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之所以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響,從一而終地向全世界擴張,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建立起世界範圍的軍事帝國版圖,從而一勞永逸地從全世界獲得財富,然後實現自己多年的「霸主夢」。可以說,美國的發展離不開戰爭的掠奪。
撤軍遭到百般阻撓
作為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的阿富汗,就難逃此劫難。為了壟斷阿富汗北方和東方的陸地石油運輸,美國不僅發動了伊拉克戰爭,還在當地部署了大量的美軍。但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事情發生,美國終於開始從這個被稱為「帝國墳墓」的中亞國家撤軍了。
本以為不用繼續接受制裁,中東國家將會「皆大歡喜」,甚至會迎送美軍撤軍。可出乎意料的是,其在撤軍的過程中卻遭到了百般阻撓。美聯軍的基地就遭到了「反美先鋒」塔利班武裝的圍攻,導致100多名士兵陣亡,數十名士兵彈盡糧絕後被迫投降。很明顯,他們明確向美軍釋放了一個信號:「這裡並不是美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美國在「帝國墳墓」駐軍和撤軍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入駐阿富汗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阿富汗北部地區蘊藏的豐富的自然資源。據悉,該地區有約36.5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和36億桶原油,這足以吸引美軍貪婪的目光。另一方面是由於阿富汗的地理位置絕佳,其位於南亞、西亞、中亞三大戰略區域的岔路口。無論對於哪個國家而言,都是最好的前進基地和踏腳石。如若能夠很好地對北部進行壟斷,那麼其就能藉此機會牽制宿敵俄羅斯。畢竟俄羅斯為了保障中東地區的利益,此前曾不得已向敘利亞交好,爾後還一度向敘利亞派兵。
在利益的驅動下,各國都試圖分一杯羹。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阿富汗易守難攻的特點,所以任何一個貪便宜的國家,都在進入阿富汗之後,其國力遭到了不斷的消耗。比如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美國花費了大約七千多億美元。除此之外,美國每年還對阿富汗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共計投入450億美元。要知道,這些經費足足是阿富汗生產總值的2倍。所以在巨大的壓力 下,美國只能被迫選擇撤軍。
塔利班給了美軍一個深刻的教訓
由於強大的軍事實力,使得美國一直自信滿滿。其出入任何地方都是隨心所欲,但此次撤軍卻顛覆了美國的想像。這是因為在撤軍的過程中,其幾次三番被攻擊,就連美聯軍的基地也無能倖免,甚至一度被塔利班武裝分子圍攻。據英媒報導,在一次撤退過程中,美聯軍位於阿富汗烏魯茲甘省吉薩布地區的軍事基地,突然遭到了塔利班武裝的連續攻擊。
大量的武裝分子使用自動步槍、迫擊炮、機關槍、火箭彈、手雷、小型火炮等輕重武器連續猛攻美聯軍基地,由於條件限制,美聯軍基地最終被攻陷了。該基地內的100多名士兵在頑強抵抗之後身亡,剩下的數十名士兵彈盡糧絕後被迫投降。這對於美國而言,是莫大的恥辱,所以五角大樓一度下令必須加快撤兵的速度,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美國譴責塔利班破壞協議
該事件發生後,五角大樓在第一時間就對塔利班等武裝組織進行了嚴厲的譴責,表示其嚴重破壞了停火協議。雖然美國目前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實施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其實施報復。但依據美國睚眥必報的性格,其勢必會在穩定之後率先發起血腥報復,屆時中東地區將會再次被戰火所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