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如小米,花香勝蘭花,小花米蘭的養護須知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您帶來的是米蘭花的養護知識。米蘭為楝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冠整齊多分枝。羽狀複葉互生,小葉倒卵形,3至7片。深綠色,有光澤。葉軸有狹翅。圓錐花序腋生,花小,色黃,有濃香。雜性異株。由於花小如小米,花香勝蘭花,故名米蘭或米仔蘭、魚子蘭、碎米蘭、賽蘭香、蘭花木等。花形與珠蘭很相似,故還有木本珠蘭、樹珠蘭等別稱。
花期很長,在北方6至10月均可陸續開放,6至7月為盛花期。漿果卵形或近球形,種子有肉質假種皮。米蘭枝繁葉密,蔥綠油亮,金粟串串,淡雅秀麗,香霧迷人,是室內上乘的盆栽花卉。也可作節日花堆的綠色背景。花可薰茶或提取芳香油或供藥用。據報導,多聞其花香,可緩減哮喘病人的哮喘次數。木材細緻,可製作家俱或雕刻用。
米蘭常見栽培品種有兩種:四季米蘭四季都能開花,但以夏季開花最盛;一季米蘭僅初夏開花。米蘭的繁殖主要用高枝壓條法或扦插法。高枝壓條宜在春季或7到8月雨季進行。扦插在7到8月高溫高溼的條件下進行容易生根,成活率較高,在較低的溫度下生根緩慢,拖延日久便葉黃脫落,以致死亡。在高溫下代謝活躍,蒸發快,相應的就要求高溼度相配合。所以,創造高溫又高溼的環境條件是扦插成活的關鍵。
插條宜在枝條生長停止後再次抽生新枝前選枝端葉片質厚、腋芽飽滿、組織充實的枝條,剪成7至10釐米長的插段,每段僅留頂端2到3片葉。扦插時先將插條基部在B12針劑中蘸下,取出經1-2分鐘藥液被組織吸收後,再插入沙中,B12對生根有促進作用,插後注意保溼和遮蔭。溫度在30至32℃,相對溼度保持在85%以上時,插後40天左右可以生根。米蘭原產東南亞,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林間。喜溫暖,對低溫十分敏感,短時間的零下低溫就會造成整株死亡。
氣溫在16℃左右時,生長非常緩慢,不能形成花穗。在南方溫暖地區,多露地種植,北方只能盆栽室內越冬。米蘭對土壤沒有嚴格要求。盆土以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沙壤土為宜。可以用山泥或腐葉土6份、園土3份、沙1份混合配製。選購從南方經長途運輸而來的苗木,最好根系帶有土球。上盆時將土球溼潤並捏松。對較大苗木要適度修剪,以減少水分蒸發,利於成活。
米蘭喜光,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花繁香濃,也稍耐陰。盆栽宜選有陽光的地方。盛夏適當遮蔭,可置於蔭棚邊緣,使它比喜陰植物得到較多的陽光,過於蔭蔽容易引起徒長。花期可移室內欣賞,但也不可長期蔭蔽。米蘭喜溼潤不耐乾燥。生育期間要保持土壤溼潤並經常向葉面及植株周圍灑水,保證它們對水分的需要。但是澆水過多,也會導致爛根黃葉,花期澆水太多,易引起落花落蕾。
米蘭枝葉繁茂,一年內多次開花,因此需要較多的肥料。生長期中,每7至10天追施1次腐熟的液肥,宜稀不宜濃,肥水中最好增加適量的磷肥如過磷酸鈣等,這樣能促使花開不絕,香氣濃鬱。另外,每月還可用礬肥水代替1次普通的液肥,以防葉片黃化。霜降前將盆移至室內通風向陽處。
越冬期間,室溫保持在10到12℃,如溫度超過15℃,則休眠不良,不僅過多的消耗養分,而且易抽新枝,這種枝條生長虛弱,春季移至室外易出現幹梢,更不能形成強壯的枝條和較大的花序;如室溫低於5℃易受凍害,室溫過低時,可以套上塑膠袋,以提高溫度,注意下面不封口。冬季室外氣溫在0℃以下時,儘管陽光和煦也不可將米蘭搬至室外,即使時間很短也會造成凍害,引起落葉。冬季澆水宜少,以保持盆土呈半墒狀態為好。
葉面積塵會影響光合作用,時間久了還會引起葉片發黃脫落,因此,隔段時間就應用水清洗1次葉面。越冬期間,不必施肥。米蘭的出室要謹慎,一般在穀雨之後才能搬出室外。移出前要先進行鍛鍊,使之逐步適應室外條件。移岀後如遇大風、寒流,仍應暫時搬回室內養護,環境突然惡化易使嫩葉發黃,甚至整株死亡。米蘭可任其自然生長,必要時用摘心、疏剪或縮剪對株形加以調節。關於米蘭的知識就介紹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