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喜歡寫點東西, 也喜歡到處走走, 拍拍照片. 騰訊空間的日誌寫了很久了, 相冊上傳的圖片也累計有幾萬張.
後來有朋友說, 開個百家號吧, 說不定能賺點小錢.
百家號這個東西我早就知道, 一直沒去申請. 因為經常用百度APP, 上面相當多的視頻是電影電視劇或者綜藝節目的節選片段, 再就是各種寵物和日常生活的絮絮叨叨, 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搞怪視頻. 這些都不是我感興趣的, 我也不想去發這些東西.
朋友說, 你可以發文字, 也可以發圖片.
好吧, 那就試試吧.
大體看了下教程, 註冊一個帳號, 當天就通過了. 寫了幾篇東西, 百家號指數530, 申請轉正, 被拒絕, 後來就沒怎麼在意這個事情. 大約十天前, 打開百家號後臺, 發現自動給轉正了, 這個操作讓人一頭霧水.
我註冊百家號的初衷, 就是當個業餘愛好, 而且有人閱讀,百度還會給你一點錢. 這十幾天來,每天的收益基本就是三五塊錢, 多的時候十幾塊錢. 我的要求不高, 夏天到了, 能賺到每天吃冰棍的錢就行.
這幾天, 百度APP給我推薦的視頻很多都是類似做百家號十幾天, 每天收入幾百上千, 做自媒體月入上萬這種標題, 點擊了無數次不感興趣, 系統還是在不停地推到你的眼前.
現在就說說自媒體月入過萬這個事情.
應該說, 很多比較牛的帳號, 月入過萬都不值一提. 他們背後的支撐應該很強大, 資源、能力, 甚至團隊, 這樣才能持續提供給讀者優質的內容, 獲得持續的流量, 才會有不錯的收入.
一個人拿個手機, 在那裡絮絮叨叨說上幾分鐘, 很多人甚至連話都說不明白. 這段視頻加上一個標題: 做自媒體多少多少天, 月入過萬, 總感覺不太真實.
中國人歷來講究留一手, 不然不會有貓教老虎本領這種故事. 一個單位裡面, 老員工把自己的本領全部教給新員工的也很少,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過去十幾年來, 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都做過, 如果誰真有什麼賺錢的買賣, 都在那裡悶聲發大財, 沒有誰會主動出來給你分享.
一個很火的自媒體, 總有自己獨到的秘籍. 這種帳號大概也沒時間去分享自己的秘籍, 畢竟做自媒體, 要輸出點好的內容, 很費時間和精力. 即使他們分享了自己的秘籍, 大部分人也做不到或者堅持不了多久.
另一種情況, 月入過萬僅僅是一個噱頭. 我認為大部分是這個情況, 以此來吸引眼球, 吸引流量, 或者是推銷自己的所謂教程. 第一次見到這種視頻的時候, 我看過幾個, 認為基本不可信. 可能就是因為我看過那幾個視頻, 現在系統才會不停地推給我這一類的內容.
如果把自媒體當個業務愛好, 每天花半上小時編輯一點內容發一下, 也挺好的.
如果要專職去做, 個人認為還是多看看大V們的作品, 對比自己的內容, 看看差距在哪裡, 每天看看數據的變化, 慢慢地會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東西.
這幾年大家對曾經火爆的那些內容已經產生了疲勞, 或者說閱讀層次提升了, 對內容的要求提高了. 要做好自媒體, 就要有優質的、有價值的內容, 而且是要能持續提供優質的、有價值的內容, 這對自媒體運營者的技術能力、知識積累和閱歷等方面的積累都是很大的挑戰.
做事情最理想的節奏是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玩自媒體也不能太浮躁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