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社評:為防臺海擦槍走火,美臺請悠著點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9日宣布,國務院批准將向臺灣出售「愛國者」-3型飛彈重新認證的設備與技術,金額約6.2億美元。跟以往美國對臺軍售的價值相比,這個數額不算大。另外,它是對過去系統的更新,刺激性似乎也低一些。不過,分析人士都注意到,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的趨勢愈發明顯了。過去是美臺攢起來做一筆較大軍備交易,現在成了臺灣隨要隨買,美方隨賣隨批。

絕大部分軍事觀察家都相信,隨著中國大陸軍事力量的壓倒性優勢增加,臺灣從美國購買任何軍事裝備都失去了實際防衛意義。臺灣一年的軍費只有110億美元左右,扣除人員和訓練等費用,剩下的錢能買的東西對解放軍來說恐怕只相當於幾根燒火棍了。解放軍有充分能力在一旦爆發全面戰爭的情況下,幾個小時內摧毀臺灣的整體軍事能力,並且接下來以小時計攻下臺灣島。中國大陸從軍隊到民眾都有了這樣的自信。

所以,臺海的軍事問題早已不是大陸與臺灣之間的了,更不系在臺灣從美國買什麼裝備上。對北京來說,美國對臺軍售是美國破壞「一中」原則的主要表現之一,它也是美臺勾結推升臺海緊張的重要動向,是美方向北京傳遞它試圖繼續主導臺灣問題態度的一種方式。

臺灣買美國武器,實際上是在給美國交保護費。臺軍不可能有「保衛臺灣安全」的真正決心,臺灣是否安全根本不能夠以傳統公式來計算,它只能是一種戰略平衡的結果。由於大陸的力量上升很快,美國對大陸的打壓又越來越瘋狂,而且把臺灣當作了遏制中國崛起的棋子充分激活,這樣的平衡越來越變得非常敏感。

在可預見的未來,臺灣最重要的是把這道特殊的平衡題做好了。現在的問題是,民進黨當局閱題出現了嚴重誤判,它把從美國軍購當成了解題的主要輔助線,以為順著給美國當好棋子的思路,就能把題答圓滿,他們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高枕無憂。

國際危機組織在最新發布的危機觀察報告中,罕見地將臺海地區列為「政治安全情勢重大惡化地區」,這個消息在臺灣引起震動,是有道理的。臺海局勢嚴重惡化,受損最大的當然是臺灣方面。一旦臺海局勢引爆,中國大陸和美方都會不同程度受損,但對臺灣來說它有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臺海局勢會爆嗎?相信三方都不願意它爆,因為一旦攤牌對誰都沒好處。然而問題在於,中美關係全面緊張加上臺灣被蔡英文當局的激進路線劫持,臺海地區的各種緊張因素的確在聚集性發作。中國大陸與美臺已經毫無互信可言,各方都在展示決心,為應對最壞局面秣馬厲兵,這種情況下,臺海地區出現擦槍走火的風險無疑是過去幾十年裡最高的。而第一槍一旦被某一方打響,連鎖性的戰略誤判導致大規模軍事衝突爆發的可能性也是極高的。

我們要在此警告美臺:莫在臺海玩火。一旦這裡戰端爆發,中國大陸方面不惜代價捍衛國家主權的意志將遠高於美方在這裡火中取慄和臺獨 「不獨立,毋寧死」的決心。換句話說,誰都不想打仗,但在臺海這個地方就各方不怕打的意志堅定程度而言,中國大陸絕對是碾壓美臺的。

美臺需要採取行動給臺海局勢降溫。今天軍售,明天又用美臺勾結這把刀朝著大陸的底線多切下一塊香腸,就是在把局勢一點點朝著絕境逼。那樣的話,就等著擦槍走火在某一天突然到來吧。

相關焦點

  • 社評:為防臺海擦槍走火,美臺請悠著點
    跟以往美國對臺軍售的價值相比,這個數額不算大。另外,它是對過去系統的更新,刺激性似乎也低一些。不過,分析人士都注意到,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的趨勢愈發明顯了。過去是美臺攢起來做一筆較大軍備交易,現在成了臺灣隨要隨買,美方隨賣隨批。絕大部分軍事觀察家都相信,隨著中國大陸軍事力量的壓倒性優勢增加,臺灣從美國購買任何軍事裝備都失去了實際防衛意義。
  • 環球時報社評:臺海,各方都應恪守「不開第一槍」
    來源:環球時報臺海局勢有進一步緊張之勢,責任無疑在美臺。鑑於擦槍走火的風險在上升,臺灣《中國時報》的一則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臺灣軍方在內部表示,臺軍飛行員如果在沒有接到空軍作戰指揮部下達的命令擅自開第一槍,著陸後將被立刻移送法辦。
  • 海基會前董事長:臺海「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極小
    @銳看臺灣報導 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近日在臺灣媒體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未來美中關係是戰略競爭格局,這是民主黨與共和兩黨的普遍共識,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是奠基在此一戰略共識上進行,只是會把戰場導回國際多邊體系中。
  • 闖完臺海闖南海,美艦頻繁挑釁 川普「最後時間」會否擦槍走火?
    4天前,18日夜間,美「馬斯廷」號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再次挑動臺海局勢敏感神經。短短一周內,美軍頻頻挑釁,意欲何為?總統任期即將結束的川普,會否在「最後時間」的擦槍走火?針對美軍這一舉動,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大校發表談話稱,近一個時期,美艦不時穿航臺灣海峽,並炒作渲染,刻意抬升臺海問題熱度,唯恐臺海風平浪靜,向「臺獨」勢力「明送秋波」,嚴重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 蔡英文:擔心「擦槍走火」
    據環球網8月27日報導,臺灣媒體透露,針對「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當天聲稱,各方必須審慎約束,才能避免兩岸爆發衝突。同時她要求大陸「保持自製」。她還「甩鍋」稱,國際社會密切關注香港局勢和大陸在南海的軍事化行動,也因此更嚴密監控臺灣海峽的情勢。
  • 環球時報:這已非警告,而是實戰性演練攻臺
    來源:環球時報解放軍東部戰區今天(18日)在臺海組織實戰化演練,臺媒上午稱,從7點16分開始,解放軍戰機從臺灣西南、西部、西北和北部四個方向逼近臺灣島,臺灣22次「廣播驅離」,廣播內容甚至出現「接近領空」的字眼,而非慣用的「空域」或「防空識別區
  • 環球時報社評:美副國務卿到訪將給臺灣多埋一分禍
    社評:美副國務卿到訪將給臺灣多埋一分禍  據臺灣方面的消息,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星期四將抵臺訪問,主持「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副國務卿與美國一般的政府機構副職不同,訪問臺灣被各方認為更加敏感,因此克拉奇的此次訪臺是美臺官方關係升級的最新表現,增加了雙方對中國大陸的挑釁性。  另外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擬大幅加碼對臺軍售,一次性出售七種武器,包括地雷、巡航飛彈和無人機等。
  • 蔡英文說擔心區域「擦槍走火」,被懟:你一直在挑釁大陸,還會擔心?
    【環球網報導】「區域軍事活動日益增加,我們擔心會擦槍走火」,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7日,被問「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說出了這樣的話。面對上臺後不斷操弄兩岸對立的蔡英文,有島內網民毫不客氣地怒懟:「你一直在挑釁大陸,還會擔心擦槍走火嗎?」
  • 《環球時報》專訪知名學者張亞中和倪永傑:「不敢獨、不能獨、必被...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回顧過去一年,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持續挑動緊張局勢,「武統」「擦槍走火」等字眼不斷在兩岸輿論場閃現……27日,《環球時報》就此專訪臺灣學者、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和《臺海研究》主編、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所長倪永傑,他們對兩岸關係透露出明顯的失望,但對和平統一仍抱有希望。環球時報:請您用一個詞概括2020年的兩岸關係。
  • 環球時報:美軍重新進駐臺灣?那將意味著戰爭
    來源:環球時報蔡英文(資料圖 圖源:「中時電子報」)美國陸軍最新一期《軍事評論》雙月刊以「中國武力侵犯臺灣」為主題發表系列文章,其中一名美軍陸軍現役上尉撰寫的文章呼籲美國重新考慮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另一篇文章提出美軍在臺部署
  • 臺專家:中美不一定想為臺開火 但不排除擦槍走火
    「雙十」期間讓臺當局感受到壓力的還有大陸的軍事行動。臺「空軍司令部」11日稱,解放軍1架運-8反潛機當天進入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臺空軍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這是解放軍自9月16日以來第17度「擾臺」。11日,福建省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發布公告稱,解放軍將於13日至17日在古雷半島東側海域進行實彈射擊。
  • 「不打第一槍」並不能保證不擦槍走火,臺當局以武拒統只是幻想
    導讀:「不打第一槍」並不能保證不擦槍走火,臺當局「以武拒統」只是幻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環球時報社評:美臺敗於略而弄術,大陸主動性在手
    美臺勾結不斷搞出新動作,22日一架美國行政專機降落在臺北,臺當局否認了美中情局長來訪的傳聞,但對美負責亞太地區軍事情報的海軍少將史達曼來訪的後續傳聞未置可否。另外臺方宣布美環保署長惠勒將在12月初訪臺,他至少是今年8月以來第三名訪臺的美國高官。
  • 環球時報社評:美軍艦訪臺灣?美參議員想嚇唬誰
    來源:環球時報美國參議員裡克斯科特向國防部官員提議,應把美國海軍補給的機會更多給臺灣。他還提出,在中國因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而拒絕美艦訪港的時候,美國軍艦是否可以訪問臺灣,以表達對後者的支持。「美國之音」宣稱,中國拒絕美艦訪港增加了美艦訪問臺灣的意願。
  • 他們剛參加完環球時報年會,就被臺當局恐嚇
    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和國民黨前「立委」邱毅參加環球時報年會,受到臺當局和綠營的猛烈打壓,主張對他們在年會上發表的促統言論開展調查。我要代表環球時報向黃、邱二人表達慰問,同時強烈譴責綠營對二人發出的恐嚇。
  • 《環球時報》公開警告臺灣,兩岸關係到了危急時刻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近日,《環球時報》社評指出,世界進入多事之秋,臺灣不具備在一個大博弈中扮演活躍角色的資本。「悠著點是民進黨當局應有的基本理性,自以為是的鋌而走險,一定會招致沉痛的代價,勿謂言之不預。」對臺灣的警告不言而喻。《環球時報》警告臺灣:事態嚴重《環球時報》評論剛發表,臺灣島內就亂成一鍋粥。不少臺灣專家表示:大陸不會輕易說這種話,說這種話時說明,兩岸關係已是事態嚴重。甚至可能是兩岸開戰的前奏。
  • ...長邱進益:民進黨當局向美納「投名狀」,美則將臺綁成「人肉炸彈」
    從再次批准對臺軍售項目,到現任高官訪臺,再到派艦機到臺灣附近海空域裝腔作勢,美國政府頻頻打「臺灣牌」令臺海難以安寧。很多人更擔心,在中美關係趨緊的大背景下,臺海會不會成為一場軍事衝突的引爆點。諷刺的是,身為局中一枚「棋子」的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的一系列動作亦步亦趨,媚美反中姿態盡顯,渾然不顧自己將瀕臨戰爭險境的現實。
  • 環球時報社評:莫張狂應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座右銘
    環球時報社評:莫張狂應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座右銘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已經拉開帷幕,蔡英文連任,民進黨在"立法院"席位也超過半數,而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卻宣布辭職。蔡英文連任可能會進一步讓民政黨激進的路線受到鼓舞,從而在政治上更加有恃無恐地加劇兩岸的尖銳問題,從而讓臺海局勢更加不確定。民進黨很可能已經將選舉結果當成一張可以與大陸對峙的底牌,並且操弄"民意授權說"來自欺欺人,以此更加肆意損壞兩岸關係。其實蔡英文和民進黨如果繼續執迷於破壞兩岸關係,當心引來滅頂之災。
  • 環球時報:蔡英文沒意識到臺海局勢發生的最本質變化
    來源:環球時報蔡英文(圖源:《中時電子報》)世界衛生大會本月18日將舉行,臺灣當局削尖了腦袋想鑽進去,然而形勢對他們來說並不妙。總的來看,美國有很強的實力和國際動員力,在一些時候是有可能搞出突破來的,中方需要一事一議,決定與美周旋的方式與力度。對中方有利的是,一中原則在全球獲得普遍承認,它是現有國際秩序的基石之一。在涉臺問題上堅持一中就是堅持規則與道義,當需要投票解決問題時,中國獲得多數支持通常都會更加容易。
  •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環球時報發社評
    環球時報社評:莫張狂應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座右銘無論臺海局勢中有多少不確定性,一個最大的確定性是:「陸強臺弱」的趨勢將持續下去,大陸綜合實力變得越來越強不可阻擋,臺灣實力與大陸的差距只會一天天繼續拉大。兩岸關係在相當程度上受到了民進黨一次次為選戰而興風作浪的毒化。這一次選舉趕上了美國調整對華戰略、宣布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的變局,蔡英文和民進黨製造「仇中」更加「如魚得水」了。香港發生修例風波後,民進黨當局同樣為了選戰將涉港關注臺灣化,進一步煽動對大陸的各種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