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抓到一臺無人機並送回地面,然後得到了獎勵:一塊肉肉。
老鷹的翅膀拍打著風、優雅地划過天空,然後張開利爪、向獵物俯衝。
不過,這次的獵物並不是小鳥、不是小魚,而是一個小無人機。抓到的那一刻,人們聽到了金屬衝撞的聲音。老鷹抓著獵物,成功返回地面。
在荷蘭的一個廢棄軍事機場,類似老鷹的空中獵手參加了訓練,利用捕獵本能,來消除由無人機帶來的安全隱患。捕獵者們學會攔截各種可能產生危險因素的小型無人機,例如對客機帶來風險、在監獄上空投放違禁品、從事非法監視或者在公共活動上空進行危險飛行的無人機。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安全官員們都擔心恐怖分子利用無人機。Mark Wiebes本月在Valkenburg海空軍基地觀看了演示,他是荷蘭警方的一名偵查總警司。
Wiebes說該測試「成果喜人」,並稱鳥兒們再經過一場終試,就可能很快可以在荷蘭進行部署,作為無人機監管方式之一。倫敦警察廳也在考慮訓練鳥兒來監管無人機。
荷蘭方面已經測試了其他各種監管方式,例如切斷無人機信號、用防禦無人機發射網兜來抓住無人機、甚至是用鉛彈將無人機從天上射下來。然而,鳥兒具有這些方法都沒有的優點,可以將無人機安全地帶回地面,而不是造成無人機墜機,為地面的人們帶來危險。
「我們在機場周圍看到了很多例子,最終,我們希望,如果有人會用無人機進行攻擊或者其他危險行為,我們能夠做好準備。」Wiebes說。
Wiebes補充道,動物技能與尖端技術的結合應該不是個意外。他說,科技可以源於自然,「自然經過了無數個世代的更迭,可以作為科技解決問題的參照。」
項目的創始人Sjoerd Hoogendoorn是一名安全諮詢顧問,他這樣描述到:「大部分時候,最瘋狂的想法效果最好。」Hoogendoorn在家研究無人機風險的時候想出了這個主意。經過一些朋友的介紹,他聯繫到了Ben de Keijzer,一名有二十五年經驗的鳥類訓練者。
Guard from Above公司的一名鳥類訓練員。圖片來源:Andrew Testa for New York Times。
經過最初的測試,兩人在海牙成立了一間叫做Guard from Above(「來自空中的保護」)的公司,並在2014年底聯繫了荷蘭警方。這種以「低科技方法,解決高科技問題」的機會吸引了官方的注意,Hoogendoorn說,補充道「無人機可以被用於進行非常積極的好事,也可以被用於做壞事。」
對於老鷹來說,成功攔截無人機可以獲得一塊肉作為獎勵,而且無論風力大小都能完成任務——訓練者說,相比於鳥類,風對於無人機來說是個更大的問題。
有人擔心鳥兒會被無人機的機翼擊傷。Hoogendoorn說,鳥兒的安全是第一位的,雖然老鷹的爪子有鱗片保護,他們還在研究如何給老鷹更多防護措施。Wiebes說,防護措施可能包括給老鷹的爪子戴上一些類似手套的防護套。
Hoogendoorn說,他對安全問題的興趣由於一次紐約旅遊而起,他旅遊的時間正好是2001年911事件發生的那個星期。「這對於我作為一個遊客來說,帶來了極大影響。」他說道,「我一直在尋找機會,我想這可以讓讓世界變得更安全一些。」
隨著歐洲無人機的逐漸增多,這是一個不錯的時機。在法國,2014年無人機出現在核電站的附近。同年在英國,一名男子因其無人機在一個核能潛水艇設施附近失控而被罰款。第二年,另一名英國人因為在足球場上空和旅遊景點上空放飛無人機而被控告。
在荷蘭,四月在阿姆斯特丹Schiphol機場,一個無人機與客機差點造成事故。這樣的事件過於頻繁。1月,蘇格蘭兩架低飛的Tornado軍用飛機之間出現了一個無人機。2月,倫敦希思羅機場附近報告了一項無人機事件,一架空客A320機長評估稱,撞擊的風險很高。「無人機出現在飛機下方大約100到150英尺處(編者註:約合30-45米),略微在機身左側。」報告中稱物體為黑色、直徑約為2-3英寸(約合60-90釐米)、帶有一個紅色閃光燈。「整個事件只有不到3-4秒,這讓飛機基本上不可能躲避。」
而在英國,監獄周圍出現了無人機熱潮。去年共有33次無人機出現在監獄上空,而在2014年只有2次。在12月,英國西米德蘭茲郡的Oakwood監獄在無人機上發現了藥品、手機、充電器和USB卡。
肯特大學法學院的副講師Alan McKenna稱,老鷹實驗反映出歐洲越來越多的擔憂情緒。「未知數非常多:如果無人機真的撞到客機怎麼辦?會不會導致客機墜落?」McKenna博士說,補充道這些問題「正在進行研究」。他說,「我們都知道,要用無人機進行炸彈襲擊是可行的。」
世界各地的政府機構都已經意識到無人機技術的潛在危險與優勢。美國已經啟動了一項聯邦登記項目,NASA也正在研究無人機管制系統。但是在歐洲,每個國家的規定不同。例如,McKenna博士說,愛爾蘭有一項登記要求,但是在英國無人機的銷售和登記都沒有控制,而無人機只要100英鎊(編者註:約合人民幣959元)就能購得。他說關於無人機可飛的區域和方式都已經有了規定。「我們有了規定,但是如何實施呢?」
政府的挑戰在於,如何鼓勵無人機技術的經濟潛能,同時防範可能的安全風險。
McKenna博士說,對於老鷹打擊非法無人機的廣泛應用,自己持懷疑態度,但是他承認,老鷹有可能成為解決方案的一種。「在一些地區,你不能每天24小時都讓老鷹守著。」他認為,有一種可能的應用情景是公共活動,例如音樂節。
Hoogendoorn說,在高風險地區可以讓老鷹隊伍待命。他補充道,晚上可以配置不同的鳥類,雖然天黑以後飛無人機也更難。
一些機場已經在使用老鷹趕跑小鳥,小鳥如果被吸入飛機引擎會對客機造成危險,Wiebes說道,稱空中獵手們適合這類的場地。一隻巨大的禿鷹停靠在訓練員的手臂上。「這看起來很猛,」Wiebes說,「不過它們可不是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