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空氣換大餅」中看到的是,幣安智能鏈何時有這麼多資產和玩家了?

2021-01-18 鏈豹財經

以太坊生態雖全,但積弊已久、散戶望而生畏,BSC 低成本的運行模式、以及對新應用的大力扶持,未免不失為新品首發的一個好選擇。


文 | 黃雪姣  運營 | 蓋遙  編輯 | 郝方舟

出品 Odaily星球日報(ID:o-daily)

不知道昨天你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則新聞,有人用 CAN(Cannon 項目的代幣)在 BSC 上的借貸平臺 Venus 上借空 3300 餘枚 BTC,以 BTC 市價 38000 美元計,價值 1.25 億美元,引發貸款人恐慌。

但隨後經過社區、Venus 和 BSC 多方努力,貸款人很快歸還了借出的「大餅」。

這則烏龍本質上是 CAN 的私募方急需流動性所致,是 DeFi 創新過程中的再一次金融風控提示。同時,這事卻也炸出了正在 BSC 上賺錢的多位 DeFi 高玩,如魚池創始人神魚、@CryptoApprentice、@超級比特幣等。

沒想到,就在諸多農民為以太坊 gas 費日漸走高焦心的時候,高玩們已經走向了其他「農場」。

就像一位業內玩家說的,「DeFi 餘溫猶在,只不過價值正向以太坊生態外逃逸。」

上述事件言及的 BSC,是幣安繼 Binance Chain 之後推出的生態應用公鏈,兼容以太坊 EVM,算是另一種形式的 Layer2 擴容方案,在「gas 焦慮症」蔓延的當下亦頗受關注。

那麼,BSC 究竟是幣安裝點門庭之作,還是真的兼具可玩性和實用性?不妨隨我們一探究竟。


擴容進入「深水區」,

以太坊兼容鏈迎來大好時機?


上周,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到,在 Odaily星球日報主辦的「2020 FAT頒獎盛典」上,無論是頂級交易所,還是公鏈和資本,都在討論如何發展出爆款 DeFi。而既有的 DeFi 項目,一邊要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另一邊則要圖謀新的出路。

在繼續迎接主流人群之前,DeFi 產品還有很多難點要攻克,最主要的便是四點:使用步驟繁瑣、性能低下、成本高昂以及安全性堪憂。

其中,安全性的不斷增強、用戶體驗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網絡或合約的安全性,除了要求項目方嚴格走完審計流程之外,還需經過市場和時間的雙重檢驗;而用戶體驗的優化,加密原生資產存儲特有的障礙(比如記私鑰及助記詞、訪問 DeFi 要登陸 Web3 錢包等),短時間亦很難解決。

因此,提升性能並降低交易成本的擴容方案,成了眾人關注的方向。

當前,主要 DeFi 項目集中於以太坊上,加上以太坊在各 2.0 區塊鏈中性能最低、成本最高,因此,擴容自然也是為圍繞以太坊及其生態進行。

擴容的思路不外乎 Layer2 方案和跨鏈。

Layer2 方案包括了狀態通道、側鏈、Plasma、Optimistic、Validum 和零知識 Rollup(ZKRollup)。跨鏈則包含一些跨鏈方案(如波卡的開放式異構跨鏈、Solana 的蟲洞協議、NEAR 彩虹橋和 BSC Bridge)和以太坊兼容公鏈(如 Near、BSC、Oasis)。

Polkadot、Solana 和 NEAR 相信不少朋友已經聽過,今天我們就來介紹 BSC 這條最近頗有話題但大家可能還有點陌生的公鏈。

BSC,全稱 Binance Smart Chain,也即幣安智能鏈,是幣安繼幣安鏈(Binance Chain)之後推出的第二條鏈。

其和幣安鏈互相補充,形成雙鏈並行的完整生態。

幣安鏈基於 Cosmos 構建,主打高效低成本的去中心化交易。幣安智能鏈兼容以太坊虛擬機 EVM,主打靈活編程和構建應用,因而稱為智能鏈。

2020 年 9 月,DeFi 收益農耕正值熱潮,適時推出的 BSC 迅速捕獲大量用戶。

根據 DappRadar 發布的「10 月 DApp 生態報告」,BSC 上每日活躍地址數呈爆炸式增長,截至 10 月底總數已超過 1 萬個,總交易量也超過了 12 億美元。在所有新型公鏈(除 ETH、EOS、TRON 外的其他公鏈)中表現矚目。

3 個月來,隨著收益農耕的泡沫漸消,BSC 的鏈上交易量也進入到從暴漲暴跌到逐步升高的良性循環。

BSC每日Txs數據,圖片截自:bscscan.com

至 12 月中旬,幣安錢包 Trust Wallet 基於 BSC 發布平臺幣 TWT,並將數百萬美元的代幣空投給幣安交易用戶,再次掀起交互的熱潮。BscScan.com 數據顯示,12 月 23 日,BSC 日交易量達到 47 萬次的歷史峰值。

至上周,1 月 8 日,為滿足用戶定投、囤幣的需求,幣安新幣挖礦板塊上線基於 BSC 發行、錨定比特幣算力的 BTCST,用戶可用 BNB、BUSD、BTC 挖出 BTCST,1 枚代幣對應 0.1Th/s 的算力及其收益,並且可交易、兼具流動性,這一創新玩法極大調動了用戶的參與熱情。

截至 1 月 12 日 18:00,BTCST 挖礦池已存入 BNB 有 1043 萬枚、比特幣 1.86 萬枚、BUSD 1.86 億枚,總質押金額超過 12.55 億美元,熱度絲毫不亞於收益農耕正盛的景況。

到了昨日,CAN「空氣換大餅」一事徹底暴露了多位 DeFi 高玩已經轉戰 BSC。

@CryptoApprentice 說他沒把BTC放Venus,也就放了300萬的U…

那麼,除了 Venus,他們都在 BSC 上玩什麼呢?


BSC上有啥可玩的?


你先要從幣安等中心化交易所中買一點 BNB 並提現到 BSC,作為後續交易手續費;你的其餘資產,比如 USDT、BTC、ETH 等較主流的資產,均可通過 BSC Bridge 跨鏈轉帳至 BSC 地址上。

當前,BSC 已支持 ETH、TRON、OMNI Network 和 Binance Chain 四條鏈之間的互轉。

BSC Bridge界面,圖片截自:binance.org

BSC Bridge 當前的實現邏輯屬於中心化操作,也即從以太坊跨鏈轉移至 BSC 的實現邏輯為:用戶在 ERC20 地址轉至歸屬於 BSC 的 ERC20 地址,BSC 上歸屬於官方的BEP地址再轉給用戶。根據幣安智能鏈生態負責人張曉光介紹,各條鏈上的託管地址都是公開可查的,地址餘額或往來也是一一對應的,不會增發超發。

根據官網數據,截止發稿,BSC 當前已支持 42 個幣種跨鏈至 BSC,跨鏈資產總值已達 13.7 億美元,Binance BTokens 代幣總市值(峰值)達 5.56 億美元。

進入 BSC 生態後,你就能進行在以太坊上的各類操作:在 PancakeSwap 等 10 餘個 DEX 上進行交易、提供流動性甚至是收益農耕,其上可交易的資產涵蓋了 BUSD、renBTC 等常見的比特幣及美元錨定幣,HODLer 們也可以將資產鎖倉至 Cream、ForTube、Venus 進行借貸,閒置資金則可投入 YFII、Beefy,dForce 和 OpenOcean 等收益聚合器中。

根據社區整理的圖譜,BSC 生態初現閉環,如錢包、預言機、保險、支付、開發工具和數據工具、NFT 及交易市場等基礎設施均已上線運行,生態項目超過 100+,有一定用戶及交易量的項目達 60 個。

因此,你可以在這享受到和以太坊一樣的樂高組合,相較於部分雖有新銳產品但缺乏生態閉環的公鏈,可用性大大增加。這是我看到 BSC 的第一個亮點。

筆者比較欣賞 BSC 的第二點是,上面還是有一些獨特且好用的產品。

如上述提及的 PancakeSwap,在上面交易首先是速度快、秒到帳、手續費低,單筆交易實測在 4 毛到 9 毛錢之間,如在上面做 LP 的話完全可以在行情劇烈波動時退出,避免無常損失,本質還是手續費低允許如此操作,要是在以太坊上,當你想提幣的時候往往會被手續費嚇到。

除了基本功能,PancakeSwap 還支持用戶抵押 LP 代幣進行流動性挖礦,挖出的平臺幣 CAKE 又可抵押挖出 BSC 生態中的一些優質代幣(如 BNB、UNFI、BLK、HARD、VAI、TWT)。我們看了一遍,有不少池子年利率能達到 250%。

從 DappRadar 的統計數據看,PancakeSwap 的用戶數(地址數)達到 9.8 萬,近 1 個月累計交易量達 5.6 億美元,超過 TRON 上的頭部 DEX JustSwap,可達到以太坊頭部聚合器 1inch 的 1/2。

圖片截自:dappradar.com

其他有意思的項目,還包括上述提及的算力幣 BTCST,鎖倉 BETH 到 BakerySwap 賺取 ETH2.0 Staking 獎勵+平臺幣 BAKE 雙重收益,以及和主打區塊鏈+體育娛樂的 Chiliz 公鏈合作、在 BSC 上發行 Chiliz 粉絲幣,等等。

下圖為 BSC 上用戶數、成交量靠前的產品,大家都可以去體驗下。

圖片截自:dappradar.com

總體來看,截止 2021 年 1 月 15 日,統計數據顯示,BSC 鏈上活躍地址達 80 萬個,每日 Txs 對比以太坊 Txs 比例超過 35%,平均每筆交易 Gas 費低至 0.07 美元,是以太坊 Gas 費的 2.7%,日交易量超過 47.3 萬,達以太坊近 40%。


BSC的公鏈之道


通過產品,我們能大致知道這條鏈現階段的發展情況。更長遠來看,BSC 是何規劃?在公鏈雲集的今天,又將如何做出可用性和差異化呢?

公鏈的定位至關重要,如果定位於高性能,也並不見得有多大吸引力,開發者和用戶會依舊選擇雖又慢又貴但體系完善的公鏈。如果定位於存儲,範圍還是太大了,就像一位資深開發者說的,「什麼都能存的鏈,我怎麼知道我該存什麼呢,為什麼非得去那兒存呢」。

在為開發者和用戶細化切入場景、在某一場景從0到1發展出應用來,BSC可謂下足了功夫。

在談及 BSC 的市場戰略時,張曉光非常明確,會讓你感覺做的不是一條公鏈,而是一個模式清晰的業務。 

「2019 年我們做幣安鏈,就是主攻技術和資產,下一代 DEX,要做的就是唯快不破。到了今年做 BSC,側重的就是高價值的資產及其應用生態,除了交易還應有多得多的原創玩法」。

張曉光如此介紹他當前的主要工作,「先把其他鏈上的資產、常見應用跨鏈或遷移過來,實現基本的可組合性,這是第一步。然後,我們的目標是找不同的場景去實現、打磨業務模式,做出一個標杆性的產品,這就好比搭好快遞平臺,送成第一單,接下來送什麼就由社區、開發者去共同做大做強。」

譬如,BSC 打通了比特幣算力上鏈這一模式後,未來等更多的算力想上鏈,便輕而易舉。BSC 引入 Chiliz 公鏈的粉絲幣後,未來其他潮玩代幣、社區代幣上線等均可如法炮製。因此,這第一單最為關鍵。 

為了實現這一個個小創新,BSC 團隊和活躍的社區參與者經常找新項目來研究,甚至去還沒有+區塊鏈的場景去深挖。

「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撮合人。也就是我們本身不去開發,只是去引導好的、合適的項目過來做,通過加速基金、BSC 以及幣安生態和社區,來快速驗證模式。」張曉光和團隊如此明確自己的角色。

他表示,雖然剛上線沒多久,但團隊已經對很多私鏈、聯盟鏈流動性不佳的實體資產展開發掘,並在其中發現大量適合開放給更多用戶的優質資產。「還有現實世界的美股、房地產這塊,你很快就能在我們鏈上看到。」張曉光興奮地挨個介紹,感覺這些資產上線日程排了個滿滿當當。

雖然基金會已成為各大公鏈的標配,但公鏈主導方對生態項目的具體扶持力度有多大,還得看很多方面。

BSC 對生態的扶持,給我的感覺已經到了「有服務、有運營」的程度,這可能得益於幣安作為頭部中心化交易所、面向千萬級用戶數積累下的重要經驗。

據張曉光介紹,首先,幣安主站的新幣挖礦、創新區等多個板塊會通過活動或上幣為 BSC 上的優質項目導流,這是實實在在的流量輸入,也是很多開發者非常看中的一點。

其次,凡是上線 BSC 的項目,社區均將其納入公鏈版圖,並在 BSC 日報中推介給用戶。

上線之後,BSC 還給項目方寫了一份運營經驗文檔,為那些專注於產品構建、缺乏運營意識的項目提供指導,包括怎麼寫推特、和社區聯動等等。如果某個項目最近量不太好,推的不是很活躍,BSC 市場人員往往還去詢問原因。

對於上線初期的項目,幣安還會直接提供資金,以增加 token 鎖倉量和流動性。如幣安曾和 PancakeSwap 合作,允許用戶抵押 CAKE 賺 BNB(池子價值超 10 萬元)。

在團隊的勤懇運作下,張曉光表示,原計劃 BSC 鏈上線的第一個季度要達成以太坊交易量的 20%,結果實現的數據都超過了想像,峰值交易量達到 40% 以上,日活躍用戶也維持在 5 萬人以上。

前文也提到了,BSC 一直在找合適的團隊來公鏈上開發創新應用。張曉光也分享了他們選擇潛在合作方的一些經驗。

「一般會看團隊中有沒有有經驗的技術大拿,這是一個基礎,二是他沒有金融背景,這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的 DeFi 已經不是單點運作,而是堆疊和交互的,它單點沒有風險,那麼聯動起來有沒有呢?所以做這個產品要有一定的大局觀。金融背景也能幫助他去發現這個市場的更多潛在創新。」

對於獲得 grants 的項目,或是更多潛在的可能遷移到 BSC 的項目,張曉光表達出了開放的態度。

「你到 BSC 上開發了不是就限制你,我們也會支持很多的跨鏈方案、跨鏈資產,我們鼓勵你和其他生態聯動。所以,BSC 是最好的嘗試新創意的地方。它橋接著以太坊的資產和流量、也可以理解為另外一種 Layer2,本身鏈上也有很多的資產和應用,可組合性強,還有很願意去參與的用戶,這些都可以幫你去低成本地快速驗證模式,讓你的創新想法快速跑起來。」

張曉光的話不無道理,以太坊生態雖全,但積弊已久、散戶望而生畏,BSC 低成本的運行模式、以及對新應用的大力扶持,未免不失為新品首發的一個好選擇。

截至發稿,BSC 生態加速計劃(價值 1 億美元)已經資助了 3 批共 15 個項目,獲得種子基金支持的項目,同時還能得到幣安提供的業務發展機會、市場營銷支持、公關、招聘、同伴支持等衍生資源的支持。

除了生態基金,BSC 還設置了「BUIDL 獎勵計劃」和「運河計劃」,從各個方面對生態建設者予以扶持。

「BUIDL 獎勵計劃」是指,BSC 將通過獎勵 30% 比例 gas 費的形式,讓活躍於 BSC 生態的開發者有更多獲利空間。還有上述提及的,BSC 會為在初期發展的項目注入流動性支持,增加 Token 鎖倉量和流動性。

「Token 運河計劃 」既包括上述提及的 BSC Bridge,將其它加密資產到幣安鏈和 BSC ,還包括將幣安鏈和 BSC 項目上的資產和優質應用,開放給包括以太坊、波場在內的生態用戶。

生態內扶持之外,12 月下旬,幣安還出資設置了 1000 萬美元基金,以支持波卡生態項目發展。與 ETH 之外的更多生態項目互相協作,相信也會是 BSC 的擴張路徑之一。


頭號中心化交易所的DeFi野望


從自建交易鏈、生態鏈到成立各個生態基金,CeFi 起家的幣安 All in DeFi 的野心已然昭顯。

在 1 月 7 日的 FAT 峰會上,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再次強調,他相信「去中心化交易所或者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才是未來」。

「我們可能跟其他中心化交易所的理念有些不一樣,我們一直在為未來投資,其他交易所可能因為現在 CEX 利潤、用戶量都比較高,所以他們就會一直守住這一塊蛋糕。但我們的思維是,我們看到未來是什麼樣子,我們應該自己去顛覆自己,而不是等著行業去顛覆我們。中心化交易平臺只是一個過渡產品,DeFi 的交易規模在 5 年後很可能會超過中心化平臺。

當前,幣安是 DEX 以及 CEX 兩手抓,一起推進。未來如果 DEX 增量更快,趙長鵬直言,重心可能也會隨之調整。 

「在 BSC 或者 BC 的生態圈裡,幣安只是一小部分;幣安的角色是把整個社區啟動起來,剩下的核心工作開發等等,還是需要社區去做;社區能夠自主運轉後,幣安還是會持續地進行能力範圍內的扶持。」

幣安,還能在 DeFi 中再造一個全新的幣安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End——

風險警示:鏈豹財經所有文章都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或推薦,投資有風險,投資應該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建議對項目進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資決策。http://h5.powcloud.io/pages/login/login

相關焦點

  • 我從「空氣換大餅」中看到的是,幣安智能鏈何時有這麼多資產和玩家...
    但隨後經過社區、Venus 和 BSC 多方努力,貸款人很快歸還了借出的「大餅」。 這則烏龍本質上是 CAN 的私募方急需流動性所致,是 DeFi 創新過程中的再一次金融風控提示。同時,這事卻也炸出了正在 BSC 上賺錢的多位 DeFi 高玩,如魚池創始人神魚、@CryptoApprentice、@超級比特幣等。
  • 幣安智能鏈的生態發展價值被BNB捕捉
    踩著2020年的尾巴,比特幣終於在近期突破了壓在很多信仰者心中的一道門檻20000美元大關,自此幣圈再無被套者,不少幣圈用戶期待的表示從此比特幣的目標只有星辰大海。那麼大餅暴漲至此,其他主流幣表現又怎麼樣呢?  對於市值排名前十的幣種而言,今年的變化走勢是刺激的,除了萬年不變的第一比特幣和第二以太坊之外,其餘幣種均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排名變化。
  • 幣安區塊101丨幣安智能鏈:Staking, IDO 與DeFi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9月1日,幣安千江月對話DODO 聯合創始人&;;DeFi Labs 創始人代代、BNB48 Club理事長 lan。代代和Ian在直播中討論了即將上線的幣安智能鏈,以及DODO與BNB48基於幣安智能鏈的合作。
  • 幣安何一:幣安智能鏈上線就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
    作為數字貨幣行業的頭號交易所,面對這股浪潮,幣安推出BNB / BUSD等幣種的新幣挖礦,其他公司不甘示弱,紛紛入場。但真正能驅動DeFi朝著更加堅實技術基礎方向發展的是幣安智能鏈。何一曾在一場直播中表示:BNB整個幣圈最有價值支撐的幣,不管這個世界怎麼變化,這件事情應該沒有發生變化。不管DeFi火或者不火,BNB價值嚴重被低估,絕對是價值窪地。在DeFi熱潮下,以太坊的痛點逐漸顯現,網絡堵,Gas高,讓很多用戶叫苦不迭。何一表示,幣安智能鏈之所以上線就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與在上述兩點中取得突破有很大關係。
  • 幣安智能鏈上的第一個跨鏈交易聚合器—dForce Trade
    關於dForce Trade (https://trade.dforce.network/)dForce Trade是dForce生態裡的去中心化交易聚合器,底層接入多家主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通過在不同平臺間搜索最佳價格並匯集流動性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去中心化的代幣兌換服務。
  • 幣安:那些「想像」成真後的未來光火
    原創 | 李安嶙▼在現代商業文明的進程中,企業是重要的商業連結的推動者,和構建者。如此,才得以,讓公開看到,全球多樣多元化的商業形態,與創新文明。在我看來,在這種參與構建時代的創新者身上,能夠看到,十分多元化的形態,也可以看到企業與品牌發展的軌跡,與規律。
  • 用戶至上的幣安,憑藉什麼讓用戶安心?
    保護用戶資產安全,協助用戶找回資產,幣安義不容辭在幣安市場人當中,幣安聯合創始人一姐(何一)曾給出過這樣一種定位:所有人都必須是客服,竭力解決所有用戶提出的問題。基於此,幣安的品牌和聲譽逐漸從一次次的實際行為中樹立和積累起來。在轉帳交易加密貨幣的過程中,不小心打錯幣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沒有外部專業人士或者平臺的幫助,普通用戶基本不可能找回資產。
  • DeFi「攪局者」再突破,115天幣安智能鏈最高日交易超47萬筆
    在此基礎上,幣安智能鏈的應運而生,為幣安鏈帶來支持EVM的可編程性和跨鏈互操作性的創新的解決方案。DEX和智能合約的雙實現,使得開發者在幣安智能鏈上構建去中心化應用(DApps)和各類數字資產,又可以在幣安DEX上進行快速便捷交易。
  • 橋接資產中心與去中心化,幣安走出交易所自我革新之路
    BSC扮演著幣安從中心化邁向去中心化的橋梁在幣安的主動轉變策略裡,智能鏈扮演著平臺支撐的角色,為今後可能的加密資產全程服務與培育的自循環,打開基礎設施的前提。今年4月,幣安發布幣安智能鏈(BSC)白皮書並在9月1日正式上線。
  • 幣安周報:App升級新功能——期權
    幣安生態系統動態8. 幣安智能鏈上線測試網。Rialto測試網展現了幣安智能鏈的互操作性和可編程性。更多詳情,請閱讀官方公告,或查看白皮書。它們將共同在幣安研究院網站上創建加密資產項目全新頁面,整合以鏈上衡量指標、交易以及其它社交因素為主的多個數據指標和互動內容。13. 幣安慈善抗擊疫情撲克巡迴賽籌得15.5萬美元。這意味著幣安將額外捐贈31萬美元來支持幣安慈善的「加密資產抗擊疫情」行動計劃。
  • 「幣安徵文大賽」幣安,讓人放心的中心化交易所,從不懈怠的巨頭
    幣安,正式成立於2017年8月,而在同年的6月,幣安靈魂人物——趙長鵬剛開始幣安的開發和創建。不過,剛成立不久的幣安,就趕上了不久之後的94事件。國內的嚴監管環境,對於剛剛1CO成功的幣安而言,到底是一場機遇,還是一場災難呢?從過去的未來看,迫於94而離開國內的幣安,有了更為廣闊的天空,有了一個更好施展的空間,也因此有了更好的用戶基礎,更強大的生命力。
  • 問鼎2020,幣安豹變源於超凡的行業洞察力
    今年平臺幣中,表現最亮眼的莫過於BNB了,這一波最高漲到了43美金。兩個月前因為參加 Pancake 挖礦買的BNB也已經漲了70%。本來是用作工具的,不曾想還增值了這麼多,開心。然後前天還收到了幣安送的箱子,大冬天的,這麼霸氣的箱子確實很拉轟,到時候你們見到我可得趕緊把公交卡,地鐵卡,火車卡什麼卡的統統交出來啊。
  • 如何在一個小時內,發布屬於自己的幣安和火幣公鏈
    第二,DeFi成為廣受市場關注和資金追逐的火熱概念,Compound、Uniswap等明星項目接連發力,此後AC板塊的崛起成功接棒。第三,主網賽道開啟競速模式,除了Filcoin、ETH2.0信標鏈、波卡等備受關注的明星項目外,一眾交易所也紛紛布局自己的公鏈:幣安先一步上線了智能鏈,火幣也於近期上線了生態鏈Heco。
  • BNB第十三次銷毀如約而至 幣安助力BNB飛速發展,安全合規令人放心
    作為平臺幣中的龍頭,BNB的表現一直都名列前茅,在2020年第三季度中幣安對BNB的賦能再上一個新臺階,幣安智能鏈和幣安新幣挖礦的上線都給BNB帶來了更大的想像空間,BNB價格也在第三季度中突破年度新高到達32美元。BNB的飛速發展一直都是有目共賭的,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幣安團隊不斷對BNB進行賦能。
  • 公鏈賽道脫穎而出,幣安不止一個第一
    幣安公鏈能夠脫穎而出,搭建於幣安公鏈之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也是行業領先,傳統中心化交易所是有缺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是交易所未來的趨勢。幣安一直不滿足於只做數字貨幣交易,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有布局,而這些布局也使得其他交易所紛紛效仿,比如幣安的期權、合約這些玩法都是數字貨幣交易領域領先的,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 幣安智能鏈珠玉在前,其他公鏈還能否緊隨其後?
    這一次幣安再次挺身而出擔當起"風向標"的職責,火幣和OKEx也姍姍來遲各自公布了自身的公鏈計劃,不禁讓人期待比幣安晚了三個多月的公鏈究竟在哪些地方做出了優化。OKEx在用戶的催促聲中終於放出了OKT的消息,經過無數次"中道崩殂"最終也算是有了個磕磕絆絆的結果,具體細則OKEx官方還並未放出。
  • 幣安——在安全合規中謀發展
    一方面,交易所滿足了消費者兌換加密貨幣的需求,是一個獲取、銷售和託管加密貨幣的實用平臺;另一方面,加密貨幣交易所更像是一種圍繞加密協議/項目而創造的「產品」,因為幾乎所有加密商業模式最終都要落到「交易」本身上。在加密貨幣世界中,保障用戶安全,獲取合規牌照依然是交易所最大的屏障和護城河。
  • 比特幣成為投資屆新星,幣安如何用三年時間飛速成長?
    在六個月的時間之內,趙長鵬將幣安打造為全球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前三甲,註冊用戶超600萬,成為全球最大的虛擬貨幣綜合交易平臺,其中美國玩幣的炒家約30%使用幣安網。幣安網同時也發行了自己的平臺代幣,宣稱總量恆定為2億個,保證永不增發。幣安故事遠沒有結束,且越來越精彩。在變化迅速的幣圈裡,幣安穩坐頭部交易所,且用戶數越來越多。追究其原因,不外乎三點。第一:安全。第二:創新能力高。
  • 幣安下海,鐵了心要做DeFi
    而幣安,是鐵了心要做DeFi。一、水手啟航大海神秘充滿魅力,自古以來,嚮往者眾。2 個多月前,幣安智能鏈(BSC)上線,宛若一艘滿油待發的新型船艇,向加密世界DeFi海洋中探尋。BSC為低手續費、高性能的開源公鏈,旨在對標以太坊,成為區塊鏈新一代DeFi世界的基礎設置?。
  • 幣安領投麥子錢包B輪1200萬美元融資
    近日,幣安(Binance)旗下的風險投資機構和孵化器幣安Labs(Binance Labs)宣布領投麥子錢包(MathWallet)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總額達1200萬美元。麥子錢包是通用型加密資產錢包,現已全新升級為MATH,MATH依託錢包,是集多鏈與跨鏈為核心的區塊鏈資產Hub。幣安的此次投資將助力MATH加快產品升級、拓展資源,建立更廣泛的區塊鏈應用生態,同時謀求在全球市場建立更廣泛的連結,為全球區塊鏈用戶提供更友好和更完善的使用體驗。麥子錢包是首批支持幣安智能鏈(BSC)的加密資產錢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