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平先生和書法

2021-02-21 FM1017城市之聲



孔小平,男,藝名安處,漢族,湖南長沙人,1957年12月26日出生。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畫院特聘書畫家,湖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文化藝術基金會副主席,湖南省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沙市文聯副主席、長沙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南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特邀研究生導師。

2006年 楷書作品入展中書協建黨85周年書法展

2008年 作品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千人千作書法精品展並被奧組委收藏

2009年 作品入展「澳門回歸10周年」全國名家邀請展

2014年 受邀在澳門科教文化中心舉辦「雲境平心--瀟湘清風」個人作品展

多次參加中日書法交流展、中韓書法交流展、臺灣書法交流展、新加坡書法交流展、香港、澳門書法交流展等國內國際大型書法展。

 

孔小平,當代湖湘書壇的領軍人物,被譽為唯一「得胡六皆書法真傳」的中年書家。個性張揚而不鋒芒畢露,言行率直而不咄咄逼人,他精幹的形象和曠達的性情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孔小平有著傳奇般輾轉起伏的人生經歷:從省級金牌摔跤運動員,到中國500強企業高管,再到長沙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豐富的生活閱歷讓這位無意浮華的謙謙君子活出了生命的本真,也為他的書法作品賦予了非凡的藝術感悟力和創作靈性。三十多年的時光,他筆耕不輟浸潤翰墨,師法前賢而脫卻藩籬,在書法技藝和藝術修為上都取得了極高的造詣,昭示出個人獨特的書法美學。孔小平的書法,既有深厚精湛的傳統功底,又有個性張揚的時代氣息,洋溢著一股清新靈逸之氣,秀潤相雜,動靜相宜,極耐品位。

品小平佳作,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布局疏朗,明潔消散,於秀雅中透出和諧象,藏鋒入紙而含蓄無痕,其真率心性和卓爾才情一寫盡然,總能給人別具一格的視覺享受。而今,星城街巷已頻頻可見孔小平題字的店招牌匾,中南大學也特邀其擔任建築與藝術學院研究生導師,他的書法與人格魅力正在為人文生活帶來更高尚的情趣,亦為書法藝術的啟承弘揚傳遞著更積極的影響。

 孔 小 平 先 生   

作者 何立偉    

孔小平 主席

小平先生以前蓄八字鬍,是魯迅夫子那種蓄法,醒目、精神,宜入漫畫。後來不蓄了,是另一種精神。總之他蓄不蓄鬍子,一以貫之的便是神清氣爽,目射精光。據我所知,他的物質活動在白晝,精神活動在夜闌——他研帖、讀書、習字、創作,深思,皆在夜半。我亦是夜貓子,時常在凌晨兩三點鐘時看到小平先生彈出一條微信在朋友圈,是他為別人題寫的、而他自己又較為滿意的書法作品。這是他來靈感的時候,亦是來激情的時候。這時候你拿槍比著他的腦殼,他也困不著覺的。我就停下手中的事,來細細賞玩他的字,隨後點一個贊。

緣何要點一個贊呢?很簡單,因為喜歡。前幾日看到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裡貼了一位評家給小平先生的書法寫的評論文章,寫得好,總結了小平先生書法藝術的幾個特點,比方簡古,比方蕭疏,比方曠達。說他的內斂的韻致讓人聯想起蘇東坡、弘一法師、謝無量,又說小平先生的筆意,是源自漢隸的取勢,帶有燕尾般的波挑,藏鋒入紙含蓄無痕,運筆中將衝動與克制有效統一,具疏淡精勻之美。這當然是方家鞭辟入裡的內行之談。而我的喜歡,則更多的是門外之窺的由審美直覺引發的感受。我喜歡的是他的書法的個性,非常之具有自己的面目,辨識度極高,他的字擺在百千張書法作品中,你能一眼看出哪一張是出自他的手筆。這是何等的不容易!我看過太多的所謂書家的字,你把他的款識名章捫住,根本不曉得是誰人寫的。我還喜歡他的筆墨裡透出的骨氣與貴氣。這亦是何等的不容易!因為這是從媚與俗中跳脫開來的一種精神上的超拔,亦可以說是書法審美的真正的立場。書法,如果不表現一個人的高貴的精神氣質和審美態度,表現人格的獨立與胸臆的高邁,那他寫出來的僅僅就是「毛筆字」,而已。

    小平先生與我相識整整二十年。二十年前我在友誼集團掛職體驗生活,他是這家湖南最大的商業集團的家電部經理。他的部門業績驚人的好,後來甚至以這個部門為主要優質資產而成功上市。我那時喜歡到他辦公室去閒坐,看到他那堆三碼四的空間裡居然擺了一張靜靜的書案。他只要稍有空閒,便鋪紙寫字。當然,當其時,我認為他只是玩票,或說只是業餘的一種愛好,正如同別人的打牌下棋。我沒法產生將商業經理人同書法藝術家聯繫在一起的想像。這說明我實在是一個缺少預知能力的人。其後,五年、十年、二十年,時光如梭,而人也老去。這其間,我目睹了小平先生怎樣通過後天的努力與先天的秉賦,一步一步成為了湘地著名的書家。這其間,我不斷地耳聞小平先生的書法藝術突飛猛進,亦不斷在各種場合裡見到他的墨寶,除了展事,尤在一些茶社、藝術會所、工作室、文墨店鋪、和一些朋友家的客廳,見到他那蘊藉著古意的書法。那書法擺在那裡,總給人適得其所的感覺,仿佛憑添了一縷文氣在這空間裡氤氤氳氳。有一回,我到白沙路古玩市場閒逛,抬眼看到一副招牌上,黑底燙金四個字:趙氏錢莊。古玩市場大小店鋪百十間,唯這間的招牌字有古久的氣息,寫的是錢莊,卻無銅味,橫撇豎捺裡,溢出的偏偏是雅氣同文氣。那字不用看落款,必定是孔小平先生的手跡。他的筆墨,有種一目了然的風格。後來在市場上又看到有「小隱軒」、「永昌瓷號」、「臻品軒」、「蓉寶行」等商號,皆是小平先生題寫的匾額,掛在那裡,自得風流。  

    二十年來,小平先生已成了湖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長沙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名至實歸的是他對書法藝術的痴愛與精研,是他的筆墨通今達古之後的一枝獨秀。近些年書法漸漸熱起來,文人墨客,離退休幹部,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人人捉起毛筆來就龍飛鳳舞,然書而不得其法者,不能謂之書法。在如此之眾的寫字的人之中能脫穎而出,尤其能一枝獨秀,何其不易。小平先生從技而入,從道而出,已得境界。他早年師法胡六皆,胡六皆的字格調高古,意響非常,小平先生得其骨力同神韻,後又加入從習帖中融會貫通得來的各朝各家筆意,終至於形成了他隸楷相融、碑帖互映的個人風貌同法度。而且我總覺得他書寫的手性特別好,下筆之中重從輕出,神從形出,極是好看。我偶爾習字,手性不好,下筆就是難看,故格外佩服那種筆意隨心意縱橫紙上的人。藝術不管哪門哪類,第一要緊的便是天縱其才。非此,再努力,亦是事倍功半。

    小平先生很少在公眾場合寫字,他一個原因是覺得當眾炫技,近於表演。而書法是莊嚴之事,須一個人在靜穆中在意念裡接通古今文氣方能袖手於前而揮毫於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對於書法藝術的虔敬與深情。所以有人當眾討他的字,他就說,好,但是我要回去寫。他對自己的字是負有責任的。第二個原因則是他寫字,除了要凝神,要端肅,還要講究筆墨紙泥印,樣樣不能將就,就連他的鎮紙也十分考究。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平先生對器的講究,湘省內的書家,恐無一人能出其右。我從認識他起,就曉得他習字,用的皆是有年份的紅星宣。那樣的好紙。一般書家都是供起來,到重要創作時方才拿出來用。按小平先生的話來說,就是紙好,寫字的感覺才好。有回我到他家裡,聊起二十年來他用了多少紅星宣。他就起身帶我參觀他收藏的宣紙。他家裡幾間房間包括陽臺上,都碼放了不少,估計兩輩子再勤奮也書寫不完。小平先生說,沒辦法,我看到好紙,就想買下來。他藏的是什麼紙呢?近的有80年代的紅旗白鹿玉版紙、汪同和、曹素功、92年的三星潔白玉版紙和九十年代到現在的紅星加工宣等等,往前就有汪六吉晚清特製淨棉紙、宣統年朵雲軒貢紙、晚清元昌吉記純手工描純金龍紋及梅花紋紙、元昌吉豹皮宣、乾隆年真金泥金紙,再往前則是明代的紙,手感如帛,他也叫不出名號來。我在嘖嘖聲裡,算是開了回眼界。

    看了紙以後小平先生來興致又叫我看他收藏的石頭,那又是讓我大跌眼鏡。什麼石呢?田黃!雞血!大紅袍!當然還有黃芙蓉和白芙蓉,封門、巴陵不一而論。他出差在外,沒事就逛石頭店,到上海,就喜歡參加嘉泰石頭拍賣專場,有回他拍了方異形雞血石,上頭竟是趙子謙的刻印。他就是用這些石頭給自己治印,他常用的是劉一聞先生為他所刻的二十多方。他的名章閒章總有百方以上。拉開一張大抽屜,一屜子的印!

    墨呢?他又從另一張屜子裡拿出來一方給我看,那上頭的燙金字是乾隆丙寅八月中秋吳守默造。又一方:嘉慶丙子中秋敦柳橋。還有:光緒吳大徵監製的,清代曹素功制的,無不是上等的好墨。

    筆,他說他常用的是從臺灣百年老店友生昌訂製的,西伯利亞白狼毫。他一次在上海認識了友生昌的老闆娘母女,後來成了朋友,互相寄贈禮品。她那邊寄來的除了特製的筆,又還寄日本玄宗墨。

    用印泥他也講究,只用滬上九華堂朱磦手搗印泥。那九華堂亦是聞名的百年老店。

    小平先生分明是先利其器,後善其事。他用這麼好的文房寶物,日日習書,日日精進,其結果就是到如今人家評他的書法:字裡生金,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而看了他對於「器」的重視之後,我仿佛明白他字裡面的那種翰墨的貴氣實在是由來有自。當然,另一種淵源是他對於書法藝術的天賦才情與對於書法之美的深研與感悟。說到底,他曉得在中國傳統的書法中,什麼樣的筆致才是「至美」。

    我與小平先生交往中,感覺得他相當低調,他不大喜歡人家叫他書法家,他對這樣的稱呼葆有格外的自我警惕。他說,我就是一個寫字的人。而我見識過不少人八字尚無一撇,就開始以大師自矜,一臉毫無道理的自大。藝術市場是名利場,人得浮名浮利,便會飄飄然,不識世界,更不識自己。小平先生取法古往今來的書法上師,他心裡有相當高的目標,自不會對此刻的成就有所滿足,更不會自我陶醉。我欣賞一個人始終對自我持警惕的態度。這份清醒,在藝術圈中,究竟是不多的。

    小平先生對書法的執著是不張揚的執著,他的每一寸進,皆在不聲不響中完成,用的是內力,表面平靜,底裡波瀾。他不炒作自己,亦不俯就市場,我行我素,一意孤行。他的朋友眾多,但我以為能深入到他內心,觸摸到他志向的高度者,鮮矣。

    小平先生跟我說過,他很小就有一種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人生態度。很奇怪的,這種大氣的人格,我想應是天生的,後天並不容易養成。他的大氣還體現在他對朋友的行俠仗義,樂施援手,和以誠相待上。他是那種是非分明,坦蕩慷慨之人,極適合做朋友。所以湘地藝術界有許多老藝術家如鍾增亞、顏家龍、李立等等,都與他成了忘年交,更遑論中青年藝術家了。他與他們相處,就是兩個字:平等。於是其樂融融。

    二十年前,我在小平先生辦公室裡見到一幅胡六皆的字,特別喜歡,他說你既然這樣欣賞,我就請胡六爹跟你寫一幅。隔了幾日,他果然跟六爹討了一幅墨寶來給我。我放在辦公室裡,不期被人拿走了。六爹的字有多好呢?90年代劉一聞先生在上海,對湖南去的一位書家說,你們湖南有位胡六皆的字,真是了不得的好。湖南哪怕只有一位這樣的書家,我都不得不對你們高看。

    可惜呵,如今胡六皆先生走了。

    不過,還好,走了一個胡六皆,又來了一個孔小平。他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我想哪一天,也會有人這樣說,你們湖南書壇因為有一個孔小平,我不得不對你們高看。

 - 關於作者 -

作家簡介:何立偉,湖南長沙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職稱。著有長篇小說有《你在哪裡》、《像那八九點鐘的太陽》,中篇小說集《天下的小事》、《老康開始旅行》、《老何的女人》等多部。曾獲全國優勢短篇小說獎等獎項。現為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監製 | 時代

相關焦點

  • 王明九先生的書法藝術
    他的書法理論研究更是為弘揚津沽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與會的專家學者對王明九先生的書法藝術和學術成就給予高度評價。  王明九(1913—2001),原名王旭堂,號明九,筆名王象。室名海晏樓。祖籍浙江紹興,清中葉先祖宦遊至京,卸任後未回歸江南故裡,而是舉家遷往天津,定居東郊範莊(今東麗區華明鎮)。
  • 毛峰先生書法賞析
    眾所周知,尺牘書法是毛峰先生的精招。特別是他所追求的簡書行草尺牘化過程更是卓立獨行的有效嘗試。餘以藝術風格為切入點,初探毛峰先生獨秀一枝的尺牘書法形成過程,主要歸納有以下幾點:一、沿尺牘書法之河溯源而上,我國早在戰國初期,就有寫有書跡的竹木簡牘。在紙張尚未發明產生之前,簡牘作為時代用作記錄文字(也是書法)的載體被人們長期使用。簡牘分為簡和牘。
  • 田英章先生硬筆書法藝術欣賞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出現了司馬彥、龐中華、田英章、吳玉生、白砥、顧仲安、盧中南等大批的硬筆書法名家。其中上世紀80年代以來,出版硬筆書法字帖最多、推廣硬筆書法藝術成績最突出的,是龐中華和田英章兩位先生,而同時在傳統書法藝術和硬筆書法普及教育方面都做出突出貢獻的,屈指可數,著名書法家田英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 李焰先生書法略談丨呂林健
    謝安也曾問過王獻之,你和你父親的書法相比如何,獻之的回答是「固當不同」。兩代人的審美理想、性靈境界實在懸殊,加之「今不逮古」,因此,讓作為晚輩的我來批評李焰先生的書法是頗為躊躇的。李焰先生研習書法的時間和我的年齡差不多,早在1987年就參加了第三屆全國書法篆刻展,是資深的中書協會員。但看到先生的書法新作,卻不是想像中的老面功深,而是清新遒麗,讓我愈發欽佩。
  • 王儒軍與金恩慶先生淺談武中奇先生書法
    中國書法,是文字流傳,是交流,是文人墨客流露的高雅內涵。泉城孕育了濟南名士多,多少歷代名流雅士在濟南留下佳話墨跡。濟南飯店是一座具有特色的花園式四座古典庭院組成,老一代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多次來山東視察下榻在此。
  • 【名家】李文志先生書法作品微展
    【名家】李文志先生書法作品微展李文志,
  • 書法是家風的最美風景 「呂建德先生書法藝術陳列館」先睹記
    懸掛在左側的除了呂建德先生集各種書體於一卷的書法長卷外,還有潘漢篪、劉承闓、陳凱、陳金言四位著名書法家為呂建德先生歷次書法展所題寫的祝賀作品。呂建德先生說:「濟寧乃是書法重鎮,名家輩出,他們滋養了這方沃土,也給我提供了豐富的書法學養,我永遠都銘記著前輩先賢對我的關懷和幫助。」
  • 安為年先生國畫書法作品選
    初觀安為年先生的山水,以為是臨摹黃賓虹。進而仔細審視,讀其款識,知其筆下山川風物,皆取自巴山渝水,遂嘆服其學黃賓虹,非獨得其狀貌,並能移其神思。黃賓虹論畫,首重書法,不止「以書入畫」,更倡言「畫從書出」。認為畫者首當明筆法,「作畫不求用筆,止謀局事烘染,終不成家。」(黃賓虹《國畫分期學法•筆法結論》)畫之筆法皆從書法來,這正是安為年先生能得黃賓虹神韻的奪胎之法。
  • 登高而立——高立人先生書法欣賞
    立人在書法及裝裱藝術上精深的造詣我不想在這裡贅說,都說字如其人,我也覺得只要將人讀懂了,那麼其從藝、處事、立世的水準與風格就可一目了然。前些年他相繼在沅江、衡陽及北京辦過多次個人書法、裝裱藝術作品展覽,同友人共同出過書法作品集,所有這些都表現出他不苟的藝術品格和不俗的藝術品位,因而獲得了專家和大眾的嘉評。
  • 張家祥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張家祥先生藝術簡歷
  • 書法欣賞|啟功大師《山水清音》田英章先生《謙光受益》等三幅書法...
    再觀賞啟功先生的書法,其中灑脫的神韻尤讓人眼前一亮,多少有點柳暗花明的感覺。練習工楷的朋友多少都想將工楷寫出點自己的特色,感受啟功書法的結體與筆法的灑脫,也許誰都會從中感受到點什麼!看看下邊啟功先生《山水清音》這幅作品,是不是有點「陽春白雪」的感覺了?
  • 臺灣書法大師謝宗安先生的桐城情緣
    【與王愷和先生的友情】王愷和先生,與磊翁同為「八儔書會」的成員之一,磊翁稱其為「道友」。關於王先生的資料,能查到的比較少。據《中國書法》1988年4期介紹:「王愷和先生,字子中,安徽桐城人,任職臺考試院。七十年代初退休,教授書法,從遊者千二百餘人。」在網上查到拍賣公司拍賣品介紹的信息中,雲其「早歲從政,歷任處長、局長、潛山、桐城縣長,工書法。」查閱桐城縣誌,並未能查到王先生任職信息。
  • 【見山推介】孟慶泰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孟慶泰先生弱冠穎悟,致力書印,兼及文史考古之學,雖未親聆昭鴻先生授業,然父輩家風淘染,加之集四十餘年用功求索,終成一代大家,幾已獨承家學重任。平日書刻和文物工作之餘,先生便旁搜遠紹,收集整理先人散佚書印文字,既使家學免於湮沒流失,對青島的史學建設也是功不可沒,其間辛苦,自是難以言說。
  • 曹志昆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其書法以帖學為宗,繼承「二王」,傳承經典,不斷從王羲之、王獻之及趙孟、褚遂良、王鐸、董其昌等書學中汲取營養,形成端正儒雅、清秀飄逸的風格特點。楷書根基源自王寵,兼收褚遂良的技巧特點,用筆端穩嫻熟,紮實而靈動,筆法富有生氣、力量和陽剛精神,雄渾豪放,神工化一。
  • 書勁健瀟灑、樸茂典雅,權希軍先生書法欣賞!
    行草書法被書家稱為最隨意的一種書法風格。為什麼這樣說吶?因為行草書不像行書那樣拘束,也不像草書一樣的變化多端,因此被稱為最隨意的一種書法風格。今天我們來欣賞權希軍先生的書法藝術,權希軍先生書法以行草書聞名於世,他的行草書勁健瀟灑、樸茂典雅,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底。深受書法愛好者的喜愛。
  • 傾囊相授 傳承書法——訪香港書法解碼學會創會會長李偉宏先生
    書法,是人們心目中嚮往的高雅藝術,每個中國人心靈深處都埋有書法夢。香港回歸20年來,書法推廣活動不斷增加,書法藝術也越來越受歡迎。李偉宏先生作為傳承書法的踐行者,他首創書法解碼理念,創辦了香港書法解碼學會,20多年不斷增加書法班,不遺餘力推動書法教育工作。今年是香港書法解碼學會創辦十周年,已經發展為會員六百多人的社團組織。
  • 啟功先生19幅書法作品欣賞,自然灑脫、清雋儒雅,網友:真書法
    前言 :墨韻閣是以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為目的,創作優質書畫內容是我始終秉持的宗旨,我將不負眾望,砥礪前行。假如您喜歡我的作品,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
  • 古樸蒼勁,骨氣洞達——潘學聰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這也很符合他的性格和他筆下的燕趙慷慨悲歌唱大風。一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吳震啟先生在書法培訓中講書法創作與欣賞時,專門舉例潘學聰書寫的丈二整紙「松濤」二字,分析了字中的精妙之處,說當代已經很少有人能像潘學聰這樣寫出這麼好的字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潘學聰的字有其獨道的耐人尋味的地方。
  • 讓董作賓先生教你如何進行甲骨文書法創作
    從發表於此的董作賓先生的《甲骨文集王安石詩句》上看, 董作賓先生的甲骨文書法, 不僅其點畫形體相當活脫華滋, 有一種生命自由的感覺 (如他的作品中的「不」、「春」、「使」、「我」等字) , 而且, 他的書法用筆, 筆筆中鋒, 柔中蘊剛, 又有著中國古代儒家學者所追求的那種中和放達、雍容穩健之美感 (如他的作品中的「侵」、「亦」、「見」、「知」等字) 。
  • 林其輝先生書法作品展在區文化中心開展
    12月22日,林其輝先生書法作品展在區文化中心開展,展出了林其輝先生近來創作的90餘件書法作品。市、區書法家協會、區文聯領導及眾多書法愛好者觀看了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