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作為端午節的象徵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中國傳統食物

2020-12-23 微笑萍萍198

大家好我是萍萍,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就要來了,這意味著又到了包粽子的時候了。粽子作為端午節的象徵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中國傳統食物。清香的蘆葦葉中包裹著溫熱粘軟的糯米,還有美味的餡料藏在其中,一口咬下去,恩….是鹹蛋黃和醬肉的味道。來來分享下蛋黃鮮肉粽做法:

1、用料 鹹蛋黃、老抽、鹽、粽葉、五花肉、五香粉、料酒、生抽、白糖、糯米、醬油、蜜棗

2、包粽子的做法

A、.糯米洗淨浸泡半天,倒掉淘米水後,瀝乾水份。將糯米盛入大的容器裡,

B、粽子葉提前一晚放進水裡浸泡,洗淨備用。

C、分離出蛋黃

D、五花肉切棋子塊,醃製好五花肉煮粽葉把所有用料備齊。

E、開始包粽子了,先取兩片粽子葉錯開疊加,從中折彎,做出一個鬥狀。舀入一半的糯米,放入五花肉 鹹蛋黃、蜜棗,再在上面舀入一些糯米,八九分滿。將粽子葉的兩頭摺疊過來,蓋在糯米上面.將邊角向下摺疊好,再朝一個方向摺疊。最後將粽子葉的尖頭也摺疊好,用左手捏牢固定住。用棕櫚葉捆綁紮緊,三角粽子就做好了。

F、準備煮了,高壓鍋鍋底鋪粽葉,然後把粽子擺入鍋中,加入水,水要漠過粽子一點,粽子上壓一個盤子,盤子上放一塊乾淨的石頭,大火開鍋,高壓鍋冒氣小火30分鐘,關火自然排氣,靜置2小時即可。

G、香氣四溢的肉粽出鍋了,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享用了。

煮好的粽子軟糯可口、鮮香美味,粽子煮好了,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冷凍,什麼時候想吃了拿出來放鍋裡加水煮透再吃。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到來!北方鹹粽子VS南方甜粽子,你們會首先哪一種?
    端午節是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其中又因為地域民族文化不同,一年一度的甜鹹粽子爭辯大賽又要開始了,其實這就是一種飲食習慣而已,吃慣了甜你就會覺得是甜的好吃一些,但是南北大多數的地方這兩種口味都是同時存在的,但是雖然吃的是同一種食物,可是區別還是有,裡面也是各種不同的餡料製成的,而端午節的到來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端午節這一天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今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憶屈原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親友之間還互相饋贈。粽子古稱筒粽、裹粽、角黍、黏黍。關於粽子的源起,人們普遍認為是為了追念偉大詩人屈原。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是在晉代;到了唐代,粽子已成為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場的風味小吃;明清兩代,粽子更是成為一種吉祥食品。划龍舟
  •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吃粽子?美味的粽子來歷你知道嗎?
    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掛艾草,還有就是吃上美味的粽子、小孩子大人也喜歡看的龍舟,相傳下來的這些習俗是為什麼傳承什麼嗎?相傳這些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時楚國京都被秦國攻破。屈原當機立斷提議倡導舉賢授能,為了富國強兵建議聯合齊國抗秦,這些好的建議遭到強烈反對。最後楚王將屈原遭饞去職,流放到沅、湘。屈原忠心主張建議,但是沒人能理解,反而得到了放逐。
  • 端午節的由來與民間傳說、民風民俗雜談、粽子做法與種類初探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習俗、歷史、寓意、注意事項、粽子做法與種類01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2008年1月1日被正式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正式確立了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法定地位,並全國放假一天,共度佳節。02「端午節」名稱的由來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為「開端」、「初始」之意。
  • 端午節,家鄉的4種傳統食物,寓意平安、順利、健康,別忘了吃!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是一個流傳較廣的民俗性節日,是蘊涵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殞國,端午節便被染上了愛國主義的色彩,有了紀念的意味。端午節還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家鄉的這些傳統食物,寓意健康、平安、順利,別忘了吃!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紀念屈原只是附加理由,吃貨起了主導作用
    在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從一年之初開始,分別是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這四個節日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關於它們各自的起源也是說法眾多,一直在民間流傳。而除了這些傳說,傳統節日也都有與之匹配的特定食物。
  •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端午節又稱粽子節嗎?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因此也有人稱端午節為粽子節。那麼粽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嗎?其實粽子節並不是端午節正經名字,只是現在有部分人用粽子節代指端午節而已。
  • 端午節來了,知道甜粽子與鹹粽子的起源嗎?你喜歡吃哪一種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被稱為端陽節、龍舟節等。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它是由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後來相傳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汨羅江。這個節日便漸漸有了豐富的強烈愛國主義色彩,成為了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節俗內容豐富的節日,其中賽龍舟與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吃粽子。
  • 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
    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時間:2020-12-11 23: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 1、是端午節。 2、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闢邪的節日。
  • 端午節,這「5類」食物別和粽子一起吃,對身體無益,要告訴家人
    端午節,這「5類」食物別和粽子一起吃,對身體無益,要告訴家人。端午節到了,濃情端午怎麼可以少了粽子的身影,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會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鹹肉粽、紅棗粥、海鮮粽,不同的地區,粽子口味和形狀各有差異。
  • 在中國人的傳統美食裡面,粽子可算是一種必須品了
    在中國人的傳統美食裡面 粽子可算是一種必須品了在每年的五月呢,大同鄉這裡的山野田間就會出現很多人在地裡面勞作,氛圍非常的熱烈。這就表示景巖村插秧的時段到了,插秧是非常辛苦並且很勞累的一件事兒,每天都要彎腰幾千次。可是對於農家人來說呢,這是播撒希望的時候。
  •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中國最好吃的7種粽子你知道有哪些嗎
    端午節是咱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可是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飲食文化各不相同,所以粽子的食材和口味也不盡相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最好吃的7種粽子,看看有沒有你們家鄉的吧!1、湖南汨羅粽子湖南汨羅傳說是粽子的發源地,國際龍舟節期間,他們推出的粽子種類就多達幾十種。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介紹 端午節習俗盤點:賽龍舟吃粽子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 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
  • 端午節到了,教你粽子的詳細做法,簡單幾步,粽子香甜軟糯不夾生
    端午節到了,教你粽子的詳細做法,簡單幾步,粽子香甜軟糯不夾生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刻了,端午節是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美食,所以每逢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是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的口味有很多種,有紅棗、花生、紅豆、瘦肉、蛋黃……等等,在眾多口味當中,最受人們所歡迎的還是糯米粽子。雖然我們在超市裡可以買到各種口味的粽子,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愛吃家人親手包出來的粽子,因為自己包的粽子食材放心,用料足,關鍵還無添加。
  • 關於粽子,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端午節送禮必看!
    記得以前每到過端午節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總會講屈原和端午節的故事。我們為什麼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要吃粽子呢?是因為戰國的時候,有位楚國的大忠臣屈原在這一天聽說秦國的軍隊攻佔了楚國的國都郢,屈大夫痛心疾首,便投了汨羅江。屈原投江自盡後,楚國漁民紛紛駛船來回於汨羅江打撈,為了怕水中魚蝦啃食屈原的遺體,不但敲鑼打鼓,還把飯糰等食物投入江中餵食。
  • 端午節最有意思的習俗,除了吃粽子,還有一種是在家裡掛野草
    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吃粽子自然是少不了的事情。而在很多地方,除了吃粽子外,還有一種有意思的習俗,那就是在院門前和房簷下掛艾葉草。圖為一位老人拿著剛剛買的艾葉草和青菜回家。(拍攝:人人都是攝影師阿雯 編輯:秋秋)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在不同的地方,傳統的習俗也有所不同,而吃粽子和划龍舟,是較為普遍的的主要習俗。在端午節到來的時候,很多老人會將艾葉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自己家的門上。蚊蟲害怕艾葉草的這種味道,將艾葉草掛上後,多少能起到驅蚊的效果。每到端午節前,很多人就會在農村的路邊收割一些艾葉草,然後拿到城裡去售賣。
  • 「網絡中國節」端午時節話粽子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眾所周知,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有民間傳說稱,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粽子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的傳統食品。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製作粽子的食材和技藝不同,味道也各具特色。
  •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如紀念屈原說:農曆五月初五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汨羅江殉國的日子,端午節就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賽龍舟是為了打撈這位英雄的屍體而演化來的活動,包粽子是為了   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
  • 端午節為何非要吃粽子?到了粽子身上反而變成了南鹹北甜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賽龍舟與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端午節吃粽子現在廣泛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屈原不甘於自己的祖國被秦國侵略,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自盡,百姓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糰投入江中餵養魚蝦,後來就演變成了吃粽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