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

2021-02-08 世界韋氏宗親會
點上面「世界韋氏宗親會」加入韋氏大家庭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韋;請點擊上面「世界韋氏宗親會」關注,擁抱全世界韋氏大家庭,我們在北京為您報導全世界韋氏大小事,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韋氏文化,共建繁榮韋氏,傳播韋氏正能量

|菩薩蠻|

作者|[唐]韋莊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斜暉,憶君君不知。

  這組詞創作於韋莊晚年寓居蜀地時期,是作者為回憶江南舊遊而作。

  韋莊生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五代十國分裂混亂的時代,一生飽經亂離漂泊之苦。黃巢攻破長安,他逃往南方,到處流浪。他是個風流才子,曾與不止一個紅樓美人兩情繾綣,難捨難分,但沒有一個能與之白頭偕老。直到59歲,才結束了漂泊流離的生活。這組詞內容與他的流浪生活密切相關。

  

  第一首寫他早年在洛陽時的一段美好的遇合。當時他為了生計和前程不得不離開這個女子,而她曾彈了一曲琵琶贈別,並叮囑他早一日回來,這一首寫的是離別之情。

  第二首寫他到了江南,七八年中他求仕求食,行程萬裡,依然一無所獲。人人都說江南好,在韋莊眼裡,江南最好的莫過於那些胳膊雪白的賣酒女郎了。可是他心裡卻惦著家鄉,一心想回去,而北方此時正處於戰火之中。所以江南人勸他: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第三首寫的是「如今」——也就是他在西蜀的時候,這時他已經老了,唐王朝也已經滅亡了。不要說家鄉了,就連江南也成了永遠的過去。

  第四首寫他與西蜀主人對飲,為了不讓自己沉浸在回憶的痛苦中,還是一醉方休的好。

  第五首是對全組詞的總結:現實是「洛陽才子他鄉老」,而這位在他鄉老去的才子並沒有忘記他早年的戀人。當他看見桃花春水上成雙成對的鴛鴦,便想起那個遠方的心上人,可是對方知道這一切嗎?

作者: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諡文靖。

附一:

《世界韋氏總譜》尋根問祖絕好幫手,宗親聯誼送禮佳品,傳家珍藏韋氏寶典!

     在世界各地宗親的鼎力支持下,《世界韋氏總譜》面世了,這是每一韋氏宗親值得可喜可賀的大事。

您想知道中華韋氏的來龍去脈、知道自已是從哪裡來的嗎?

您想知道中華韋氏為什麼繁榮昌盛,播遷全世界嗎?

您想知道中華韋氏千百年來對於歷史、對於社會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嗎?

您想知道中華韋氏三千多年來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嗎?

請您選讀中華韋氏大型史料叢書一一《世界韋氏總譜》,該書大16開本,全精裝印刷,1500千字,收編古今中外韋氏名人近萬人。

歡迎垂詢!歡迎收藏!

1、《世界韋氏總譜》每冊成本價190元(含快遞費),請直接掃碼轉帳即可。


2、付款後請加工作人員微信,提供轉帳憑證,寄書地址,收件人姓名和電話,第二天快遞寄出。

相關焦點

  • 韋莊的這首詞很哀傷,卻藏著美麗的江南風光,美到讓人心醉
    但無論是哪種江南,它都美到讓人心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便是一首關乎江南的經典詞作。它出自於唐末五代詞人韋莊之手,是韋莊組詞作品《菩薩蠻五首》中的第二首。與純粹讚美江南風光的詩歌作品,所不同的是它還包含了詞人的漂泊之苦、思鄉之痛。總之,韋莊這首詞的情感基調是很哀傷的。而要理解這首詞為何會有這種情調,就要先來看看它的創作背景。
  • 韋莊-菩薩蠻
    創作背景   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教授的研究,韋莊的《菩薩蠻》五首詞中的「江南」,都是確指的江南之地,並非指蜀地。這首詞的寫作時間,是韋莊離開江南之後。這首詞當是韋莊晚年的追憶之作,而寫作地點則很可能是其晚年羈身之蜀地。
  • 「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韋莊的江南生活
    其二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每個人都說江南很好,有人只想在江南終老。春天的江水比天還要青,躺在畫船上伴著雨聲入眠。當壚賣酒的那個人好像月光那麼皎潔,手腕好像霜雪一樣白,如果你還沒有老,就千萬不要離開江南,離開之時肝腸寸斷啊!其三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 知人論世,了解韋莊的生平足跡後,也就讀懂了他的五首《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 韋莊的這首詞,訴說了江南的美好,飽含濃濃的思鄉之情
    江南的煙雨迷濛,很多人都讚美江南的美,李白送別孟浩然,寫下「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千古名句,從此煙花三月便成為江南美景的代名詞;白居易寫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南的花豔麗迷人,江南的水也是碧綠純淨,令人如痴如醉;一首經典的民歌「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寫出了江南夏日蓮葉水田中的動人場景
  • 4首江南古詩詞,魂牽夢縈的四季江南「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江南,就是長江以南,是很多文人墨客魂牽夢縈,流連忘返的地方。不僅有小橋流水,還有說著吳儂軟語的溫柔的姑娘。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江南的概念。很多古詩詞當中,說到的一些地方,其實也屬於江南的範疇。而這個橫塘路也是在蘇州城外,屬於江南。在古詩詞當中,以江南作為描寫對象的古詩詞非常多。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4首古詩詞,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看看江南四季的美景。
  • 「詩路金華 群星璀璨⑥」韋莊:蘭芷江頭寄斷蓬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晚唐詩人、詞人韋莊筆下的江南美景,就有金華的影子。地方文化研究者高旭彬說,韋莊在黃巢之亂後與考中進士之前,曾有10年左右時間避居江南,其中有六七年在金華安家,與這片土地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緣。
  • 「美文」江南,一個詩意的文化符號
    已過花甲之年的白居易,拿出紙筆寫下《憶江南》詞: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此時,距離他在蘇杭任職已經過去了十餘年,可是,江南的景致與風物卻從未忘卻。銘記江南之美的,不止白居易一個。中國人偏愛江南。江南到底在哪裡?地理學家、氣象學家、歷史學家意見不一。
  • 煙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江南古鎮
    從我記事看書起,就被那煙雨中的江南深深吸引,從小到大都希望去一趟那記憶中吳儂軟語的江南。感覺江南的一切都是軟軟乎乎的,江南的雨,山,水,一切都硬朗不起來,都是秀氣的,猶如一位小家碧玉的閨閣女子,美在骨子裡。無一不透露著精緻。例如刺繡,一幅幅生動的鮮花圖可以真到讓蝴蝶駐足。那種精緻是其他地方模仿不來的。
  • 花間詞人韋莊:落幕的大唐與回不去的家鄉,一顆心都碎在詩裡了
    他在戰亂中曾前往相對穩定的江南避難,所以詩中極力歌頌江南統治者周寶,而對於其他官兵,則大力的鞭撻。描寫他們「入門下馬若旋風,罄室傾囊如卷土」即在戰亂中非旦不積極作戰,反而劫掠民眾等強盜不如的行為。俞平伯先生考證,黃巢被困長安,空有金銀財寶,卻沒有糧食,便大肆吃人。城中人肉不夠吃,便出巨資與圍城軍將交易,讓他們抓百姓來賣錢。
  • 每天一首古詩詞|韋莊: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菩薩蠻》(其三)《菩薩蠻》一共五首,是韋莊的組詞作品,這是第三首,重在抒寫對江南情事的追憶。上闋寫在江南時,自己尚是意氣風發的年紀。那時年少風流、春衫飄飄,騎著高頭大馬、倚著小橋,便引得滿樓的歌伎爭相招攬。
  • 江南 在最美醉人的詩詞裡 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漢·兩漢樂府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憶江南唐·白居易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歧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古離別唐·韋莊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 十二首描寫江南的古詩詞,風景舊曾諳,畫船聽雨眠
    江南很長的雨季會給人一種恍惚的錯覺,溫軟纏綿的雨,讓地面升起一層薄的霧氣,然後又與其它的事物相互糾纏輾轉著,成就了江南的煙雨迷濛,宛若仙境。三月桃花芳菲,四月杏花梅雨,江南的春天明淨而風暖,夢裡宛如有位如畫的你,似水凝煙、氤氳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