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家:目睹二戰中日軍暴行,才知中國為此付出了多大犧牲,西方卻...

2020-12-14 中國網推薦

米歇爾博喜文(Dr. Michael Borchmann) 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榮譽顧問、法學博士

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向為了勝利而壯烈犧牲的所有英靈,向慘遭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

歐洲對於二戰的記憶不同於中國。我出生、成長在二戰後的德國。中小學時,我便對歷史非常感興趣。在德國和英國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後,我積極投身於公共生活及從事政治領域的工作。但很長一段時間,我對二戰的認知都如同巴登符騰堡州政治教育出版物中所寫的那樣:「1945年5月8日,二戰結束。當槍聲終於消失,已有超6千萬人喪生。」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才逐漸意識到,二戰並非1939年才開始,亦非1945年5月結束。我曾在《新蘇黎世報》讀到關於二戰的系列文章,文中寫道:「1939年9月1日,當戰爭在歐洲爆發時,東亞早已處於戰火的陰霾之中;東亞戰場始於1931年,結束於1945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軍對中國東北地區(當時的偽滿地區)發起進攻,並在短短幾個月之內佔領了這片廣袤的土地。1932年初,日軍發動上海事變。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標誌著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

起初,西方對於亞洲戰場的了解僅限於美日雙方的交戰,美軍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日本隨即宣布投降。直到1967年,日本電視劇《赤腳穿越地獄》在德國播出,我才對亞洲戰場,尤其是中國所遭受的浩劫有所了解。該劇根據五味川純平的小說《人間的條件》改編而成,主人公是一位正直、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日本軍官,他親眼目睹了同胞對中國人的暴行,並且頑強抵抗。作為懲罰,他被派往艱苦的蘇聯戰場,並最終死在那裡。

實際上,讓我對日軍侵華暴行有真正深入了解的是在德國舉辦的兩場活動。

2015年9月3日,應時任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的邀請,我參加了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史明德當時表示,常常被歐美忽視的一個事實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主戰場。中國的抗戰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犧牲最大。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中國人民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持續14年。中國為此付出巨大代價,軍民傷亡總數超過3500萬,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美元。這一系列數字也得到了德國學者的印證。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80周年公祭儀式大會(德國)暨南京大屠殺文物、史料證人證言大型圖片展在歐洲時報法蘭克福文化中心舉行。現場展出的資料圖片令人震驚,日軍的行徑是如此慘絕人寰!據《新蘇黎世報》報導,自1937年12月12日開始,日軍在長達6周的時間內,「對30萬(中國)百姓和戰俘進行了大屠殺」。

了解了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就會對其他國家的漠視感到震驚。事實上,亞洲以外地區對於1931年以來日軍的侵華暴行早有耳聞,但二戰之後,西方對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卻視而不見。2015年7月17日,美國世界史學會前主席、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歷史系教授馬克吉爾伯特在京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抗戰在二戰中的歷史地位被西方學界低估了,西方學者需要加深對二戰中中國角色的認識。

《中國社會科學報》同年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稱:「令人遺憾的是,肯定中國抗戰的聲音在波詭雲譎的冷戰格局中消散了,中國這個二戰中的東方盟友在西方主流敘事中被選擇性遺忘了。」這種遺忘,也體現在一些具體的事件之中。南京大屠殺期間,時任西門子南京分公司經理的約翰拉貝在一片4平方公裡的國際安全區內救助了25萬中國人。而拉貝的故事在德國鮮有人知,我也是通過中國朋友才聽說的。

中國遠東軍事法庭首席審判官梅汝璈曾在1946年說過,「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面對這段歷史,中國表現出偉大而高尚的品質。中國沒有煽動對日本人民的仇恨,也從未提及「集體問責」。《新蘇黎世報》稱,「對於日軍的暴行,中國方面非常克制。1956年,瀋陽、太原兩地法庭對1109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其中僅有45人被判刑,無一死刑,大多數戰犯被釋放歸國。」

儘管如此,中國永遠不會忘記犧牲者所承受的痛苦。戰爭結束75年後,中國再次悼念先烈。然而,多數國際公眾卻選擇了沉默,包括對南京大屠殺保持沉默,這明顯與受害者所做出的犧牲不相稱。只有國際公眾銘記中國人民的偉大犧牲,才能讓他們在國際上獲得應有的尊重。

習近平在紀念講話中指出,「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破壞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發展權利、破壞中國人民同其他國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壞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這表明,中國在深切緬懷先烈的同時,願與其他亞洲國家、乃至全世界攜手共建和平未來。(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焦點

  • 南京保衛戰慘敗,西方媒體如何評價國軍?重兵固守正中日軍下懷
    西方人向來富有冒險精神,加上當時這些西方國家與日本尚未斷交,這些西方記者將自己目睹的一切通過他們先進的無線電設備傳播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輿論對於發生在中國的戰爭有全面的了解。西方媒體如何評價中國軍隊在南京保衛戰當中表現呢?有意思的是,西方媒體對於中國士兵和中國最高當局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
  • 同樣沾滿鮮血,為何二戰後德國高級軍官很少被軍事法庭審判
    即便如此,在蘇聯的壓力下,有些被西方法官被認為不該殺的人被殺,造成了「冤假錯案」。比如納粹德國陸軍大將,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局長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在紐倫堡審判中他被判為戰犯,處以絞刑,卻在行刑六年後,被撤銷了在紐倫堡被指控的主要罪行,宣判無罪。
  • 克勒格爾:率先披露南京大屠殺暴行
    隨後克勒格爾自己也匆匆去了一趟煙臺,拜見了準嶽父嶽母大人,然後又費盡周折地返回了南京,這時他目睹了潮水般撤離南京的人群,「接下來就親身經歷了南京淪陷的日子,目睹了日本人所做的、所有能夠想得到的暴行。」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日軍開始向南京推進。居住在南京的外僑大多撤離,最終選擇留下來的只有20多人。
  • 二戰前西方國家都想在中國謀取暴利,為何德國要幫助中國強軍?
    說話說落後就要挨打,進入近代以來的中國便落後於西方各國,因此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和進攻。許多平民流離失所,痛失親人。二戰前,在很多西方國家眼中,軟弱無能的中國政府只能成為被冷嘲熱諷的對象。他們只想著從中國撈取好處,謀取暴利。
  • 荒謬欽佩「二戰日軍」,綏靖主義要不得!
    (圖片來源:環球網)    近日,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在歡迎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對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表示肯定,甚至興奮過了頭,竟荒謬地欽佩起「二戰日軍戰爭技能和榮譽感」,令人咋舌。    在阿博特言行的背後,是西方國家對日本採取的綏靖政策。
  • 老照片再現侵華日軍當年暴行:圖3百姓遭活埋,圖8女子被日軍玷汙!
    從照片中我們可以斷定嬰兒的父母也在其中,這揪心一幕被當時一個中國記者王小亭拍下並將照片刊登在了美國《生活》雜誌的封面,一時間世界譁然,紛紛譴責日軍,但日軍卻以誤炸來為自己開脫。淞滬會戰後,上海失守,南京門戶大開,日軍分三路向南京進軍,不久南京被佔領,隨即對南京城內軍民進行了瘋狂屠殺。這張照片是《日寇暴行實錄》中記錄的。
  • 二戰時,各國戰死的最高將領都是誰?中國這位犧牲後日軍停火默哀
    1940年,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張自忠所部出戰,然而在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猛烈進攻,最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本人,也以身殉國。而張自忠也贏得了對手尊重,日軍對待這位將軍遺體特意停火,脫帽進行默哀,後來三十八師長黃維綱已率領數百人的便衣隊夜襲陳家集, 在混戰之中將張總司令遺體搶走。舉行國葬。
  • 英國專家:西方應了解中國在二戰發揮的重要作用
    「我認為西方人通常並未意識到的一件事是,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拉納·米特(Rana Mitter)9月2日表示,「記住戰爭歷史,為的是走出戰爭、維護和平」。
  • 二戰時中國為協助轟炸東京付出多大犧牲?25萬軍民被日軍殺害
    在轟炸中,美軍飛機刻意避開了皇宮與民用設施,因此受損的主要是三菱重工公司、交通部變電所、軍工廠、海軍實驗室等軍用設施。轟炸結束後,杜立特突擊隊按預定計劃,飛往位於浙江的衢州機場。出於保密的需要,美軍在空襲行動前並沒有與中國方面溝通,以至當他們飛到中國沿海時,機場沒能提供任何導航。在飛機燃料耗盡後,除1架迫降蘇聯、3架迫降中國海岸外,其餘12架飛機的機組人員都在浙贛上空棄機跳傘。
  • 中國二戰到底發揮了多大的作用?羅斯福曾說出答案,歷史或將改變
    二戰期間,中國因為實力衰弱損失很大,而且有很多人認為如果不是因為美蘇兩國的幫助,中國根本不可能取得勝利。那麼,中國在二戰到底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呢?關於這一點羅斯福曾經說出過答案,他表示如果中國真的跟法國一樣堅持了一個月,感覺打不過就立馬投降了,那麼歷史或將被改變。其實中國在整個二戰中都佔據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 二戰時,德軍和日軍哪個國家給美軍造成的傷亡最多?
    美軍在二戰中作為東方和西方兩個戰爭中同時與日軍和德軍等軸心國作戰的國家,美軍在戰場上的傷亡也是不小的。作為兩個頑抗到最後的法西斯國家,對於美軍造成的傷亡是最多的兩個國家,那麼德軍和日軍哪個國家給美軍造成的傷亡最多呢?
  • 二戰德軍打死的美軍多,還是日軍打死的美軍多?美軍都沒想到
    美國加入二戰的時間比較晚,當時主要面對的敵人是日本和德國,美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還是有不少美軍在戰場上喪生。德國和日本是最晚投降的法西斯國家,也是對美國造成影響最大的國家,美軍就是在和這兩個國家交戰的時候犧牲的,那麼德軍和日軍哪一個國家的軍隊,打死的美軍要多些呢?
  • 二戰時如果將日本換成德國,我們能打贏嗎?至少會艱難10倍
    中國在近代史上曾經飽受磨難,更是在西方列強的逼迫下簽訂了多份喪權辱國的不平等的條約,將祖國的領土割讓出去,當然,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我國實力逐漸強大起來,一些失地都被收復了回來,這也側面印證了只有自身強大才能在國際上有話語權,而我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顯然足夠讓西方發達國家重視。
  • 南京保衛戰中,王牌教導總隊犧牲了多少人?日軍的日記令人心碎
    在抗日戰爭中,教導總隊是當時最精銳的部隊,全隊裝配以德國軍械為主。教導總隊從軍官、士兵到武器裝備在當時的中國都是一流的,但在南京保衛戰中,教導總隊損失殆盡,最後全軍覆沒。那麼,在南京保衛戰中教導總隊究竟犧牲了多少人呢?翻開中日雙方保存的卷宗,我們找到了一個令人痛心的答案。
  • 二戰時期,德國最強的營,遭遇日軍最強大隊,孰勝孰敗?
    作為戰爭中飽受摧殘的中國,實際上最終卻是二戰中61個國家中,五個贏得勝利的國家之一。聽上去是不是相當不可思議?然而中國雖然死傷慘重,但是中國從未考慮過投降,並且以頑強的意志力贏得了最終的抗戰。
  • 紅場閱兵後,普京再斥西方歪曲二戰史:日本對美國核打擊含糊其詞
    6月25日,普京與俄社會院成員舉行視頻會談時,再次痛批西方政客有意迴避、歪曲二戰歷史。普京說,西方政客非常了解二戰真相,卻故意在教科書和大眾媒體中顛倒黑白、誤導民眾。「西方的政治家們,還有那些專家和歷史學家們,和你們一樣對一切都了如指掌。難道他們不知道不是蘇聯入侵法西斯德國,而是法西斯德國於1941年6月22日入侵蘇聯嗎?所有人都知道事實。「難道他們不知道,是誰直搗法西斯老巢,又是誰突擊攻取了柏林?
  • 二戰時,日軍的「大佐」是個什麼軍銜?他們中有83個命喪中國戰場
    日本這個國家非常古怪,一方面先於中國進行明治維新,一切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的司法、政體和教育體制,軍事建制也向西方看齊。一方面比中國還要頑固堅持中國傳統的文化,在軍銜上也不例外。 比如幹部、組織、領導等詞彙都是日本人先翻譯,然後才到了中國,可是日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東西他們卻不離不棄,比如這個軍銜的設置就是如此。
  • 南京大屠殺,為何連德國納粹都感到驚駭?原來日軍幹了這事兒!
    今天,我通過一位當年親眼目睹南京大屠殺的德國納粹,對這場大屠殺的認知來揭露日軍的暴行。 這位當時住在南京的德國納粹是這樣評價南京大屠殺道:「南京大屠殺的殘暴景象實在觸目驚心,讓我感到驚駭不已,南京大屠殺簡直是「野獸機器」的暴行。」
  • 二戰後失敗的德國女性,可以用慘絕人寰形容,被23名蘇軍蹂躪致死
    德國最終失敗了,伴隨著德國的失利世界第2次大戰也落下了帷幕,但是德國人曾經犯下的滔天惡行,難道就不需要作出道歉和彌補嗎?據一位曾經倖存的德國婦女回應:當時她們會多達23名蘇軍蹂躪,自己身邊的很多姐妹都死去了,而她誰是最幸運的那一個,那時候的德國女性可以用慘絕人寰來形容,就如同生活在地獄中一樣,什麼樣恐怖的事情都會發生在德國女性的身上!
  • 誰是二戰中最堅韌國家?美國僅能排第四,中國排名實至名歸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浩劫,全世界先後有60多個國家被捲入到了這場戰爭中,除了南極洲之外,基本上世界各大洲都被戰火侵襲過。針對這些數據,很多人有一個疑問,二戰時各大國家哪個才是最堅韌的呢?今天咱們就來細細的列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