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木雕以用黃楊木雕刻用材而得名。黃楊木雕的國際影響巨大,早在本世紀初,朱子常等創作出的「捉迷藏」等優秀作品,在南洋勸業會和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國際大獎,使黃楊木雕轟動海內外。
黃楊木為珍貴的常綠灌木,生長在高山峻岭和懸崖陡壁之間,黃楊木樹種成材時間長,且資源日漸稀少,直徑20釐米的根材,要生長500年。用作雕刻,紋理細膩,質地堅韌。黃楊木屬於常綠小灌木,生長得極其緩慢,如果要用於雕刻材料必須要具有30年以上樹齡,因此黃楊木也被稱為「千年矮」。用黃楊木製作成的家具木雕,色澤溫潤亮黃,具有象牙的效果,而且年代越久遠,色澤就會越深,更加古色古香。
另外,黃楊木堅韌光潔、紋理細膩,具有象牙效果,年代愈久愈深,古樸美觀。黃楊木雕雕刻技法豐富,除了圓雕、鏤雕、浮雕外,還創作了鑲嵌等多種技法,有很高的藝術性。黃楊木雕主要用於藝術欣賞品,因此雕工非常講究。
黃楊木雕以黃楊木為材料,是一種質地精美,紋理細膩的木雕工藝品。最初是作為民間龍燈的附屬裝飾物而出現的,後逐漸從附屬的地位中獨立出來,發展成為優美的工藝欣賞品。
黃楊木雕最早單獨出現,目前有實物可查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李鐵拐」像,現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明清時期,黃楊木雕已形成了獨立的手工藝術風格,到了晚清民初,浙江溫州大家朱子常的黃楊木雕更是精品。
本世紀初,溫州著名黃楊木雕藝術家朱子常運用獨特的技法創作了《捉迷藏》、《布袋和尚》等優秀作品。
1910年,他的作品在南洋勸業會展出時獲得了優秀獎。1915年,又參加了巴拿馬賽會,獲得二等獎。從此,黃楊木雕名聲遠揚。
黃楊木是一種珍貴樹種,每逢冬季開花。花期一般為3個月。黃楊木質地堅韌、紋理極其細膩,肉眼是看不見毛孔的。黃楊木生長周期慢,取之不易,因此彌足珍貴。那麼,接下來我就從各個方面簡單介紹下黃楊木鑑別方法。
1、看斷面年輪
黃楊木的生長周期長於其它樹種,黃楊木斷面,可看到細密的年輪。
而其它木料年輪相對粗而稀。
2、從色澤和包漿辨別:黃楊木木雕在存放中會自然變色,顏色會逐年加深。根據色澤深淺和包漿就可以大致判斷出木雕的年代,年代越久的黃楊木木雕,其色澤越深,包漿越亮;反之,則色澤越淺,包漿越少。
黃楊木色澤天然黃潤溫厚。
作偽的其它木料飄浮發澀。
3、看木紋
黃楊木的木紋特別細膩,用手觸摸光潔滑潤。
其它木材顯得粗糙,跟黃楊木無可比擬。
4、用香蕉水擦拭
黃楊木雕存放中色澤會逐漸變深,有經驗的藏家根據色澤深淺和包漿可大致判斷出作品年代,常見的黃楊木雕作舊,是用一種「油麻色」染制而成,色澤不自然,沒有包漿,鑑別時可用棉籤沾少許香蕉水輕擦拭,贗品會掉色,而自然變色的黃楊木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5.黃楊木的生長特徵
黃楊木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高一般為l~3米。樹皮呈灰色,外皮有規則的剝裂,莖枝呈四稜形,葉對生,革質,呈圓形、倒卵形、橢圓形等。四季常青,枝葉茂盛,生長非常緩慢,每年只大約生長一寸。
黃楊木邊材呈淡黃色,木質紋理細密、通直,生長輪不明顯,木質堅韌,質地光潔,新剖木有淡香,木質異常堅韌,非常適宜精雕細琢。
黃楊木生長極其緩慢,很難有大料,很難做成大件家具。黃楊木色澤均勻悅目,紋理堅韌細膩,是雕刻的極好原料,多用於與其他高檔材質搭配鑲嵌,或精雕細琢成極佳的雕刻作品。
6.黃楊木鑑別—特徵
黃楊木木材為淡黃色,質地堅韌、紋理細膩、色澤天然黃潤、溫厚溼潤、具有象牙的效果。黃楊木用手觸摸時光潔滑潤,是一般木材無可比擬的。黃楊木本身還具有一種很輕很淡的香氣,這種香氣還可以驅蚊,另外,黃楊木還有殺菌和消燕止血的功效。
黃楊木鑑別—總結
其實與黃楊木容易混淆的主要是水黃楊,其區分主要有原木及成品的區分。黃楊木原木其皮色淡黃,一般不會粗過30公分,大多數在二十公分以下較常見,斷面打磨後年輪較細密,每圈年輪最多不超過一毫米,色淡黃至偏白,無邊材,無毛孔,手感及細膩,長直材料少見。水黃楊色偏白,年輪較粗,邊材厚,有大型材料。黃楊木成品一般為小件圓雕,偶有漏雕卡子花飾件,手感細膩。水黃楊一般多偏大型雕件,色偏白,手感偏澀。
聲明:圖文來源頭條號「 林仔文玩」,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