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是一個位於我國高緯度地區的省份,也是廣袤疆域最好的證明,當地的平均溫度總是比別的地方低一點,這就是緯度差異造成的後果,嚴寒的氣候和自然環境對當地的發展和城市化建設極為不利。
由於這裡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黑土地上的莊稼雖然產量不多,但產量卻都是優質的「搶手貨」,其中最著名的莊稼品牌就是東北五常大米。
今天東三省地區的人才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地方上的人口稀少狀況並未得到改善,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使這個人口增長緩慢的地區的城市化進程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即便如此,吉林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仍然是當地的一大優勢。
吉林省北部地區有這樣一座自然條件極其優越的城市,即位於松花江流域的松原市,這座城市的發展歷史早在很久以前就已開始,在西漢時期,這裡有過一個農耕文明的存在,那就是扶餘國,可見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
對於我國來說,松原那可是一塊重要的「風水寶地」,其實早在建國之初,就因本地資源導向,就已開始了其重工業發展的歷程,或者說是整個東三省正在為國家工業實力的進步添磚添瓦。
位於松原市南部的長嶺縣,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只有公路、國道與外界相連,雖然人口有六十多萬,但蘊藏的力量卻十分豐富,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大批戰略資源,一個擁有石油儲量兩億噸以上的縣城,其綜合實力已算很強。
大家都知道,我國陸上第六大油田——吉林油田就在松原境內,而長嶺這一帶的油氣儲量就是這一帶資源的一種,地方實力的體現。
一個人口眾多、資源儲量豐富的縣城,何嘗不是一件好事?人口數代表著人口密度,而資源優勢的吸引加強了本地與外部世界的經濟交流,這對基礎設施建設極為有利。
各位對吉林一個「黑馬」縣,石油儲量超過兩億噸,在松原境內有何不同看法?請到評論區留言討論。
衡陽或增一「新街」,位於縣城內,未來或有重大發展,廣東一「幸運鎮」,位於中山境內,未來發展大有可期蘇州或增一「新街」,預計「建制鎮」安康一鎮被23億機場「砸中」,現已啟用,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