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的選情非常好,國民黨籍縣長、縣議員和鄉鎮市長候選人就採用聯合造勢。民進黨為衝高縣長候選人得票,採用了各選區超額提名一席議員的策略,這導致議員選舉普遍緊張,還存在一部分初選失利後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情況,可以想見,民進黨南投縣議員將可能出現大範圍落選的情況。
很顯然,民進黨在縣議會不可能過半,議長也搶不下來,這時候讓縣長票數不要太過難看才是選戰的重點。民進黨提名人、草屯鎮長洪國浩是非典型綠營政治人物,公務員體系出身,與現任國民黨籍縣長林明溱同樣出自「省政府建設廳」,候選人的特質差別並不大。
洪國浩不是傳統喊打喊殺的民進黨人,主要是因為草屯鎮是人口大鎮,成功讓鎮公所扭虧為盈,民眾滿意度高,而且民進黨找不到其他候選人而獲得蔡英文欽點的。也正因此,如果不大量提名議員候選人,民進黨就無法補足基層樁腳的弱勢,也只好兩權相害取其輕了。
民進黨曾在南投執政兩次,一次是以無黨籍身份當選的彭百顯,一次是掛民進黨籍的林宗男,但都沒有連任成功。彭百顯落敗後淡出政壇,林宗男則因為另一位綠營戰將蔡煌琅參選而夢斷連任路。林、蔡兩個山頭的矛盾此後一直未能平息,勢力本就弱小的民進黨在南投重要公職選舉全部落敗。
2014年縣長選舉,民進黨坐擁「全臺反國民黨浪潮」、「柯文哲效應」以及時任國民黨縣長李朝卿貪汙腐敗三重優勢,仍舊無法攻克南投。2016年,蔡英文在領導人選舉中囊括過半選票,「立委」席次也還是國民黨,綠營在此地經營的艱苦程度可見一斑。
一直到林宗男逝世、蔡煌琅北任公營事業董事長之後,綠營內鬥漸漸平息,但也發現兩大山頭掌門人紛紛離開之後後繼沒人。此時蔡英文尋覓來尋覓去,選擇讓洪國浩出馬,沒有包袱的洪國浩至少不會導致兩個輔選體系的對立,遠離南投多年的彭百顯也回鄉輔選,林宗男之子林耘生、蔡煌琅均表態支持,但也無力改變戰局。
林明溱注重勤跑基層,紅白喜事均不缺席,組織系統綿密,「地面票」非常牢固;在「一例一休」、臺中火力發電廠空氣汙染波及南投、大陸遊客減少重創中臺灣旅遊業及相關服務業、夏日一點到三點公家機關停止使用空調、蔡英文十月一日給狗過生日等議題上怒批蔡英文,也讓他獲得了不少媒體曝光度,相當程度補足了「空氣票」缺失的問題。
南投縣本就是泛藍票倉,目前的大環境也不利於民進黨。南投市長宋懷琳2014年首次參選時,民進黨喊出的口號是「支持宋懷琳就是支持馬英九」,但國民黨仍舊堅挺了過來。 宋懷琳說,今年的民進黨就像2014年的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