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爾雅衣服不好賣了?營收增速緩慢,扣非淨利連虧6年,多高管相繼離職

2020-12-27 和訊股票

  投稿、線索、爆料郵箱:gongsi@staff.hexun.com

  翻開美爾雅(600107,股吧)的首頁,撲面而來的是一派商政形象,西裝領帶白襯衫標準的商務搭配!


  公開資料顯示,美爾雅主營業務為服裝、服飾類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還有一塊是酒店業務。


  分產品來看,美爾雅男裝主要包括西服、襯衣、毛衫、T恤、大衣、休閒服及褲子等,產品定位為中高檔商政男裝,其中「美爾雅」西服為公司傳統優勢產品,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曾獲「中國服裝年度大獎--品質大獎」,在公司內銷中佔據主要地位。其次就是「美爾雅」品牌女裝,主要包括職業裝、禮服、時裝、休閒裝四大系列,產品定位為服務職業女性,主打商務時尚女裝的風格。

  但近年來,美爾雅營收現增長緩慢態勢,甚至絕對值在陸續下滑,難道衣服不好賣了?扣非淨利潤連虧6年、多高管離職,美爾雅這是怎麼了?

  美爾雅業績未有起色,營收增長緩慢

  梳理財務數據顯示,美爾雅2013年到2018年的營業總收入為6.59億元、5.40億元、4.71億元、4.34億元、4.44億元、4.18億元,2015年至2018年基本上都在4億附近徘徊,營收增速百分百也已負值居多。


  美爾雅扣非淨利已連虧6年

  數據顯示2013-2018年,美爾雅分別實現淨利潤1167萬元、-746萬元、344萬元、474萬元、462萬元和860萬元;但其扣非淨利潤則分別為-1845萬元、-1895萬元、-571萬元、-144萬元、-42萬元和-614萬元。


  扭虧為盈靠補助和處置資產

  扣非連虧6年,也就是說,美爾雅幾乎每年都依靠政府補助和處置非流動資產來增厚利潤。截止到2019年前三季度末,其扣非利潤為-815萬元。


  2019年上半年,美爾雅依靠出售全資子公司湖北美爾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確認投資收益4810萬元,佔本期淨利潤的110%。對比上年同期,淨利潤實現了扭虧為盈。

  2018年12月,美爾雅將其控股子公司浠水美爾雅紡織有限責任公司80%的股權以1元對價轉讓,而對手方需要代浠水美爾雅償還所欠上市公司美爾雅1383.36 萬元的往來款。當時有投資者提出疑問,美爾雅決定此時出賣浠水紡織可能與其2018年的業績有關。數據顯示,美爾雅前三季度虧損386萬元,而此次交易預計對美爾雅2018年度合併報表利潤影響數約為870萬元,截至2018年12月28日,美爾雅已收到首期支付款項750萬元。

  董事、總經理、法定代表人辭職

  2019年9月24日晚間美爾雅發布公告稱,楊聞孫先生因工作變動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職務,同時,楊聞孫先生還辭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職務。與此同時,董事會秘書王黎、財務總監佘驚雷宣布辭職。

  還有前面9月18日離職的監事會主席朱劍楠先生、7月26日離職的監事萬亞娟女士和6月22日離職的副總經理李園林先生,今年以來,美爾雅先後有多名高管離職。

  電商時代被「拉下」了?

  電商曾不被傳統零售看好,不被傳統零售接受,到快速發展,異軍突起,成為一種新的消費習慣,成為年輕人群主流的購買場景,這十幾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電商的快速發展,當量變轉為質變,讓傳統零售業感受到變革的韻味的時候,那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一種趨勢,就是融合。

  值得關注的是,美爾雅零售仍以直營店、商場專櫃為主,總體上線上銷售規模及其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依然較小,根據同花順(300033,股吧)的粗略統計,2019年上半年天貓線上銷售收入佔總營收的金額僅有1%。

  近年來,國內紡織服裝行業逐步進入轉型升級,市場環境競爭激烈,服裝行業並不好做。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實控人解直錕,2016年5月,中紡絲路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從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手中獲得美爾雅集團79.94%的股權,耗資5.6522億元。中紡絲路由此成為美爾雅控股股東,並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改變。但彼時中紡絲路也只是一家當年4月份剛剛成立的新公司,如此大手筆的收購自然引起外界強烈關注。經過媒體深度挖掘,隱藏在中紡絲路背後的「中植系」浮出水面,美爾雅因此被坊間稱為「中植系」的「長子」。

  按照A股傳統的套路,上市公司一旦更換實控人就會有很強的重組預期,股價輕輕鬆鬆拉幾個漲停!但彼時更換實控人消息一出,股價並沒有大的波瀾。而且公司近幾年在經營方面一直未有大的動作,業績也未能有所起色,目前總市值只剩下25億左右。

(責任編輯:邵曉慧 )

相關焦點

  • 扣非淨利連虧5年 賢豐控股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引關注
    扣非淨利連虧5年 賢豐控股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引關注 來源:和訊網 • 2020-12-17 13:34:45 近日,賢豐控股(002141)因為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事項受到了監管的關注
  • 美爾雅跨界「蛇吞象「背後:中植系操盤 標的股權頻質押
    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賣服裝」,扣非歸母淨利潤連續7年為負;標的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賣藥」,在資產規模及業績規模等方面遠高於上市公司。  財報顯示,美爾雅帳面上的現金並不寬裕,即使加上配套募資,距8.5億元的現金對價還有缺口,上市公司為何還要現金收購?又為何只收購50%股權,是否還有下一步收購計劃?在IPO如火如荼的今天,標的公司為何選擇「屈身下嫁」美爾雅?
  • 寶寶樹營收增速持續走低 高管離職大半 二級市場長期低迷不振
    寶寶樹創立於2007年,2018年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平臺致力於提供多元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中國年輕家庭知識獲取、交流交友、記錄成長和消費購物的四個核心需求。從業績來看,近年來,寶寶樹營收增速並不理想。
  • 美爾雅2.98億元轉讓部分資產 大股東接盤再行「資本騰挪」術
    對於酒店出售原因,美爾雅相關工作人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近年來,磁湖山莊酒店經營情況欠佳,擬剝離資產利用效率較低,且已經與現有主營業務無法協同、聯動,去年該公司淨利潤就已虧損270.35萬元。財聯社記者發現,去年年報業務構成中,酒店服務營收佔比8.89%,位居業務板塊第四位。
  • 業績連虧、高管減持離職 聯建光電現狀不容樂觀
    作為曾經的OLED巨頭,聯建光電不僅面臨高管的集體減持,還有高管的紛紛離職。而在公司併購「觸雷」業績連虧、賤賣資產、遭遇投資者索賠等一系列時間下來,聯建光電的現狀不容樂觀。由於併購地雷爆發導致業績持續虧損,聯建光電2018年巨虧29億,2019年巨虧14億元,業績不佳導致公司高管紛紛離職。今年7月初,公司副總經理黃允煒辭職;8月底,公司副總經理、董秘王峰辭職,公司財務總監王廣彥辭職。據了解,聯建光電2011年登陸創業板,主營業務為中高端LED全彩顯示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扣非淨利三年兩虧,人事頻繁變動,蒙牛入主或非妙可藍多良藥
    妙可藍多扣非淨利三年兩虧,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在去年的基數上大幅好轉,但其扣非淨利潤也僅是0.39億元。營收增長嚴重依賴銷售推動,今年前三季度存在存貨增加的現象。除了扣非淨利虧損之外,公司人事變動頻繁,股東減持頻發。年初至今,妙可藍多發出的持股變動相關公告接近20份。蒙牛入主妙可藍多,扣非淨利三年兩虧2020年以來,蒙牛先是出資2.87億收購妙可藍多5%的股份,緊接著又以4.58億元購買了妙可藍多子公司吉林省廣澤乳品科技有限公司42.9%股份。
  • 由盈轉虧!美爾雅:2020年半年度淨利潤約-4510萬元
    每經AI快訊,美爾雅(SH 600107,收盤價:10.04元)8月27日晚間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盈轉虧,虧損約4510萬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約4391萬元。營業收入約為1.54億元,同比下降30.07%,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125元。
  • 我樂家居上半年淨利增130%背後:多位高管離職 經銷商渠道貢獻逾七...
    第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的陰影剛剛散去,又迎來多位高管的離職,以及外界對於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經銷商渠道發展模式的質疑。針對高管流失、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落地情況、經銷商渠道管理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致電我樂家居董秘辦並向其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 美爾雅「蛇吞象」併購眾友醫藥 實控人解直錕近兩年身價縮水百億
    根據公司此前發布的交易預案,此次資產重組系上市公司美爾雅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眾友集團、眾合友商貿、匯誠融通持有的甘肅眾友健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友股份")50%股份,交易對價15億元,其中現金對價8.5億元,股份對價6.5億元。交易完成後,眾友股份將成為美爾雅的控股子公司。
  • 賣資產解資金隱憂?新湖中寶現金短債比0.76倍,營收扣非淨利雙降
    來源:投資時報今年前三季度,新湖中寶營收同比下降27.45%,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62.37%。據當時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甌瓴實業資產負債率高達100.18%,瑪寶公司資產負債率為96.92%,且2019年上半年,甌瓴實業及瑪寶公司淨利潤全部為負值。
  • ...上市17年扣非淨利虧7.2億 朱蓉娟夫婦逾71%股份質押靠賣藝術品...
    原標題:國發股份上市17年扣非淨利虧7.2億 朱蓉娟夫婦逾71%股份質押靠賣藝術品增收   上市17年多來,
  • 恆瑞醫藥營收淨利增速下滑 股權激勵能否再次奏效
    8月1日,恆瑞醫藥披露2020年半年度業績。今年上半年,恆瑞醫藥實現營收113.09億元,同比增長12.79%;淨利潤26.62億元,同比增加10.34%。雖然營收仍保持穩定增長,但相較於2019年、2018年同期22.32%和29.19%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
  • 天喔國際敗走商超 業績下滑高管離職董事長被帶走
    數據顯示,天喔國際2018年虧損41.74億元,2019年上半年仍虧損6094萬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天喔國際業績持續下跌與茶飲品市場不景氣有很大關係。不過,相比產品受消費市場導向影響導致的營收下滑的「外患」,天喔國際在管理經營方面的「內憂」似乎更加嚴重。高管離職、董事長被帶走調查等事件使天喔國際屢次陷入危機。
  • 葡萄酒不好賣,張裕A扣非後淨利下滑7.6%,今年營收目標還要縮水26%
    張裕A2019年年報顯示,張裕A2019年實現50.31億元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微幅下跌2.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3億元,則較上年度增長了8.35%;基本每股收益1.65元。扣非後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8.92億元,同比下滑7.6%。張裕A從事的主要業務為生產經營葡萄酒和白蘭地。
  • 港交所高管巨震引猜測:16大高管走5位 上市科主管相繼離職
    不過,在港交所股價不斷創出新高之際,5月7日,港交所宣布李小加將於2021年10月底屆滿時不再重續集團行政總裁合約。而隨著李小加的離職,港交所前後多位重要高管宣布離職或在離職的路上,引發市場關注。上市科高管巨震,戴林瀚、史琳相繼離職1月,港交所前上市科主管戴林瀚離職。去年6月,港交所上市科前高管楊金隆捲入貪腐案被廉政公署及香港證監會聯合調查,6月23日廉政公署與港證監會展開名為「寒山」的聯合行動,出動80餘人,20張搜查令,搜2家券商,1家財經印刷公司,最終拘捕楊金隆。
  • 美吉姆高管非主觀故意違規減持,All in早教後不看好未來?
    1月6日晚,早教機構美吉姆(002621.SZ)發布公告稱,副總經理姚曄的股票帳戶因誤操作,於當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3.6萬股,交易均價為5.48元/股,成交金額為19.73萬元。1.人事頻頻變動,高管減持頻現此前,美吉姆也出現過股東、高層人員減持套現的情況。 2019年10月,美吉姆第三大股東俞洋將減持500萬股,按收盤價12.7元計算,約套現6350萬元。同時,其副總經理黃斌也減持212.27萬股,約套現2695萬元。兩者減持原因都是自有資金需求,減持套現總金額超9000萬元。
  • 鷹眼預警:德藝文創營收增速放緩 三費增速超營收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4月9日,德藝文創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億元,同比增長10.5%,歸母淨利潤0.4億元,同比增長11.7%,扣非歸母淨利潤0.4億元,同比增長20.7%。
  • 8位高管離職,東阿阿膠虧損不斷,多元化轉型受阻
    11月16日,東阿阿膠連發兩份高管離職公告稱,由於工作變動原因,張慶偉和李世忠分別申請辭去助理總裁以及副總裁一職。辭職後李世忠將前往華潤醫藥集團任職,而張慶偉先生仍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 菜鳥網絡的隱憂:貪腐高管忙辭職,增速不穩未盈利
    近日,菜鳥物流(菜鳥網絡)的核心高管——菜鳥網絡副總裁及地網業務負責人史苗被刑事拘留。對此,菜鳥網絡11月23日回應稱,「廉政反腐是公司的底線。」據了解,史苗曾為復星地產副總裁,於2016年加盟菜鳥網絡。根據媒體報導,今年6月,史苗離開阿里巴巴,9月前後被警方刑事拘留。離職前,史苗主要負責菜鳥網絡的園區物產和基建項目。
  • ...財務總監|副總裁|智諾科技|李柯|安防|離職|魏美鍾|陳晉生|雄邁
    總裁、財務總監、以及兩位副總裁,僅2020年上半年,大華就有4位公司高層相繼離職,這對於一家上市企業來說是很不同尋常的。然而縱觀大華發展歷程,離職潮似乎總是如影隨形。有人對此戲謔稱:大華就像高速發射的運載火箭,每次加速,都要扔下幾個高管。而那些高管如今怎樣了,是另謀出路還是自立門戶?今天幫尼菌就來細數那些高管離職之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