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貼春聯是中國人的傳統
你家的春聯準備好了嗎?
春聯作為驅趕「年獸」的法寶之一
象徵著喜慶吉祥之意
是過年必備的「武器」
若想要新的一年事事順利
那就跟小編一起了解
關於春聯的故事吧!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他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殺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到了清代,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藉助於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傳統的觀念裡,一年中有個好的開端是最愜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節就通過貼春聯表達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對未來的美好期盼。提起貼對聯
很多人有許多疑問
對聯的上下聯該怎麼區分?
上聯和下聯應該貼在門的哪邊?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
如何區分對聯的上下聯吧!
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平仄相對應,一般「平仄平仄平平仄」對應「仄平仄平仄仄平」。舉例來說,比如「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必須工整,絕對不能信口胡謅。
那麼在寫的一幅精美絕倫的對聯之後,或者你購買了一幅對聯之後,如何區分上下聯呢?一般有如下5種上下聯的區分方法:
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三聲和四聲,即仄聲,而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聲和二聲,即平聲(分陰平、陽平)。
對聯的張貼撰寫要求是上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因為古代人寫字是從右往左寫的。但這個方法現在再審視貼對聯的時候已經很難區分了,因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上下聯區分,就隨意貼出來了。當然,上聯在右下聯在左也不是絕對的,還要看橫批,下文再說。
每副對聯都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在寫對聯的時候普遍把含義深刻的作為下聯,上聯的價值更多是在引導作用上。上下聯基本屬於因果關係,因是上聯,果是下聯。
依據「辭舊迎新」的傳承,過去的時間在前面是上聯,即將到來的時間在後面是下聯,這個普遍在過年時候的春聯上有所體現,常用的有生肖和辭舊歲,以及迎新春之類的。
一般情況下範圍小的是上聯,範圍大的是下聯,如常見的「家和國」之類詞語,家是上聯國是下聯。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
都要貼上春聯
但是往往貼的都很隨意
實際上貼春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
貼春聯都講究哪些東西?
傳統習慣,春聯的上聯要貼在右手邊(即門的左邊),下聯要貼在左手邊(即門的右邊),橫批也是從右往左讀的。上下聯不可貼反。
注意:自從豎式書寫改為橫式書寫後,原豎式從右往左的閱讀習慣也改為從左至右,那麼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但特別要注意的是,橫批順序也須相應從左至右書寫和張貼。
為了協調,居民家的門戶貼15-20釐米寬、長度超過門框一半的春聯為宜,而商家鋪房店面要根據門戶的寬窄,貼20-30釐米左右、長度亦以超過門框一半的春聯為宜,這樣顯得協調、大方。至於某些高大建築的機關大門,如果貼春聯的話,其春聯的寬度也不宜超出40釐米、長度也需超過門框的一半。
福倒貼著就是福到了。且民間還有一個很多關於福倒貼的傳說,比如:相傳,在清朝恭親王府的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僕人貼在庫房和王府各個門上,有個僕人不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惱火,此時大管家靈機一動,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後來,福倒習俗也就一傳百,百傳千,一代代地傳承下來。因此,希望來年有福的人,可以在大門上倒貼「福」字祈求福到。
貼春聯也是有很多學問的
貼錯了可要被人笑話的
抓緊時間
好好了解一下貼春聯的禁忌吧!
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有除舊布新的意思。
貼門神要注意兩張門上的人物臉是相對的,不要貼反了。老式建築的大門都是對開的兩扇門,門神正好一邊貼一張。現在的住房大都是單扇門,兩張門神只能貼在同一扇門上,粘貼時要注意位置的美觀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