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李白作《清平調》,一共三首,這一句為第一首的起句。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我理解的「雲想衣裳花想容」,從不同的修辭來看,有不同的意思:
第一種,比喻。李白把楊貴妃比作仙女下凡。由物及人,寫出了她的衣服像雲一樣飄逸多姿,她的面容像花一樣嬌豔美麗。
第二種,聯想與想像。睹物思人,看到雲之燦爛想到她衣裳的華豔,看見花之豔麗想她天生麗質的面容。
第三種,借代。楊貴妃擅歌舞,精音律。雲的衣裳就是霓裳,有花的容貌的是楊貴妃,這句代指楊貴妃跳的《霓裳羽衣舞》。
第四種,擬人。楊貴妃美得不可方物。雲彩也想變成她的衣裳,花朵也想裝扮她的容顏。這裡賦予雲與花以人的思想感情,一個想變成貴妃的隨身飾物,想變成她的美麗容顏,這樣就可與貴妃天天在一起。可見,她的美使萬物折服。
當然,這四種意思不是絕然分開的,而是可以糅合在一起理解。
這句詩由於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既生動形象,又給人聯想與想像的空間。這裡「花」(牡丹)比喻她國色天香的容貌,這裡「雲」形容她飄逸靈動的衣裳(或舞姿)。
全詩將花、雲與人渾然融合在一起,描繪出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的景象,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