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野釣鯽魚,魚漂信號出來不上魚,一定是它來了,你怎麼處理

2020-12-11 釣魚臺的不空大師

這段時間,我們廣西南寧地區終於有點冷意,溫度7-15度。釣鯽魚好時節。我這種新手要麼調平水釣兩目,或者調四釣二。釣著一會兒,就會發現,魚漂信號還出來,但是不怎麼上魚了,經常魚漂慢慢沉下去,或者黑漂,提竿都是不中魚。甚至提竿,魚鉤都沒有了!

知道某次提竿,掛到它,你才發現原來是這個傢伙鬧窩!它就是五爪金龍-螃蟹,

小河蟹在魚窩裡張牙舞爪,當然沒有魚敢靠近。大部分釣友會惱羞成怒,直接踩死!因為你放回去,河蟹還是會回去繼續吃窩。其實我想說:放開那隻螃蟹讓我來!

因為你每次都踩死它,最後你會發現,你錯過了一道美味。我朋友長空,在某一天釣魚,一共上了十七隻小河蟹…直接端老窩了。其實釣獲河蟹後把它收集起來,數量多了,便可以做成一道美味河鮮!

螃蟹不易死,收集到一定量後,把外殼剝開,去腮,洗淨,起油油炸至幹,取出,用蔥姜蒜加醬油糖兜抄後再加入炸好的螃蟹,就可以上桌了。殼脆酥,一口一隻。

就是有點費酒!哈哈

相關焦點

  • 山林溪河冬釣,野釣魚漂中魚教學,釣獲一箱魚
    山林溪河冬釣,野釣魚漂中魚教學,釣獲一箱魚 原標題:山林溪河冬釣,野釣魚漂中魚教學,釣獲一箱魚
  • 5.4米的魚竿野釣鯽魚的線組和魚漂搭配
    5米4的手竿個人建議用45釐米左右的魚漂,關於吃鉛量的大小,那就視情況而定了,通過二十多年的實戰經驗,給釣友們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幾點看法1、目標魚的大小我們不管是在黑坑還是野釣,我們都會提前對釣場的目標魚做出一個判斷
  • 冬天鯽魚怎麼釣?找到這兩個魚窩,讓你下竿就中魚!
    一年一度的冬天釣鯽魚時節到了,我們釣友都明白一個真理,就是在寒冷的冬季,要想釣好鯽魚就要尋魚去釣,也就是說冬天釣鯽魚首先要找魚去釣。如何才能找到魚呢?我來給大家支招啦!民彥講:冬天釣魚不釣草等於一天瞎胡跑。這天民諺告訴我們;冬天要想釣到鯽魚就要溫曖的水域北岸去找草叢去找,有人說了,北岸沒有草叢怎麼辦?我們放開思路去尋找漩渦被風的地方,這裡可以遮擋寒風,水地溫暖加上漩渦洄流,食物新鮮豐富又有避險的漩渦,鯽魚有穿越漩渦的本領,是其它魚種所不具備的先抉技能,漩渦裡外就是漁道,你找到這裡你就有魚可釣了。
  • 水庫野釣黃尾魚,雨天誘釣幾十條鯽魚,還有一箱野生黃尾魚
    水庫野釣黃尾魚,雨天誘釣幾十條鯽魚,還有一箱野生黃尾魚。釣魚過程中,爬過很危險的坡,走過很多彎路,遇到各種突發狀況,只為回家後喝上鮮美白白的鯽魚湯,紅燒黃尾,配上愛喝的酒,春季雨天野釣雖然過程累點苦點,但是到最後野釣感受還是值得的。
  • 使用什麼味型的餌料來野釣鯽魚和鯉魚最好?野釣鯉鯽魚技巧講解
    很多釣魚愛好者都喜歡野釣,因為野釣屬於真正的休閒運動,能夠陶冶情操,放鬆身心。野釣不像黑坑競技釣魚那麼累,野釣時甚至可以躲在帳篷裡睡覺覺,靜等中魚時的鈴聲響起。野釣還能夠讓釣魚人充滿期待,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釣到的下一條魚是什麼魚?多大的魚?
  • 釣淡水魚,魚漂的選擇,調漂技巧,釣魚線組如何設定及選擇
    上次寫了寫魚鉤的選擇,(如需要了解點關注查看),今天有漁友詢問我漂該怎麼選擇,我來給大家講下吧:市面上魚漂大概按漂身類型可分為三種:1.小棗核型魚漂:適合釣小魚如鯽魚,靈敏度高,適合4.5米以下釣竿,缺點就是靈敏度高,上升下頓幅度大,此漂無法通過調漂過濾雜魚信號
  • 冬季野釣鯽魚時需要牢記的3個作釣技巧
    冬季野釣鯽魚時需要牢記的3個作釣技巧 原標題:冬季野釣鯽魚時需要牢記的3個作釣技巧
  • 冬季野釣鯽魚,這樣選擇魚鉤,80%不會跑魚
    冬季野釣鯽魚,這樣選擇魚鉤,80%不會跑魚許多釣友們在野釣的時候,總會為選擇魚鉤而猶豫,冬季釣鯽魚,要怎麼選擇魚鉤呢?一般來說,釣鯽魚不太需要考慮鉤子的拉力有多大,因為鯽魚本來就比較小,釣鯽魚選擇魚鉤,最主要是得考慮到鯽魚能不嗯呢該方便的吃進嘴裡,而且也不容易脫鉤就可以了。
  • 我來教教你怎麼滿載而歸!
    在講釣法之前,我還得給大家再強調一遍,溫度高低影響的是魚吃口的強弱,溫差大小才是決定魚吃口多少的關鍵所在!不是說溫度高了魚獲就一定多,在寒冬臘月爆護也是常有的事兒。再說回夏季釣魚,魚口一般是非常猛的,用魚漂的漂像就可以看出來:快速下沉,直接拖跑等等。
  • 秋天野釣鯽魚的硬手段,都是五、六兩的大鯽魚來爆護!
    鯽魚是一種適應氣溫能力比較強的魚種,無論是在寒冬季節還是現在這種盛夏季節,都能夠釣到鯽魚,而且有時候其它魚都不出來了只有鯽魚還仍然堅挺,因此鯽魚也是釣魚人經常作釣的一種魚。不過如果想要野釣鯽魚盡興,也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五六兩的大鯽魚輕鬆來爆護!
  • 如果野釣鯽魚你能這樣去搭配魚鉤和子線的話,一定讓你收穫滿滿
    出行垂釣,我們最常見的魚種就是鯽魚,在野釣中佔的比例最大。那麼釣鯽魚我們應該選擇什麼魚鉤和子線會比較好呢?其實市面上很多的品牌魚鉤,魚線都還是不錯的。那釣鯽魚怎麼選擇魚鉤和搭配適合的子線呢?所以怎麼在鉤型的選擇上儘量還是以小、輕為主。袖鉤:袖鉤最大的特點就是鉤型小,鉤條細,重量,鉤柄長。適合釣小體型魚。小魚的嘴小,最然鉤型小的魚鉤好用,袖鉤就滿足這個特點。那魚鉤輕有什麼好處,就是方便魚兒吸食,入口性好,自然上魚就會多。
  • 「釣魚知識」野釣鯽魚,子線如何選擇?
    那釣鯽魚的子線多長才適合呢?下面談一談自身的觀點供釣魚愛好者們溝通交流。實際上,子線的長短和魚訊、氣溫、目標魚等都是有關聯。下邊給大伙兒詳細介紹5種狀況下的子線選擇!狀況一:小鯽魚,魚訊較快,頻率較高。
  • 野釣鯽魚用什麼魚鉤最合適?釣魚大師:這種魚鉤釣鯽魚從來不跑魚
    我們在釣魚的時候,選擇合適的魚鉤作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對於很多釣魚時間不長的釣友來說,一般都是根據目標魚的大小來確定選擇的魚鉤,簡單的原則就是釣大魚用大鉤,釣小魚用小鉤,但是除了魚鉤的大小以外,魚鉤的形狀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選擇不當也會影響釣魚的上鉤率。
  • 黑坑釣回鍋魚、滑口魚(鯉魚,鯽魚)偷驢的方法和技巧 (收藏備用)
    你釣幾條魚就可以上岸了,所以黑坑老闆,你懂的,不會放很大的魚的。魚竿就用37調,我們釣回鍋魚選魚漂,魚漂一定要選擇吃鉛量比較小的魚漂,魚鉤也要用小的魚鉤,不用太大,我們一般都選用3號到5號無倒刺袖鉤,餌料用瘋釣鯽本味20%+大板鯽30%+小黃丫酵香25%+小黃丫果酸25%,開餌方法同鯉魚雷同,散炮餌料一樣開法,就不重複再述。
  • 冬天野釣鯽魚,特級釣魚大師釣魚方式,我們卻覺得很業餘,為什麼
    冬天到來,我國南方地區迎來釣鯽魚好時節,鯽魚豆腐湯,奶白奶白,鮮甜可口,大補!部分釣友表示:平時被禁止釣魚,現在被老婆敦促出門釣點野生鯽魚回家!現在釣鯽魚,一般都是用腥香商品餌做釣,酒米打窩。吸引鯽魚群來後,逐個釣獲!更有極端釣友,開蝦拉加西瓜酥,用競技釣法用在野釣上。然而,近日,特級釣魚大師劉松松在網上平臺發布自己野釣鯽魚視頻,在結束一年的競技釣魚比賽後,難得出門休閒野釣,而且目的明確,就是要釣鯽魚回家煮湯。當我們在期待職業釣手如何野釣時,所用的釣法也讓人大跌眼鏡。
  • 伊勢尼沒你想的那麼好!這3種魚鉤野釣才實用,大小兼顧不跑魚
    之前說到釣魚選鉤問題,我說冬天釣鯽魚如果用商品餌就可以配袖鉤,不需要太大,三號四號就夠了;如果是紅蟲蚯蚓這樣的活餌,最好用帶倒刺的鉤,比如伊豆,四號五號都可以。有釣友看了以後吐槽:哪有那麼麻煩,我一年四季都用伊勢尼,大魚來了跑不了,小魚照樣也能釣。
  • 3.6/4.5米魚竿,釣鯽魚怎麼選擇浮漂? - 野釣人老高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特別是針對類似於鯽魚的小體型魚,嘴小、吞食餌料不乾脆,通常需要多次觸碰、吸食,所以反饋給浮漂的動作信號直接關係到釣魚人對鯽魚的吃口狀態的判斷,決定了是否提竿刺魚,重要性不言而喻。野釣鯽魚,影響選擇一款恰當、合適浮漂的因素眾多,其根本是野釣複雜的水情、魚情所致。
  • 有魚咬鉤卻還是釣不上來魚?要找對方法,改變思路!
    #釣魚#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有魚咬鉤卻怎麼都釣不起來,魚口很好卻就是不中魚,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有魚咬鉤卻釣不起的情況呢?在野外進行垂釣或者在某些池塘當中,小白條和麥穗魚以及蝦米螃蟹等較多,這些魚們對腥香類的餌特別的喜愛,這些小魚是吞不下餌的。6、用鉤是不是太大。大家都知道釣什麼魚就要用什麼鉤。習慣了傳統釣法的釣友們改學其他釣法時,用7號的伊勢尼魚鉤來釣鯽魚,當然只會有信號而釣不上魚了。7、浮漂調整得太過於靈敏。
  • 【釣魚技巧】冬季自然水域作釣鯽魚,為啥浮漂頓口抬竿卻不中魚
    每到冬季氣溫都會下降,低溫讓野釣變得更加困難,冬季很多魚類由於水溫低而停口,藏身於相當安全暖和的水域過冬,因此不少釣友會在冬季選擇封竿。喜歡釣魚的釣友,不管冬季是天晴,還是陰雨天氣,依然會去釣魚。冬季的低溫魚情,不少新手釣友在垂釣中遇到難題,野釣時浮漂明明有信號,不斷出現頓口,可是總不中魚,為什麼浮漂有信號不中魚呢?
  • 自製顆粒餌料,野釣翹嘴魚和鯽魚,釣獲3條長江野生武昌魚
    自製顆粒餌料,野釣翹嘴魚和鯽魚,釣獲3條長江野生武昌魚。春天來了,長江萬物復甦的季節到了,又是一年中釣魚的最好季節來了,但結果野釣往往是不盡人意,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想想之前幾天的長江支流釣魚經歷,小魚鬧窩太嚴重,掛紅蟲拉餌都是扔進去跳舞,自己買的顆粒掛上扔進去猶如定海神針一般,就連前幾天挖的蚯蚓作釣都無濟於事,究竟這是怎麼了?掛紅蟲麥穗鬧得厲害,拉餌也鬧得厲害,蚯蚓就更不用說了。苦思冥想之際,突然靈光一閃,何不將幾者合而為一呢?也許是顆粒沒腥味的原因引不來魚吃,那為何不試試將蚯蚓紅蟲與餌料結合起來做成顆粒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