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跳水軍團堪稱是中國夢之隊,出現過非常多的優秀運動員。而提到跳水女皇,人們可能一來就會想到郭晶晶,但是還有一人,因出色的成績和超高的顏值,也被很多人稱之為新一代「跳水女皇」,她就是陳若琳。
陳若琳出生於1992年,4歲的她就開始學習跳水,在2006年,14歲的陳若琳就登頂世界冠軍寶座,她的天賦可以說是非常出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陳若琳首次拿下了女子雙人十米跳臺了冠軍,並且一鼓作氣在倫敦奧運會和裡約奧運會奪冠,連續三年獲得奧運會金牌。並且在2011年奪得世錦賽冠軍之後,陳若琳也成為中國跳水首位大滿貫的運動員。
她的榮譽在國內可說是非常豐富的,但是任何一名出色的運動員,成功都是比一般人要更加的艱難,尤其是跳水運動員。在近日和奧運冠軍徐莉佳的對話中,陳若琳也說出了自己曾經的一些經歷。
最艱難的首先是生涯的初期,跳水運動員對於體重的把控非常嚴格,可以說是精確到每一公斤,因為增加一公斤,可能有些高難度的動作就不容易做出來了,所以跳水運動員和其他體育項目不一樣,她們的黃金年齡是在14-15歲,因為身體還沒完全發育。14歲的陳若琳也是拿到世界冠軍。
在這個年齡段之後,身體開始發育,對於體重的控制就沒有那麼的輕鬆,尤其是女性而言。為了保持體重,陳若琳只能不吃肉和零食,再次加強訓練,她也稱自己有三最稱號:訓練時間最長,強度最強,量最大。所以她才能保持這麼長的巔峰生涯。
過於高強度的訓練,往往都是超負荷,這對於生涯後期的運動員,是很容易增加傷病的。對於自己傷病,陳若琳也說道:自己後期訓練都是全身貼滿膏,手腕、腰、腳踝都有大大小小的傷病,曾經還和隊友開玩笑說過,最後面只剩下頭髮沒有受過傷了。
正是因為這些大小傷病,也讓陳若琳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奪冠之後,陳若琳因為頸椎的傷病,最終選擇了退役,這樣的陳若琳可謂是嘗盡了運動員的艱辛。
在談到網絡上有一部分「鍵盤俠」,經常會對運動員有偏見,陳若琳對於這樣的話語也是非常的生氣,直接怒懟到:
z網絡上不知何時開始有偏見認為運動員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我想問,運動員如果真如這些人所說,那是如何能夠從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億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的冠軍為國爭光的呢?不通過思考能拿冠軍麼?我認為這種想法很奇怪。
一串話語狠狠打臉「鍵盤俠」,因為一般的人根本體會不會運動員的辛酸,並且能夠成為職業,他們確實就是優秀的,何況還能為國爭光,所以希望人們對運動員多一份理解和包容,無論成功與否,我們都應該支持他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經28歲的陳若琳雖然顏值非常出眾,但是至今還是單身,對比運動員何姿,27歲就已經結婚,不知道這位跳水女皇會不會有點著急呀!還沒結婚的小夥伴,還有1%的機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