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裡汪新元敲暈了Joy之後,坐在沙發上擠出了面部抽搐很悲傷的表情,心疼古天樂一會,這確實不是他擅長的戲份汪新元,劫匪,業內數一數二,因不知名的某種精神疾病長期有幻覺並且失眠,治療藥物只有鎮靜劑,身手不凡,慣用暴力手段:按住人腦袋撞牆,不太換衣服,價值觀不清晰,似乎很講義氣,但兄弟們對他不太講義氣,夢想:睡個好覺Joy,眼疾患者女房東,被汪新元救了一次並扁了一次後對其產生了朦朧的情愫,其他信息不詳林警官,經常借高利貸用來收養流浪貓,頗富正義感,雖然身手很差但年輕也做過跳山救人的事情,仕途不理想,只願與動物為伍,因此將破案押寶在一隻鳥身上。葉警官,嗓門大,任何時候均能保持鞋帶不松髮型不亂腦門無油。看似無腦實際上也無腦,小氣,但在汪新元的屋子裡雙手同志式的擁抱大雄讓人費解。聯手受害者搞破壞的思路讓你成為整部片死的最不怨的仔珠寶店女店員,出場機智勇敢,與歹徒鬥智鬥勇找警報器,殘廢后性情大變,男友屠殺警官於面前泰山不變,到底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沉淪?
古天樂的感情線感覺就是為了煽情和最後升華的鋪墊還有搞笑,除了搞笑好像都失敗了,我看的時候也猜想會不會這個梟雄過上了一段平靜的生活後在赴死前有了留戀,然而還是毅然決然的赴死
這電影還是時間太短,然而人像又多,關係也多,每個人的性格和轉變來不及塑造,線路也多,黑警線,梟雄線,雙雄對決線,復仇團隊,劫匪團推,老人團隊還有女警和萱萱等等,然後鋪墊了很多東西,結果都好像沒起什麼作用的過度了,然後結局,開篇到中期無數的猜想,告訴你都是猜不到的,我不會按套路出牌,一會死一個,每死一個人好像無所謂似的,劫匪死了,線人死了,警察死了,沒有去分析線索厲害關係,然後說你們都是兇手,出乎意料。
古天樂時常出現的幻覺起應和劇情發展的結果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就是加入的驚悚元素,這片子涉及了很多的元素,犯罪警匪,暴力血腥,驚悚懸疑,搞笑溫情等等,單方面看都具備了佳片的情節和潛質,但整體就好像只是為了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加入了特別多的元素一般,雖然故事性比較完整
最後說一下,總體來說還是值得看的,打鬥場景,一些畫面電影語言似乎都不錯,就是開篇到中期時給人的期望太高了,篇幅短要素多野心大,架構不錯但轉折生硬,幾乎所有演員演技都很不錯,就是很可惜的一部片子
一個尚能引人入勝的開端,卻並沒能帶來足夠酣暢淋漓的震撼。作為犯罪片的《犯罪現場》雖然用一場不斷 發酵的珠寶劫案在開篇製造了一定的懸疑,但套路的港片模板,過多的劇情巧合,以及草草收尾的結局,都使電影既匱乏細節的打磨,也令本自深邃的愛恨情仇淺嘗即止。
堪為勞模演員的古天樂,這一次在電影中飾演了一個既窮兇極惡,卻又情深義重的多面匪首汪新元,《犯罪 現場》的故事以汪新元帶領小弟搶劫一家珠寶店後,小弟卻意外被人所殺,在小弟被殺的現場只有一隻鸚鵡 ,還有人看到了汪新元,這起案中案的嫌疑人也被警察指向了汪新元,然而隨著張繼聰飾演的頹廢小警察林 法梁調查的深入,看似黑吃黑的兇手案卻並沒有那麼的簡單。
電影藉此構建起了兩條線索,一條是小警察林法梁對真兇的調查,一條是為了替兄弟報仇,也為找到真兇的汪新元,他的行動。正是這一警一匪,善惡難辨,兩條線索的齊頭並進,賦予了電影開篇以頗為不錯的觀感,而電影的真兇謎題其實並不算差,一個一如《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真相,其實是足夠支撐起這一故事的,然而令人遺憾的正是本當抽絲剝繭般的解謎過程,卻出現了偏差。
懸疑電影尤為重要的一點,便是人物的行為動機,但不論是悍匪汪新元,還是小警察林法梁,甚至於小警察的上司葉守正,這些對劇情推動起到至關重要人物的人物動機鋪墊都是不足的,本來頹廢的林法梁為何會突然變得行事積極,葉守正又如何會從一個堅守正義的警察步步蛻變,甚至作為主人公的汪新元他的果決和重情的矛盾又為何會在一人身上體現,螞蟻的幻覺又代表了恩什麼?這些本都可深攫的點,最終卻都停留在了表象。
於此同時的,電影同樣沒有一個好的節奏掌控,古天樂與宣萱兩位演員多年後再度攜手的感情線,是電影所主打的一張感情牌,但這段感情線的穿插雖然展現了汪新元的溫情一面,卻不知節制,反成為了後端破壞主線的冗長之筆,而本擁有一個不錯藍本故事的《犯罪現場》,仍舊沒有避免警匪港片的同質化,從槍戰到爆破,從追車到打鬥,這些其實並沒有必要一定出現,也沒有足夠火爆的場面,其實不僅僅是造成了觀眾審美上的疲勞,同樣也拖累了主線本該更進一步去洞悉人性,誘人共鳴的可能。
《犯罪現場》是一部有想法的警匪片,它借一位多面的悍匪,預洞悉人性的尺度,然而它又是一部守舊的香港動作片,單面直白的動作場面,只是給出了一紙對仗工整,最為常見的港片標答,使電影最終只停留在了中庸尚可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