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金虧損榜看:基民如何避大雷?

2020-12-23 格隆匯

1

A股不是提款機,而是血淋淋的博弈場。1贏2平7虧的魔咒始終未被打破,並且2平還輸掉了時間、機會成本,實質上仍然是虧損。1贏9虧,股民想在這個賭場盈利,並能夠最終落袋一點也不容易。

韭菜們被市場教育了,越來越多地把目光轉向了投資基金,間接參與股票市場。但在紛繁複雜的基金世界,同樣會有地雷等著大家。

據21世紀報統計,過去10年(2010/12/1—2020/12/1)累計虧損的基金仍然高達12隻。

其中,深成指B累計暴跌56%,豪取虧損榜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別是商品ETF、國聯安上證商品ETF聯接,均累計暴跌超過22%。另外,天治低碳經濟、嘉實恒生H股、金元順安價值增長均累跌超過10%。

這還是明面上的虧損幅度,還沒有加上資金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過去10年時間,M2超發了多少,10年前的錢,可比現在要值錢多了。並且,如果不把資金投入這類基金,而是買入長期有前景的基金、或者房產,又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持有這些垃圾基金,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時間維度拉短一些,最近5年(2015/12/1-2020/12/1),仍然虧損的基金總計還有191隻。虧損幅度超過50%的有32隻,在30%-50%的有17隻,在10%-30%的有45隻之多。

排在最前面的大多是被動型基金的B類份額,佔據前50名的2/3左右。其中,虧損最為嚴重的是創業板B,虧損高達90%以上,其次是傳媒B(-89.6%)、體育B(-87%)、高鐵B(-82%)、軍工B(-81%)。

把時間拉短到最近3年(2017/12/1-2020/12/1),仍然虧損的基金還有165隻,虧損幅度超過50%的有9隻,在40%-50%的有13隻,在30%-40%的有10隻之多,在20-30%的有20隻。

10年、5年、3年,時間維度足夠長,仍然保持大幅虧損,基本上可以將其加入黑名單了,不要碰這些垃圾基金了。這好比股市中的ST,雖然偶爾會有靈光返照,但絕大概率終究還是要歸入塵土。

2

我們看到B類基金在虧損榜數量佔比多,且跌幅很大。比如,10年豪取跌幅榜第一的是深成指B,就是密切跟蹤大盤深證成指(399001.SZ)。

最近10年,深證成指累計上漲12.9%,但深成指B(150023.OF)卻大幅下跌56%。主要原因是該基金是B類基金,一個盈虧放大數倍的投機品種,波動極其劇烈。

比如今年,被動型指數型基金上漲34.3%,深成指B暴漲261.9%,放大了數倍收益。而跌起來同樣酸爽,2011、2013、2016、2018均大幅暴跌60%左右。

這就是分級基金的魔力,放大了貪婪與恐懼。不過,這類基金要在年底全部清盤,歸入歷史塵土。

我們再來看10年期跌幅榜第二的商品ETF。這是典型追蹤夕陽行業與公司的最好詮釋。

商品ETF,47.8%的倉位放在製造業,44%的倉位放在採礦業,總計91.8%的倉位。其中,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佔比將近8%,均是財富粉粹機。另外,煤炭行業中的絕對龍頭——中國神華萬年不漲。

總之,這樣的行業配比,決定著接下來的大方向仍然要死不活,慢慢陰跌在陰跌。

再看天治低碳經濟,股票配置非常雜亂,包括佔比50%的製造業、17%的金融業、10%的房地產業、5%的批發與零售業。三季度,重倉萬科A、匯川技術、科倫藥業均大於6%的倉位比例,還配有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平安等金融股。

該指數宗旨是精選受益於低碳經濟的主題相關企業,但最終呈現的重倉股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並且,換倉特別頻繁,比散戶操作還激進。我們看看二季度該基金的前10大重倉股:

看到沒,一個季度,前10大重倉股全部換股。請問許家涵基金經理,你是超短線技術高手嗎?

這就是基金經理們瞎折騰,對個股沒有深入研究,容易追高,也容易在下跌時不敢拿,或者加倉。最後跟散戶一樣,低賣高買,最終苦了背後的基民韭菜們。

這類基金果斷黑名單,不要玩這種基金,坑人沒商量。

綜上,垃圾基金第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追蹤的是夕陽行業、垃圾公司。不管是被動型基金,還是主動型基金,長時間虧損就顯得「水到渠成」。

第二,也就是頻繁更換基金經理,操作風格太過飄逸。

最近10年,天治低碳經濟一共是換了5位基金經理,每位基金經理表現很一般。其中,曾海任職將近4年,任職總回報-63.5%,吳佔峰任職2年多時間,總回報僅僅不足1%。

這不是偶發案例,而是普遍現象,再比如中海能源策略,10年間換了6位基金經理。

第三,有的基金經理,能力太差,可能在投資上還沒有想清楚,到底賺什麼樣的錢,自己的資源稟賦是什麼,持續賺錢、虧錢的原因又是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越來越願意買ETF,而不太願意買主動性基金的重要原因。第一,可能遇到基金經理能力不行,長期產生虧損;第二,表現良好的基金,基金經理突然離職了,原來的好基金也變成了垃圾基金。

比如在2010年前後,王炯、徐建平在任的時候,東吳行業輪動名噪一時,力壓大牌基金博時、興全,後面兩位能手於2012年先後離職,之後該基金就不行了。

第三,有的基金經理操作太過頻繁,絕大多數時候跑不贏被動型基金,比如最基準的滬深300。

3

散戶們直接參與股市,痛點多多——沒耐心、沒紀律、恐懼、投資太分散、追漲殺跌。但我覺得,最核心的一點是憑感覺交易,沒有自己的交易體系,當然容易追漲殺跌,最終的結果就是被割韭菜。

現在好了,可以買各式各樣的基金(包括ETF),間接參與市場。但面對6000多隻公募基金,不少人又犯起了嘀咕。

怎樣才能避免踩雷基金?

第一,避開追蹤夕陽行業的基金。前文也提到,長期虧損的基金有一個共性——追蹤的是夕陽行業、垃圾公司。查理芒格曾經說過,如果知道明天死在哪裡,永遠不要去那個地方。

那麼,我們要去往哪裡?當然是去有前景、盈利能力強的行業,比如消費、科技、醫藥等。

第二,不要選擇走勢長期向下的基金。買基金(股票、混合),背後就是買股票,長期走勢向下,那麼意味著背後的行業或公司盈利能力不行,亦或是基金經理經常在市場中胡來。

第三,最好的選擇是買入優秀行業的指數基金(ETF),亦或是長期回報率優異,得到市場檢驗的公募基金。

當然,投資基金,不管是收益還是風險都會比買股票要平滑一些。買基金,不要想著一夜暴富,慢工出細活,定投優秀基金長期持有才是王道。

相關焦點

  • 基金重倉股頻頻閃崩 發生了什麼?基民該如何應對?
    摘要 【基金重倉股頻頻閃崩 發生了什麼?基民該如何應對?】節後行情因利好扎堆被一致看好,很多投資者都憧憬迎來繼2004、2014以後的第三波大牛市。
  • 明星基金「睿遠成長價值」突發暫停申購!基民該恐懼了嗎?
    明星基金產品「睿遠成長價值基金」突發暫停申購公告!現在是不是到了基民該恐懼的時候了?初入職場的90後如何通過基金市場實現財富增值的夢想?近日,山東廣播經濟頻道《金錢樹》節目通過電話採訪了國泰基金華北區總監王培林。
  • 運行滿周年:這類創新基金成績如何?基民買不買帳?
    來源:中國證券報運行滿周年,這類創新基金成績如何?基民買不買帳?原創 李嵐君 徐金忠 2019年底,公募基金行業首批逐筆計提業績報酬型主動管理權益基金面世。此類基金將投資者、基金經理、基金公司三者利益高度捆綁,基金收益越多,收的管理費也越多,賺的越少,管理費收的也就越少。時至今日,這一批產品已經運行一年,投資回報是否達到了市場的預期?選擇浮動管理費基金的投資者們,是不是划算?這類創新型的基金產品,是否能夠變得更為普及?
  • 指數增強基金都 「增強」了啥?基民如何選?
    摘要 【指數增強基金都 「增強」了啥?基民如何選?】
  • 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投資三大啟示錄
    原標題: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投資三大啟示錄來源:中國基金報自去年開始「炒股不如買基金」就反覆被各大媒體提及,但是一直以來基金行業出現的是「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情況,即使在2020年也頻頻出現這一情況,和今年業績爆棚形成一定反差。
  • 基民檸檬2020下半年基金配置首發名單
    使用說明檸檬君每半年更新一次的推薦,是【基民檸檬】的傳統節目,就像春晚一樣,穩定性大於創新性,固定是1隻貨幣基金,4隻固定收益類基金,6隻權益類基金的搭配,這個比例是不會變化的,所以大家萬萬不可照搬。華泰柏瑞天添寶B是對接天天基金活期寶的產品,產品本身具有低費率優勢,綜合費率(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僅為0.25%/年,基金經理鄭青管理貨幣基金8年多,經驗豐富。大家也可以關注一些在直銷渠道銷售的貨幣基金,比如易方達現金增利B,可以作為「狡兔三窟」的一窟備用。在天天基金活期寶的平臺上,鵬華添利寶、博時現金寶B也是不錯的備選。
  • 一季度59位基金經理離職,被「拋棄」的基民怎麼辦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斷了權益基金延續2019年熱潮的念頭。截至4月22日,我國140家基金公司已全部公布旗下基金產品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與去年四季度盈利3156.09億元相比,今年一季度基金業績可謂是畫風突變,直接轉為虧損288.75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是虧損的主要來源。
  • 基民的靈魂拷問:什麼樣的基金經理值得託付?
    對於基民來說,2019年是少有的五穀豐登的一年。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所有基金大類均取得正收益,其中,股票基金平均上漲39.80%,混合基金平均上漲35.04%,債券基金平均上漲5.97%,QDII基金平均上漲21.25%,最不濟的貨幣基金也平均上漲2.47%。
  • 這類基金首份「年報」亮相!利益捆綁業績更好?基民又被徵收智商稅?
    截至12月中旬,首批六隻浮動管理費基金運營恰滿一年,而從今年以來的業績對比看,浮動管理費基金的利益捆綁也難言優勢,在A股市場大幅向上波動的情況下,浮動管理費基金表現平平,最佳業績為68.87%,最低則為40.45%,而全市場業績超過70%的基金產品數量多達200隻。
  • 買基金學會「凌波微步」,巧避常見暗坑:看完秒變基金高手
    選基金坑一:看機構/廣告推薦迦南之前就是看銀行推薦,在某銀行APP大幅廣告寫著XX集團(銀行母集團)基金研究團隊層層篩選,優中選優……就像這樣:並且點進去,有比較詳細的理由去說明,這隻基金如何如何好等等,就像這樣:怎麼樣是不是很心動?
  • 美股熔斷、油價雪崩……基民該咋辦?基金專家王培林為您指點迷津
    美股熔斷、油價雪崩……基民該咋辦?跟蹤原油相關品種的QDII基金為何成為近期基金市場的重災區?3月12日國泰基金華北區總監王培林接受了山東廣播經濟頻道記者採訪。主持人:二月下旬以來,國際金融市場巨幅波動。
  • 首批新三板基金開售!或提前結束募集,基民要不要買?
    萬家基金則表示,在精選層專屬股票庫的篩選上,將會對公司基本面進行全面考察,挖掘未來盈利增長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標的。在投資上,將遵循自下而上成長投資的思路,在定量選股方面,關注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研發投入等指標。在行業賽道方面,當前主要關注科技、高端製造、醫療健康、現代服務業及其他大消費行業。
  • 虧損5%焦慮、收益一日看三回、懶人理財想躺賺:這些基民心態,戳中...
    你持有基金多長時間?虧損多少開始焦慮?一天查看幾次基金收益?想賺大錢要有什麼心態……近期天弘基金髮布《基民理財心態觀察》,深度揭示了基民投資過程中的種種心態,快來對號入座吧!過半基民陷入「懶人」理財懶真是人的天性,在理財這件事上也不例外。
  • 買基金卻不看基金定期報告 那你就虧大了!
    提到基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相比其他投資工具而言,國內公募基金行業經過20年的發展,不僅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且成熟的運作模式,而且它的投資起點很低,適合廣大的普通投資者參與。但是筆者覺得,儘管基金是一種相對成熟且適合普通投資者投資的理財產品,可這並不代表,投資基金的時候,連基金的定期報告都可以不看了。
  • MobTech:2020中國基民圖鑑
    1、2000萬基民跑步入場 移動網際網路基民數量呈穩步上升趨勢,2020年上半年,基民規模突破8000萬,新增基民突破2000萬2、90後成增長主力軍 移動網際網路新增基民年輕化明顯,18-34歲群體佔比達60.0%,90後是基民主要群體 3、女基民「冉冉升起」 基民中,男性佔比為63.5%,女性數量接近四成;與金融理財群體相比,女性更偏好基金 4、本專學歷為主,本科生最愛基金
  • 基民持有的油氣基金該咋辦?基金專家王培林為您指點...
    基民持有的油氣基金該咋辦?4月23日16:10-16:30,山東廣播經濟頻道《金錢樹》欄目就此採訪了國泰基金華北區總監王培林。主持人:油價出大事了!基民持有的油氣基金該咋辦?王培林: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原油的問題:一、原油市場表現回顧 我們先以WTI原油為標,來簡單回顧一下原油近期走勢。
  • 基金組合周榜單聰明的基民都在加倉什麼
    上周開始組合哥推出了蛋卷基金組合周榜單幫助大家快速了解聰明的基民都在加倉什麼基金組合有不少球友非常期待催促組合哥趕緊發布上周榜單組合哥這就快馬加鞭地為你呈現上周市場延續上漲指數行情較明顯國內市場基金指數跑輸滬深300QDII基金指數小幅超越滬深300數據來源Wind蛋卷基金
  • 5隻螞蟻戰配基金超千萬人認購 四成購買者為「新基民」
    5隻螞蟻戰配基金超千萬人認購 四成購買者為「新基民」 2020-10-16 08:56:2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在上線僅4個交易日和10個假日後,5隻螞蟻戰配基金全部提前售罄
  • 敲黑板丨今年少賺即是虧,小白如何選基金?
    今年的基金市場無疑是個大牛市。從發行規模來看,今年新基金的募資量馬上將超過3萬億元;從收益業績來看,截至12月11日,今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2.39%,因此基民們今年「少賺即是虧」。目前,有10隻基金產品年內收益率超過100%,還有16隻的收益率在90%以上。但臨近年末,市場風格切換加速,板塊輪動導致部分主題基金出現了較大的淨值回調。許多基民眼看自己關注的某隻基金一路上漲,而當他們跟隨著買入後,該基金業績開始向下回調,導致他們上車不久即被套。
  • 大成譚曉岡:股票投資避免短期博弈 杜絕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來源:券商中國大成基金總經理譚曉岡:股票投資避免短期博弈,杜絕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編者按: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對於公募基金行業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在中國基金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行業競爭也呈現白熱化狀態,如何為中國投資者提供優質的基金投資體驗,做大做強權益類基金,成為大成基金贏在未來的核心考量。在過去十五年內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超過13%,基金公司投資能力表現不俗,但買基金的投資者的獲得感卻明顯不足,基民賺錢比例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