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生 董思岐報導
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外貿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國務院先後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我國外貿持續回穩向好。中國外貿對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
商務部於12月3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
服務貿易逆差減少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我國服務貿易規模有所下降,目前已呈現趨穩態勢,服務出口表現明顯好於進口,貿易逆差減少,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佔比提高。1-10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37257.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16.1%。
高峰表示,服務貿易逆差進一步減少。1-10月,我國服務出口15489.5億元,下降1.8%;進口21768.3億元,下降23.9%。服務出口降幅小於進口降幅22.1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51.1%至6278.8億元,同比減少6569.4億元。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逆勢增長。1-10月,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390.3億元,增長8.3%,佔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44.0%,提升9.9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8609.4億元,增長8.2%,佔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55.6%,提升5.1個百分點。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智慧財產權使用費、保險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增幅分別為27.2%、18.4%和14.4%。
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位造業服務化發展、推動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佔服務出口總額比重達到55.6%,佔比達一半多的比重。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博士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我國是世界第二大服務貿易國,服務貿易體現的是第三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知識密集型的服務是第三產業中附加值比較高的部分,我國服務出口中超過一半為知識密集型的服務出口,說明我國科學技術的國際競爭力較強,而且擁有大量自主智慧財產權。
高峰表示,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7780.9億元,增長8.4%,佔服務進口總額的比重達到35.7%,提升10.7個百分點。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金融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保險服務,增幅分別為35%、23.4%和18.6%。
對於金融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保險服務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胡麒牧認為,金融、保險等服務能夠給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好的金融環境,能夠通過金融市場讓實體經濟獲得更多資源配置,進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目前我國這些領域正在擴大開放,降低外資進入的門檻,這有利於通過市場競爭讓國內相關金融、保險服務業態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是數字經濟相關的服務,代表新經濟的發展方向,也是對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重要手段。
自貿試驗區有效發揮作用
對於9月份商務部新增17個市場採購貿易方式的試點情況,高峰介紹,目前17家新設開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的市場正在按照要求,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實施方案,建設涵蓋各主體、全流程的綜合管理系統,積極推進各項試點工作。今年1-9月,全國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509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5%。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向筆者表示,免徵不退政策有助於減少企業資金佔用,穩定企業發展預期,同時也有助於推動企業利用這些資金開展更有效的投資,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增值稅免徵不退有利於促進自貿區出口電商的發展。胡麒牧也向筆者表示,自貿區的意義就在於為其他地區積累改革發展經驗,提供示範模板。新老市場對試點經驗進行交流,可以通過對比發現問題,並進一步優化相關制度,有利於自貿區通過不斷深化改革來激發發展動能。
高峰提出,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一是抓緊推動各新設試點市場將有關部門量身定製的簡化申報、增值稅免徵不退等便利化政策落到實處。二是鼓勵新老試點市場開展經驗交流,複製推廣成熟的經驗做法。三是鼓勵試點市場因地制宜開展創新,為構建更高水平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作出貢獻。
資料顯示,從2013年至今,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圍為21個省份,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已形成從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的戰略框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
今年以來,各自貿試驗區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繼續改革創新、大膽探索,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尤其是在穩外貿穩外資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據了解,今年1-10月,前18家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達3.8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的14.8%;其中,浙江、河南、四川自貿試驗區增速亮眼,進出口分別同比增長80.5%、52.9%和38.3%。
前18家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1310.1億元人民幣,佔全國的16.4%;其中,海南、福建、上海自貿試驗區增速顯著,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同比增長49.8%、46.5%、39.4%。
海南、福建、上海三地自貿試驗區相關的開放措施,是促進外資流入的重要因素。今年在疫情影響下,外需大幅萎縮,但自貿區的貿易數據依然亮眼,同比實現大幅增長,說明自貿區的體制機制對於外貿發展確實有巨大優勢。胡麒牧向筆者表示,一方面,海南、福建、上海自貿區今年都出臺了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開放的相關舉措,有力吸引了外資;另外,今年國內對疫情有效防控也使得全球資本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和市場潛力,紛紛來中國投資,分享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