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昨天早上一起床,應該都被林書豪和老鷹達成買斷協議,並決定加入多倫多猛龍隊的消息嚇了一跳。
這篇文章筆者就來分析一下林書豪為什麼會選擇加入猛龍?還有林書豪適不適合猛龍隊?以及一些他加入猛龍隊的相關話題。
本季至今,雖然林書豪的上場時間不高,僅有19.7分鐘,創下他自新秀年以來的新低,不過並沒有因此傳出任何他和教練團隊意見不合的新聞,他跟隊友之間的相處也十分融洽,常常在賽前還能看到他和隊友開玩笑或玩小遊戲,所以選擇離開老鷹隊,應該不是人際相處上的因素。
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或許和發揮空間有關。進入二月之後,他的平均上場時間,從1月的23.3分鐘,驟降至17.3分鐘,減少了6分鐘之多,17.3分鐘也只比他剛來到老鷹隊的10月好一點點,主因就是老鷹隊希望能多磨練年輕球員,因此削減了他的上場時間。另外,本月在貝茲莫爾、普林斯等搖擺人陸續傷愈歸隊後,他的球權漸漸被稀釋。仔細觀察老鷹隊在二月的比賽內容,會發現林書豪在弧頂發動擋拆戰術的次數減少許多,取而代之的是鋒線球員更多的持球進攻,他常常只能待在遠邊埋伏。所以可以推測,他的離開是為了能得到更多機會。
關於林書豪加盟猛龍隊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項因素:
1.戰績考量
戰績絕對是林書豪考量的關鍵因素,林書豪在2015年成為自由球員時,當他被問到是否會考慮加盟上在「相信過程」的76人,就馬上表示自己希望能加入一隻有競爭力的球隊,顯見「能不能贏球」是他在選擇球隊時考慮的重點之一。比起國王、開拓者、鵜鶘,甚至是太陽,目前42勝16敗,高居東部第二的猛龍隊,實力絕對堅強許多,何況他們位於東部,可以避開人見人怕的勇士隊,在競爭總冠軍的路上,佔據了更有利的位置。
2.猛龍隊後場捉襟見肘
對於猛龍而言,林書豪就像是一場及時雨,因為他們已經在交易大限前送走年輕後衛德隆·萊特,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另一名替補後衛範弗利特,又傳出將因左手拇指傷勢,必須休兵至少三周的消息,結果全隊只剩下先發的洛瑞一名正牌控衛,這對志在奪冠的猛龍來說,是非常大的危機。所以林書豪的到來,正好可以幫他們解決替補控衛這個當務之急。
3.先發位置
看到這裡,一定很多感到疑惑,他來到猛龍怎麼能得到先發機會,明明已經有洛瑞了啊?
其實本季猛龍主教練納斯時常都會在背靠背的賽事或是連續徵戰客場的賽程中,讓主將倫納德輪休,然後讓原本的先發二號球員丹尼格林,向下打到小前鋒,並將原來替補的範弗利特排進先發,和洛瑞組成先發雙控衛搭檔。由於範弗利特必須養傷,所以近期只要倫納德輪休,林書豪就有機會進入先發陣容。
此外,先發控衛洛瑞今年即將邁入33歲,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本季也多次進出傷病名單,總計他本季已經因傷缺賽高達12場,所以猛龍籤下林書豪,無疑也是在買保險。
1.更靈活的雙控衛戰術
猛龍總教練納斯本季十分熱愛使用雙控衛陣型,之前德隆·萊特還在陣中時,他甚至會擺上三控衛組合。林書豪加入猛龍隊後,納斯可說是多了一枚活棋,因為林書豪的身高有6尺3寸(約191公分),比起6尺1寸(約185公分)的洛瑞、6尺(約183公分)的範弗利特都還要高出許多,這讓納斯可以隨時讓林書豪和任一名後衛搭配,而不需要擔心防守端會被對手用身材打點。
至於控衛之間的配合,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先發控衛洛瑞,他的球風和林書豪在黃蜂時期的隊友肯巴沃克有幾分相似,都是屬於美式小鋼炮的進攻型控衛,曾和肯巴沃克合作無間的林書豪,和洛瑞在搭配上應該沒什麼大問題。還有,比起肯巴沃克,洛瑞的助攻能力更勝一籌,在林書豪效力黃蜂的2015-16賽季,肯巴沃克每場平均能傳出5.2次,但本季的洛瑞平均每場卻能傳出可怕的9.1次助攻,不僅高居全聯盟第二,更創下他個人的生涯新高,相信只要林書豪發揮在黃蜂時期練就的空手跑位技巧,一定能有更多輕鬆得分的機會。
再來則是要討論範弗利特的部分。在範弗利特因傷缺陣的期間,林書豪能夠扮演第一替補控衛的角色,至於範弗利特傷愈復出之後,林書豪的重要性並不會因此降低,因為猛龍之前在先發退場休息時,通常會放上範弗利特和德隆·萊特的後場組合,範弗利特主要是在外圍投射,德隆·萊特負責突破攻擊。林書豪加盟後,預計會取代德隆·萊特遺留下的空缺,而且同樣善於攻擊籃框的的林書豪,根本就是德隆·萊特的升級版,場均10.7分3.7助攻,外帶46.6%的FG%,遠遠勝過德隆·萊特的6.9分2.2助攻43.3%FG%,AST%(助攻率)部分,林書豪的27.1%也優於德隆·萊特的16.8%,證明林書豪不只是一名更好的攻擊者,同時也是一名更出色的傳球手,應該能和範弗利特相輔相成。
2.擋拆戰術可望更進化
至於林書豪招牌的擋拆戰術,加入猛龍隊可望更上一層樓,因為伊巴卡、馬克加索爾和西亞卡姆三名主要輪替長人,在籃下都有7成左右的投籃命中率,終結能力極強,都是很棒的擋拆人選。而且除了伊巴卡以外,其餘兩人的三分球命中率,在內線球員之中都有一定水準,大大增加了擋拆戰術的威脅性。
特別要談到猛龍的新援馬克加索爾,他將會是林書豪自尼克斯時期的泰森錢德勒後,合作過身材最厚實的中鋒,同時他也是林書豪搭配過最聰明的中鋒。馬克加索爾具備歐洲內線的兩項特質,柔順的手感和高籃球智商,這在很多跑位或是接球後的判斷可以派上用場。
選擇和老鷹賣斷,並加入猛龍,真的是一個百利而無一害的選擇嗎?
目前大部分的球迷都看好這筆籤約,認為這是個雙贏的決定,本文前面討論到的部分,也通通都是正面的,但似乎大家都忘記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林書豪至今還沒為猛龍效力任何一場比賽,目前這一切都是紙上談兵罷了,等到他真正加入球隊上場比賽,能否儘快融入球隊、跟隊友間的化學效應、球權分配等問題都會一一浮現,何況在老鷹時期,只有特雷楊一個人比較佔球權,來到猛龍,變成有洛瑞和倫納德兩名需要持球的隊友。實際情況會如何發展,還是要等比賽開打了才知道。
隱藏在機會背後的,往往都是未知的變數。加入猛龍是個機會,但同時轉換環境也潛藏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林書豪是一名靠頭腦打球的職業球員,相信面臨轉隊的抉擇時,他和他的經紀團隊一定經過全盤考量。
因為林書豪原本慣用的球衣號碼「7號」,已經屬於猛龍控衛洛瑞,所以如同往例,林書豪決定改穿17號。上一名穿著此號碼的猛龍球員,是剛在季中交易截止日,被拿去當作馬克加索爾交易籌碼的瓦蘭丘納斯,據說林書豪在使用這個號碼前,還先致電徵求了瓦蘭丘納斯的同意,真的是非常有禮貌。
關於林書豪使用這個號碼,多倫多的球迷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在林瘋狂時期,林書豪就曾在猛龍主場,飆進致勝的決殺三分球,當時他身上穿的,就是尼克斯隊的17號戰袍。
先前在老鷹時期,老鷹在去年12月1日和今年的1月16日兩度和雷霆隊交手,但林書豪都剛好因傷缺陣,原來本季他將無緣和雷霆明星控衛威斯布魯克同場競技,卻因為轉隊的關係,讓他可以額外得到兩次挑戰威斯布魯克的機會。
不過他卻損失了造訪老東家火箭主場豐田中心的機會,因為猛龍已經在1月26日客場徵戰過休士頓。但俗話說的好:有失必有得。因為他得到了更多回老東家的機會,猛龍本季還要造訪他的三支老東家尼克斯、黃蜂、籃網的主場各一次。
相信若是林書豪繼續待在老鷹,他仍然能憑藉著對老鷹體系的熟悉,在有限的上場時間內展現高效率,不過在30歲這個職業球員的轉折點上,他並不安於現狀,而是選擇放手一搏,脫離舒適圈,走向更大的舞臺,迎接更高強度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