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政府網7月8日訊(特約記者林朱輝通訊員鍾玉瑩)今日下午,在江蘇省徐州市舉辦的首屆「漢風杯」當代玉石雕刻大賽評選結果新鮮出爐,首次參加大賽的昌江玉從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區的15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11件參賽作品斬獲2金3銀2銅,引來許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及評委組專家好評如潮,並受到了眾多玉石收藏及雕刻愛好者的喜愛。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黃寶慶接受採訪(鍾玉瑩攝)
高級工藝美術師錢高潮接受採訪(鍾玉瑩攝)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益晶接受採訪(何傳苗 攝)
「好的東西放到哪都會吸引眼球,我認為昌江玉就是這樣——特別美,質地溫潤且玉體透亮,色彩豐富讓人眼前一亮,設計上獨具創意,雕刻手法十分細膩,很好的彰顯了昌江玉獨特之美,是非常有價值的收藏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益晶接受採訪時說。
據組委會介紹,大賽評委組認為昌江玉色彩豐富、質感細膩、溫婉潤澤,參賽作品雕刻技藝與原材料的結合天衣無縫,體現出了昌江玉良好的質地及雕刻師高超的技藝。據悉,昌江玉礦藏資源在昌江境內分布廣泛,在河流、山谷、坡地等處均有分布,且種類豐富,色彩繽紛,極富靈氣, 備受青睞。按傳統分類法,硬度在5度以下稱為石,5度以上成為玉,而昌江玉硬度在6度以上,且具備了「溼」、「潤」、「密」、「透」、「凝」、「膩」六德,在全國小玉種屬上品,極具觀賞、收藏價值。
玉石收藏愛好者及雕刻師圍觀昌江玉(鍾玉瑩攝)
臺灣珠寶世界專欄作者徐樂眉欣賞昌江玉(鍾玉瑩攝)
「太美了!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昌江玉,就被它吸引了,我覺得這次你們帶過來的參賽作品太少了,我要找機會,親自到昌江去尋寶!」臺灣珠寶世界專欄作者徐樂眉接受採訪時說。
據了解,「漢風杯」是一場級別不亞於神工獎和百花獎等品牌賽事的全國性系列大賽,共收到全國各地的參賽作品數千件,經過初評,共1500件作品進入最後的決賽。7月7日,專家組在這1500件作品中評出漢風大獎、金獎、銀獎、銅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工藝獎、優秀獎等獎項。
徐州玉文化產業發達,工藝藝術水平精湛,飲譽海內外,在舉國愛玉、玩玉、藏玉的熱潮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領先地位。徐州玉雕產業體量巨大,共有玉雕加工企業兩千多家,玉雕技術人員三萬餘人,附屬工作人員達十多萬人。昌江玉石產業發展起步晚,玉石文化相對薄弱,在提高工藝技術、培養雕刻人才、培育產業市場等方面亟需學習借鑑。徐州已有2600多年的建城歷史,徐州文化吐納東西、融匯南北,多元開放、兼收並蓄熔鑄了博大深厚的人文氣象,彭祖、曹操等歷史文化名人賦予徐州深厚的人文積澱,特別是宋代大文豪蘇軾曾擔任過徐州知州,形成了以彭祖文化、兩漢文化、書畫文化、軍事文化、玉石文化等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而昌江建縣也有2100多年歷史,有海南教育第一人王義方,海南第一家書院「雙溪館」,同樣有蘇東坡拜謁峻靈王、尋跡二水洲留下的美妙詩篇,有傳承數千年黎族制陶織錦技藝,集聚山海洞穴、原始森林於一體,更有經過億萬年雲蒸霞蔚、沙淘水潤的昌江璞玉。優厚的人文資源、獨特的自然稟賦及兼收並蓄的地域特質,加上新進被國務院列入北部灣城市規劃群,有利於集聚人才、資金,有利於承接重大項目,也有助於推動昌江玉向更高層次發展。從玉石產業發展的角度上來講,可以說,此次昌江推出昌江玉到徐州參賽,是一個「小兩千年」的青澀少年向另一個「大兩千年」的大師兄學習致敬。
近年來昌江大力實施琢玉興縣、以玉富民戰略,把打造昌江玉品牌作為帶動昌江玉石文化產業成型成勢的試金石。今年,昌江相繼出臺《昌江玉省級地方標準》、《昌江玉石發展規劃》等文件,並成功註冊「昌江玉」商標,並投入近千萬元建成並開館昌江玉藝術館,請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周金甫落戶昌江,以期藉助周金甫大師的優質資源為昌江玉點石成金。同時,圍繞昌江發展大局,結合昌江玉石產業發展需要,在職業教育中心開設了玉石雕刻技藝培訓課程,計劃5年培養昌江本地玉雕人才200名。目前共有學生29名, 通過大師們的言傳身教,快速提升了昌江玉雕人才培養、玉雕工藝交流、玉石文化研究等工作水平,為打造昌江玉石品牌、形成玉石產業打下堅實基礎。此次大賽評委組聽取周金甫大師的相關介紹之後,對掀開神秘面紗即驚豔彭城的昌江玉發展潛質也不吝溢美之詞,一致認為只要昌江虛心學習徐州等老牌玉石產地發展玉石產業的經驗,昌江玉必將前程似錦。
周金甫教學生雕刻
周金甫大師表示,要想提升昌江玉的知名度,就要多參加國家級大賽,讓昌江玉不斷亮相各大賽事,打響昌江玉石品牌,讓玉石告訴世界中國有個昌江!他還說,接下來會更加嚴格的培養指導玉石雕刻技藝專業的學生,找機會帶他們參加更多的全國性大賽,到各地交流學習,增長見識,提高雕刻技藝,為昌江培養更多的優秀本土玉雕人才,為昌江玉石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我這次感覺收穫蠻大的,欣賞到了很多大師的精美作品,了解了不同門派的手法和雕刻技藝,同時也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已經將展館裡的作品拍下來了,回去後會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學分享給同學們。日後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多向我們師傅請教並勤加練習,爭取早日學有所成,代表我們昌江玉參賽!」玉石雕刻技藝專業的學生符長帥告訴記者。
玉石雕刻技藝專業的學生欣賞來自全國玉雕大師的精美作品(鍾玉瑩攝)
據介紹,學員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臨摹、素描等繪畫的水平提高了不少。如今,他們已經可以上機進行簡單的手把件或掛件等小件玉石作品的雕刻,並為社會輸送一些昌江玉石雕刻作品。在「昌江玉藝術館」二樓的展廳內,擺放著多件雕工精細,學員玉雕作品有模有樣、造型逼真。據了解,昌江第一期玉石雕刻培訓班29名學員都是來自昌江職業教育中心,他們將在該中心進行3年的培訓。
編輯:韓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