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建議
(一)素材積累
在備考過程中,有意識的去積累教育教學、教育名人、教育理論等相關的素材。
這樣在議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論證充分。在素材積累過程中,注意本學科的一些教育名家的人物事跡的積累,這樣可以通過這些成功教育者的事跡,豐富自己的內容,還要積累一些名言警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二)辯證分析
積累素材不只是簡單的素材堆砌成一片議論文,而是要練習去分析素材,能夠根據素材的內容去思考同樣一個素材自己可以引申出哪些觀點,或者能夠使用在哪些話題上面。這樣就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也可以在辯證分析中鍛鍊考生的分析素材的能力將自己整理的素材進行分類別的歸納,或者針對某一話題,進行相關素材的整合。
(三)思路訓練
在有了一定素材積累的基礎上,設計自己的行文思路,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使自己在考試中的作文更加有邏輯性。整體架構起文章的框架,在頭腦中去捕捉相關的素材,這樣能較好的完成考場作文
(四)錘鍊語言
作文雖不要求每個考生都達到準語文教師的寫作水平,但是考 生也要注意去錘鍊自己的語言,可以嘗試多種修辭手法穿插在文中,這樣能夠豐富自己語言的感染力,使表達更加豐富
作文題
大部分作文題要求文體的形式是寫議論文,議論文的要素是論、 論據、論證,如果我們已知道了它的論點,應.如何積累自己的論據和論證,對於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的作文題大多數是從教育方面的角度進行立意,考生多積累關於教育方面的一些小例子或一些名言名句。
【以身作則的案例】
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 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燻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說:「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 」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 那您吸菸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菸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菸袋杆,誠懇地說:「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菸。」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