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上映:校園霸凌現象,是「原生家庭」環境的外化

2021-01-20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期,《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正在全國範圍內熱映,涉及校園霸凌現象的題材引起許多觀眾的議論紛紛。

刷微博的時候我看到有網友在下方評論,"校園暴力真的很可怕,比電影裡展現出來的更可怕,感謝《少年的你》,讓人們更重視校園暴力事件。"

我一時間陷入了深思,校園霸凌對孩子心理傷害有多大,想必不用多說家長們都清楚。但在看電影的時候,我看到了更加深層次的東西——"原生家庭"環境的外化,也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幾乎是毀滅性的。

"欺凌別人的女孩叫未來,和未來同音。如果這就是未來,這樣的未來不要也罷。"

"陳念諧音成年,高考完就是大人了,但是沒有人教過如何做一個大人。"

"小北的"北"寓意北京,最後兩個人一起完成想去北京的願望。"

這是一名在微博中名為"白茶"的博主所整理出來的網絡語錄,可以說是這三位孩子遭遇的"原生家庭"的映射。

魏萊成績優秀,容貌姣好,家境殷實,卻常年生活在母親的縱容和父親的冷暴力下。

陳念出生在單親家庭,父親缺位,母親不負責任,還讓陳念獨自承受著生活的一切。

小北的原生家庭比魏萊和陳念還要糟糕,父親在他小時候就跑了,母親經常家暴小北,最後也拋棄了他。第一個問他"疼不疼"的陳念就成了他生活的寄託。

這三個孩子都在缺乏愛與關注的家庭中長大,而魏萊和陳念的家庭正是我要重點分析的對象,與"校園霸凌"的產生息息相關。

校園欺凌與原生家庭密切相關

魏萊:母親的縱容,父親的冷漠不知道看過電影的父母,有沒有出現過和我一樣的疑問——"魏萊長相好、學習好、家庭好,為什麼她會是霸凌者?"

從電影展現的鏡頭中,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魏萊家境的殷實和成績的優異,但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她出生在一個可悲的家庭,這種扭曲的環境導致魏萊出現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缺陷,我們萬萬沒想到容貌乖巧甜美的富家女,會是校園霸凌的"劊子手"。

而將魏萊變成這個樣子的人,正是她的父母。

在因為校園霸凌的事件,警察上魏萊家詢問時,魏萊媽媽沒有責怪魏萊,反而說道:"是不是同學的心理素質太弱了?""什麼事都要講究真憑實據。"

母親對女兒錯誤的視而不見和縱容,毫無疑問是一種極其錯誤的教育方式。我十分懷疑,魏萊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得霸凌同學,母親正是那"無形的推手"。

與之相對,當魏萊因為害怕陳念報警,跪下來求陳念時,說,"我真的不能再高復了,我爸爸已經一年沒和我說話了。"

看到這裡,我當時的心被高高揪起,背後生出一股寒意。如果說母親是"霸凌者魏萊"的推手,那父親正是造就"霸凌者魏萊"的人。

正是父親多年來對女兒冷漠而嚴苛的教育,導致魏萊極度渴望父親的關注。在父親冷暴力的對待下,魏萊的人格出現缺陷,甚至有人格分裂的傾向。

這導致魏萊將從父母身上感受到的負面情緒以極端的方式轉移到他人身上,成為學校中的"霸凌者"。

陳念:單親家庭,不稱職的母親看到這裡,家長們不妨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遭受其他同學的霸凌?

是孩子太過膽小懦弱?還是霸凌者的品性太過惡劣?

在我看來,孩子在學校受到霸凌,與父母的處理方式脫不了關係。

陳念出生在父親缺失的單親家庭,由於不稱職的母親,她被同學們嘲笑、孤立。高考前夕,陳念母親私自逃到外地,讓女兒獨自面對一切,她說,"你一個小孩子別人不會把你怎麼樣"。

在女兒最需要關愛袒護的時候,陳念的母親在逃避,"再忍忍,高考過後就好了,你就長大成人了,我們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深受母親的影響,陳念說起不報警的原因,"不想影響高考"。

研究人員在分析以色列因父母死亡或離婚而失去父母的兒童數據時發現,當談到影響孩子學業成就的因素時,健在的父母或監護人的教育程度比那些已去世或離家的父母的教育水平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不僅如此,對於那些失去配偶沒有再婚的父母,他們往往要花費雙倍的時間與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長,才能降低孩子在學業上的負面影響。

陳念為什麼在霸凌面前選擇了隱忍?

我認為是母親的逃避,常年缺乏對陳念溝通、理解、關愛,造就現在"在霸凌面前選擇隱忍的陳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被霸凌者"。

怎麼構建健康的原生家庭

一個中心那一段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媽媽和孩子?爸爸和孩子?還是孩子之間?

研究證明,當父母產生衝突時正是孩子情緒最強烈的時候。也就是說,父母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這裡的一個中心,指的就是夫妻關係。

這在我們看來似乎很難理解,因為中國家庭總是以孩子為中心,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最小的娃娃被層層保護在最內裡。

實際上,將套娃獨立地擺放開來,最小的娃娃放在正中間,旁邊是爸爸媽媽,每個人形成獨立的人格,這才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

許多夫妻感情破裂就開始不斷地爭吵、分居,甚至離婚,完全沒有顧忌過孩子的感受。

孩子對父母是忠誠的,當看到父母關係不和時,他們會開始自責、反思。比如"爸爸媽媽吵架是不是因為我?"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二個原則這裡的兩個原則是指家庭平衡原則和彈性原則。

當父母關係出現不平等時(這裡的不平等不是指收入的多少等,而是心理溝通的強和弱),比如"母親特別強勢,父親處於被壓迫的狀態",這就是違背家庭關係的平衡原則。

如果母親經常抱怨父親的懦弱無能,很容易會讓家庭的核心傾斜,孩子會與強勢的一方形成"親子聯盟",不利於孩子獨立人格的發展。

當家庭關係過於僵化,比如父母制定的規則孩子一定要遵守,或者父母對孩子採取過於苛刻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透不過氣。這就違背了家庭關係的彈性原則。

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變得敏感多疑、自卑內向、抑鬱焦慮,不利於孩子人格的健全成長。

三個手勢第一種手勢是點讚。當孩子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家長應該學會讚美、讚揚孩子。

不少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很苛刻,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看不到孩子的優點,並經常針對孩子的缺點批評、教育,這對孩子的成長傷害很大。

孩子會對家長刻薄的話語深信不疑,並堅信自己是個渾身充滿缺陷的孩子。因此家長應該學會鼓勵、讚美自己的孩子。

第二種手勢是放在胸口——父母的自我成長。

父母應該經常反思自己這三點:有沒有讚美過孩子?有沒有錯怪過孩子?當錯怪孩子的時候,自己有沒有道歉?

如果第一、三點都沒有做過,家長應該學會開始行動了。

第三種手勢是放在耳邊傾聽,尊重孩子的感受與想法。

當孩子傾述自己的想法時,父母不要急著否定和打斷,讓孩子繼續說完,將他們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親近孩子。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少年的你》魏萊和陳念:「校園霸凌」背後,沒有贏家
    電影《少年的你》熱映時,「校園霸凌」作為一個沉重的話題,迅速被推上熱搜。在知乎上,有人提問:現實中,校園霸凌真的有《少年的你》中這麼嚴重嗎?在數以萬計的回答裡面,持肯定意見的佔了絕大多數。而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現實中,校園霸凌比你想像中要嚴重得多,只是多數時候被人們忽視了。
  • 《少年的你》:6億背後的故事,反抗吧少年,讓校園霸凌滾蛋吧!
    校園霸凌,她被欺負。脆弱的單純,讓她始終無法抵制那些美麗皮囊下包裹的骯髒的內心。她只能隱忍,奮力前進。看著黑夜來臨,她一個人躲在牆角。淚水打轉,映射的全是彷徨和無助。沒流下來是源於心底的倔強,流下來了,是因為一個人了,才有機會可以抱緊自己,品味憂傷。每次看到關於校園霸凌的話題時,總覺得這些事情離我們太遙遠。
  • 校園霸凌,為什麼欺負少年的你?
    校園霸凌,為什麼欺負少年的你?校園霸凌實際上是指孩子們之間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甚至可能是對別人過度的嘲諷、評論或譏笑。中、小學生出於各種原因,覺得霸凌「好玩」「很酷」,結果導致了最不文明的強凌弱、眾暴寡,一種沒有正義感、更沒有同理心的校園環境,這不僅讓人揪心,還可能導致可怕的後果。
  • 《少年的你》直面校園霸凌,看看歐美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解決「校園霸凌」這個問題,絕不能只依賴於學校一方之力,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美好和睦的校園環境,需要學校和家長的雙方努力,才可能實現。 那麼,面對校園霸凌,其他國家都是怎麼做的呢?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2019年,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上映,揭開了校園霸凌事件的惡劣性質,引發了全民對於校園霸凌的關注與討論。2020年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百度發布了《加強知識科普,讓孩子遠離侵害——2020世界兒童日搜索大數據》報告。
  • 從「校園霸凌」到「網絡霸凌」,我們能做些什麼?
    很多有趣的靈魂也就被這樣的環境吞噬,要麼不再想發聲,要麼被同化為無知的鍵盤俠,要麼選擇永遠的沉默了……近日,電影《少年的你》的上映,可以說是國產片的又一次逆襲,兩位新生代演員的實力演繹,成為熱搜霸榜的時時話題。擅長情緒表達的曾國祥導演,又一次用鏡頭的演繹,將大眾意識拉回到「校園霸凌」給少年帶來的傷害中,用電影的表現形式引發社會大眾對此類事件的關注和深思。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蒼蠅不叮無縫蛋,你自己肯定也做錯了什麼吧?」按常理來說,凡事有因才有果,可校園霸凌大部分是沒有理由的,然而,選擇保持沉默的原因有很多,霸凌的方式也很多,也許被霸凌的孩子甚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被盯上。
  • 13歲少年被毆打進醫院,只因不交保護費,校園暴力何時被制止
    視頻中的江蘇淮安漣水縣一初中13歲的少年因為沒有交保護費,被他人毆打進醫院,校園暴力從未銷聲匿跡,它總是在某處摧殘著受害者,令人髮指的少年「黑勢力」何時才會被制止。為何會有霸凌者?那麼同樣是在學校上學的學生,為什麼有的學生總是喜歡欺負別人?
  • 對校園霸凌說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校園霸凌事件高達61.2萬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減少校園霸凌,日本學校採取了各種措施以抵制校園霸凌現象。 如今的校園霸凌現狀如何?日本的校園霸凌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各國如何避免和應對校園霸凌現象?
  • 《少年的你》,15億票房,橫掃各類大獎,這部電影把校園霸凌說透
    這一年來,《少年的你》拿下多部大獎,斬獲香港金像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員等在內的八項大獎,女主角周冬雨更是橫掃各類大獎影后。 原著是玖月晞連載於晉江文學網的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七月與安生》原班團隊打造,主演為周冬雨和易烊千璽。
  • 當你的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如何教孩子應對?
    當你的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如何教孩子應對?中國的家庭教育是與眾不同的,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化與歷史,文化底蘊如此豐厚所以出現了很多著名歷史典故例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百裡負米等,這些歷史典故的發生與他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那麼校園暴力與家庭教育有什麼關係呢?文豪泰戈爾曾說過:「當人是獸時,他比獸還壞」,為什麼要引用這句話?
  • 專訪《少年的你》編劇:霸凌就像是一場接棒遊戲
    電影《少年的你》此次獲得12項提名,林詠琛、李媛和許伊萌組成的編劇團隊入圍最佳編劇獎,Dazed和她們聊了聊幕後創作過程、劇本細節,和她們對「校園霸凌」的理解。《少年的你》看守所對視戲《少年的你》上映可以說是一波三折。
  • 家庭教育觀影響下的校園霸凌——魏萊《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個人很喜歡。雖然看完之後覺得很壓抑,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想。今天我們談一談那個長相很美卻喜歡霸凌同學的魏萊。一出場魏萊就把自己的同學胡小蝶逼的跳樓死亡。接著找到第二個受害者陳念,然後是徐渺。這樣不斷欺凌別人的校霸怎麼會有如此的性格舉動?
  • 《少年的你》:「霸凌者」兼具可惡與可憐的標籤,可惜父母看不見
    最近幾天,《少年的你》成為一匹黑馬,校園霸凌題材的電影能如期上映首先就值得期許,而影片背後影射的現實細節更是讓人焦慮。有網友批評電影說「同樣是孩子,怎麼可能有人被欺負得這麼慘?可事實上,現實遠比影片要殘酷!來看看這些校園霸凌的案例,個個觸目驚心。
  • 《少年的你》:一部有關校園霸凌的電影,他們一起守護少年的尊嚴
    《少年的你》:一部有關校園霸凌的電影,他們一起守護少年的尊嚴Hello,大家好,又到了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有關校園霸凌的電影《少年的你》,主要講述了在高考前夕,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
  • 在校園霸凌中,為啥「學霸」很少被當「軟柿子」?老師給出了答案
    電影《少年的你》讓很多家長重視起了「校園霸凌」事件,其實電影中的情景,在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無論在哪個校園,都可能出現類似事件。很多老師針對這一現象做了大量的數據分析,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實施霸凌的學生,學習成績都很一般,甚至不怎麼好,而學校裡那些「學霸級」的同學,往往不會被他們盯上。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老師給出了答案。在校園霸凌中,為啥「學霸」很少被當「軟柿子」?
  • 住手,校園霸凌!
    前段時間,電影《少年的你》在全國熱映,故事的主人公是境遇不同但同樣命運無奈的兩個少年,而校園霸凌話題更是引發了社會的熱議。 在影片《少年的你》中,女主陳念的好友胡小蝶因為被霸凌而自殺,陳念則被侮辱毆打,還是高中生的陳念因此走上復仇之路。
  • 傅首爾兒子、施柏宇都遭遇過校園霸凌,旁人卻對校園霸凌看法不一
    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中,易烊千璽憑藉《少年的你》榮獲最佳新人獎。 《少年的你》這部電影講的是校園霸凌,很多人講真正經歷過校園霸凌的人,看電影時會犯噁心。
  • 「個人意見」《少年的你》:殘酷校園霸凌的童話底色
    1我被《少年的你》打動,首先是因為它不是以校園霸凌作為噱頭,它的底色是青春片,但男女主角不是念著生硬的臺詞,扮演著符號式的人物,而是展示了真實的霸凌過程和較為完整且令人信服的人物邏輯。陳念是被欺凌者,但陳念不是胡小蝶。她雖然面冷寡言,卻不是一個懦弱的人,當胡小蝶面對同學灑在自己凳子上的顏料默默坐了下去時,陳念選擇站著反抗。
  • 少年的你,還好嗎?所愛隔山河卻不曾遺忘相遇時
    少年的你,還好嗎?所愛隔山河卻不曾遺忘相遇時2019年,《少年的你》上映,有人說:這是一部讓人出乎意料的電影,也有人對它進行抨擊。輿論的譁然給了影片熱度,同時也讓我們深入地看到影片背後賦予的涵義。出演此片的都是當紅小生,周冬雨和易烊千璽。這部影片講述的校園霸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