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事件猶如導火索,一下點燃了全國人民對於國足表現的不滿和憤怒。有擅長計算機技術的網友直接黑進了廣州足協的官網,將國足的成績改成了1602分排在了世界第一以示嘲諷,導致國足被全網嘲的情況愈演愈烈。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這也反映出了大家對於國足其實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儘管大家不說,但潛意識裡還是希望國足能變好。不過是現在這些球員的表現讓大家過於失望,讓大家看不到中國足球的未來在哪裡。其實國足的希望一直都在,不過不是在現役的國足主力身上,而是在國足的青訓小球員身上。
足協重磅推出165青訓計劃
自黃金一代之後國足無人的事實不只我們能夠看到,其實足協早已看穿一切。技術已經成型的現役球員已經無力改變,只能想辦法從國足的接班人處下手。將主要的精力花費在這些人身上,大力培養國足新人,以期在未來改變國足底子差的情況。
在2016年年底的時候,足協就在山東濰坊召開了相關足球青少年工作會議,推出了《"165"行動計劃》。與全國基礎教育學校相互合作,在校內大力推動足球的幼兒教育普及工作,推動校園足球的發展。推動各地區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的建設,完善了青少年各梯隊青訓體系,修訂了青少年足球訓練教學大綱,細化了各年齡段訓練守則,並出版了相關訓練指導資料。
165計劃的執行周期為5-10年,意味著在明年就能初步見到成效。這屆就是為何足協開始著手對各球隊的外援的勸退工作。畢竟外援不走,國足新人如何能夠出頭!
恆大建立恆大足校,為國足培養人才
自恆大2010年買斷廣州市足球隊的股權之後,發現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球隊招不到人。經歷了中國足球的十幾年黑暗時期,國人已經對中國足球沒有太多信心,相應的也就沒有人願意支持自己的孩子去踢球。自然國內也就沒有多少足球人才可供挑選。
為此,2012年的時候,廣州恆大聯合皇馬共同創辦了中國第一所恆大皇馬足球學校,坐標廣東清遠。由中國人大附中負責學校學員的教育工作,足球技術由皇馬俱樂部派人指導。從小學到高中全程包辦。至今恆大足校已經在世界各地開花,恆大為此投入了28億不止。
時隔八年,已經到了第一批種子收穫的時刻。據悉今年恆大球隊多半的球員均出身恆大足校。
陳明為重慶當代建立完整青訓體系
蔣立章心腹陳明正式宣布離開重慶當代。他的離開對重慶當代來說是絕對的損失。他集合了整個重慶所有的足球資源為俱樂部建立的一套相當完整的足球青訓體系。在沒有足協的支持的情況下,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U12-U19再到當代預備隊,所有的培養體系、培養條件均為世國內頂尖水平。
中國足球的崛起不是現在,而是未來
黃金一代之後,國內基本就沒有再出現過任何頂尖的足球運動員。天賦再強沒有一套完整的培養體系,最終的結果也不過是"傷仲永"。所以現役球員能達到現在的水平其實已經難能可貴。他們是國足崛起前的犧牲品。等到新生代徹底成長起來,屆時我們就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