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圈有一個怪象,就是說玩路亞的看不起其它釣法,海釣的看不起釣淡水的,野釣的看不起黑坑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釣法,沒有高低之分。看到這裡你以為KK要講各釣法的愛恨情仇的故事,其實不是,今天KK要來聊聊路亞擬餌的選擇問題。
擬餌的選擇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畢竟不同的水層生活的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釣技,在選擇擬餌上都會有所不同。但是也有共性,一般選擇什麼樣的擬餌可以根據這幾點。
一、根據水溫和魚的活性選擇擬餌。魚活性高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快速的拋竿搜索,餌的泳姿也要快速擺動的,刺激魚的攻擊。 比如早上的窗口,魚都會靠邊,這時我們用小米諾快速的搜邊,效果會很好。
水溫低,魚情不好的時候,就需要找魚層了,用鐵板,沉水鉛筆,來慢搜或者跳水層搜索。
二、大水面。水面大的時候,釣手就需要遠距離拋投,大面積範圍搜索,就用選擇拋投穩定,破風性好的餌。
三、根據魚的大小。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釣大魚用大餌,釣小魚用小餌。
四、根據水面環境選擇用餌。比如重草區,米諾、亮片這些餌無法在水中操作,草太多,這是可以選擇軟餌,無鉛釣組等一些沉水慢又不容易掛草的餌。
不管是選擇擬餌,還是路亞,其實都不難。路亞最重要的是資源,沒有資源,再好的裝備和釣技都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