝》:鄔思道臨行苦勸十三爺,他卻沒聽,最後為何無恙?
    《雍正王朝》中,天色昏暗,鄔思道乘車遠行,一個聲音喊道,「鄔先生!」十三爺來給他送行,滿上一碗酒,鄔思道問了一句「聽說皇上元旦日要晉封十三爺『鐵帽子親王』?」「這個王不王的對我來說不重要,但是鐵帽子難得」,十三爺感慨道。
  • 《雍正王朝》八爺黨搞「八王議政」可是現場只有4個旗主王爺還有4...
    想必很多朋友都曾看過改編自二月河先生作品的電視劇《雍正王朝》,這其中除了八王奪嫡的情節外,最精彩的莫過於八王爺聯合八旗旗主逼宮,企圖恢復議政王制度,結果卻被雍正帝輕鬆化解這一段。
  • 十三爺臨終前交待遺言, 雍正聽完了回去就殺掉了親兒子
    ,雍正一向以冷苛自居,被人稱為冷麵王,因此沒少得罪人,兄弟們對四爺也頗有非議,唯有十三阿哥始終追隨左右,成為了胤禛的鐵桿粉絲,雍正即位多虧了胤祥的幫助,康熙最終雖然傳位於四爺,但是八爺黨卻想趁機作亂。關鍵時刻胤祥趕到包圍暢春園,這才為胤禛解了圍,後來八王逼宮,又是老十三拼死護駕,這才保住了雍正的江山,當然雍正皇帝對十三爺也十分夠意思,在所有兄弟中,十三爺是結局最好的一位,不僅被封為鐵帽子王,而且死後還被改回原名,可見雍正對他到底有多倚重,十三爺雖然是一副俠義心腸,但是天不假年,年紀輕輕就去世了,這讓雍正十分痛心,十三爺鞍前馬後跟著雍正一輩子,臨終之前還在為雍正的江山考慮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如果十三爺不來,雍正能翻盤嗎?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如果十三爺不來,雍正能翻盤嗎?雍正王朝中有一段:八爺作為總理王大臣,聯合八旗王爺、領侍衛內大臣兼九門提督隆科多接管豐臺大營兵權,控制宮中九門,意圖逼宮。最後十三爺及時趕到,才化解了這場危機,扳倒了眾多政敵。如果十三爺不出現,雍正有翻盤的機會嗎?
  • 雍正王朝:隆科多兵諫,十三爺為何還能接管兵權
    回顧康熙傳位當晚的情形,八阿哥胤禩就是因城內未能爭取到隆科多的支持,城外豐臺大營的提督成文運又被十三阿哥胤祥斬殺,因而才導致手底下無兵可用的尷尬境地,不得不接受四阿哥胤禛繼位的既成事實。這一會允禩等人徹底吸取了以外的教訓,將政變的重點放在了對兵權的掌控上面。
  •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嗎?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麼?小崔認為不會的,為什麼呢?要說明這個問題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十三爺適合做皇帝嗎?康熙為什麼要圈禁十三爺數十年?以胤禛的政治手腕來說,他會讓老十三順利當上皇帝嗎?十三爺為什麼要跟著胤禛?其他阿哥會讓十三爺上位嗎?帶著這些問題,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 《雍正王朝》十四爺是個什麼樣的皇子?遺詔中有多少未知秘密
    四爺、十四爺《雍正王朝》中的「九子奪嫡」,從康熙這邊算他們都是親生的兄弟,但是四爺和十四爺又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十四爺手段十四爺是康熙眾皇子中最善帶兵打仗的皇子之一,在八爺黨第一次密謀將太子推向絕路的時候,十四爺臨摹的太子調兵逼宮手諭幾乎連康熙一時間都沒發現有假,張廷玉在一旁提醒康熙爺經過反覆比對之後才確定手諭是臨摹筆跡。
  • 《雍正王朝》劇中張五哥為什麼選擇給十三爺守墓而不願做侍衛?
    導讀:張五哥是《雍正王朝》劇中一個小角色,但是每次出現都是在關鍵的時刻引導著情節的發展。張五哥從江夏鎮走到大內侍衛,每一步都和十三爺胤祥有關。
  • 《雍正王朝》喬引娣跟過十四爺,為何又從了雍正?
    對比《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這兩部劇,就會發現,雖然它們出自一個作者,可是卻截然不同。《康熙王朝》裡雖然有對內的劇情,但很多驚心動魄的事情都是對外(對仇敵、對外番邦、對三藩),到了雍正王朝絕大多數的問題就出在雍正和八爺黨之間。
  • 《雍正王朝》如果沒有胤祥,八王議政雍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雍正王朝》在「九子奪嫡」中,四爺胤禛最後成功脫穎而出升級為雍正皇帝,但對於獲得皇位的四爺,八爺黨胤禩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最後雖然跪倒在雍正的腳下,但大家都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就這麼安安穩穩的。所以以胤祥為首的「八爺黨」集團就一直與雍正作對,處處和雍正皇權作對,百般的拆臺。後來在看到十三爺胤祥病重,加上已經控制了京城武裝力量後開始了最後的直面對決,那就是這部劇的高潮部分「八王逼宮」,而最後若不是十三爺胤祥的及時到來,雍正看起來就已經失敗了,那麼說起來如果沒有十三爺胤祥的話,雍正皇帝是否真的就只能束手無策了呢?
  • 他成功塑造了《雍正王朝》的十三爺 為何至今都不溫不火?
    很多觀眾都非常喜歡胡玫導演的《雍正王朝》,這部主題宏達的歷史電視劇反映了清朝九子奪嫡和雍正繼位之後勵精圖治的故事。《雍正王朝》之所以大獲成功,不僅是靠焦晃飾演的康熙和唐國強飾演的雍正精湛演技撐起來,而是劇中每一個人物都塑造的栩栩如生。
  • 雍正王朝:八爺黨見證了康熙傳位,為何還說雍正搶了胤禵的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是雍正皇帝的死對頭。他們不僅與雍正爭皇位,在爭位失敗後反對雍正的新政,妄圖陰謀逼宮,還極力捏造謠言,說雍正弒君,搶了老十四胤禵的皇位。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胤禵作為謠言的主角,而不是別人,是因為這樣說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被他人所相信。
  • 《雍正王朝》中,康熙囚禁十三爺,並不是為了保護他
    《雍正王朝》是一部大型古裝連續劇,講述了康熙晚年諸皇子,為爭奪皇位而展開激烈鬥爭的故事。《雍正王朝》於1999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一開播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最高收視率甚至達到了16.7%,在當時用萬人空巷形容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力,都不算誇張。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十三爺不出現,雍正還有後招嗎?
    雍正留有後手,劇中已經交代電視劇中因為雍正推行新政,所以損害到了一些滿洲貴族利益,老八胤禩聯合幾個旗主、隆科多等人逼宮,力圖架空雍正,進而使自己掌握大權或者清君側,扶立弘時上位,自己當「周公」。因此他們都是被八爺黨利用來向雍正逼宮。結果是最終逼宮失敗,老十三胤祥關鍵時刻將兵權奪回,使得雍正勝出,電視劇中看似是這樣,是老十三關鍵時刻出馬的功勞,但是其實仔細看的話卻非如此。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但從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鄔思道的勸解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出現了反效果,這到底為什麼呢?
  • 雍正王朝:隆科多取遺詔,為何要等十三爺?典型的賭徒心理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機會主義分子,他繼承了佟家「不要一條路走到黑」的祖訓,卻沒有領會其奧妙。縱觀小多子一生的榮辱得失,成也祖訓,敗也祖訓。十三爺的出現,給隆科多傳遞了一個明顯的信號:軍方已經被十三爺控制,四爺的位置穩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十三爺從小走的就是軍事路線,在軍營裡面長大,還在西北帶過兵,打過仗,有很大的軍事影響力。現在京城內外的骨幹成員,都曾是十三爺的手下。只要有十三爺在,他的口令就等同於軍令。
  • 雍正王朝中雍正要殺張廷璐不能直接殺嗎,為何要等張廷玉的摺子?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技高一籌的四阿哥胤禛,如同黑馬一般衝破皇八子胤禩和大將軍王胤禔構成的奪嫡障礙順利繼承皇位。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看似兇險,其實一切都是雍正布局的結果
    八王議政可以說是雍正王朝的高潮,也是雍正與八爺黨最後的爭鋒,最後結果我們知道是雍正贏了,自此之後八爺黨徹底瓦解,八爺胤禩更是被抄家,最後鬱鬱而終。而對於八王議政這個起伏跌宕的朝會非常的兇險異常,但實際上呢?小編覺得這一切都是雍正皇帝的布局,他早已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