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個個都是鎮館之寶

2020-12-23 騰訊網

中國悠久的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這些財富讓每個華夏兒女都引以為豪。

都說藝術是無價的,而藝術包含了諸多的形式,每個藝術形式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所以說藝術無價不是說一個藝術作品本身,而是藝術背後的付出和創作者對藝術的摯愛。

在眾多的藝術表現形式中,繪畫是比較特殊的一種,它不像文字那樣有感染力,也不像音樂那樣直入心脾,它需要鑑賞者有美的眼睛,透過畫布上的濃淡深淺看到隱藏在顏料中的愛和魅力。

中國的繪畫種類繁多,優秀的作品也不少,但真正能傳世和代表中國繪畫的也不多。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看看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國寶,能代表中國繪畫的最高水平。

一、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根據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的《洛神賦》繪製的,將文學作品中的情感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表現手法獨特。

《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原作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曹植和洛神的相會,短暫的相遇之後面對的是分別,有驚喜也有無奈。第二部分是離別,畢竟人神殊途,即便你有情我有意也抵擋不了世俗的眼光,縱然有天般不舍,也不得不放手離別。第三部分是啟程,因為人神殊途,洛神不得不離開,曹植策馬追趕漸行漸遠的雲車,直到洛神的聲音消失在雲端,在不舍和無奈之中,曹植只能踏上返回的路。

大家都知道藝術創作和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在東漢末年,天下戰亂不斷,《洛神賦》從某些方面也反映出了當時的時局,也正因為是魏晉戰亂頻繁,《洛神賦圖》原作已不復存在了,或毀於戰火,或流於民間,無人知曉。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只是摹本。《洛神賦圖》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

二、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也是他現存的唯一一件作品。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都城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當時北宋政治、經濟、文化盛極一時的最好見證。如今《清明上河圖》不僅僅是一幅畫了,它也是研究北宋歷史和文化的史料,其價值已經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了。

《清明上河圖》中共出現了500多個衣著不同、神情各異的人物,除了人物之外,還有房屋、石橋、流水、老樹、扁舟、毛驢、轎子、碼頭、縴夫、茶坊、酒肆、肉鋪、廟宇等等意象。看《清明上河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如同你走在當時的汴京街頭,眼前的景物一個一個從眼前掠過。《清明上河圖》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為國家一級國寶。

三、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巔峰之作,也是歷代畫家,尤其是山水畫家爭相模仿的作品。

《富春山居圖》描繪的是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作者通過巧妙的繪畫技巧,把浩渺連綿的江南水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John這麼應用深厚的畫作也難逃火風的悲劇。

這麼意蘊深長的畫作,也是難逃火焚的悲劇,在清順治年間,《富春山居圖》曾遭火焚斷為兩段,於是一幅畫就變成了兩幅,前半卷重新裝裱之後定名為《剩山圖》,現存於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後半卷經過顛沛流離之後,在解放前夕運往臺灣,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四、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的作品,仇英是明代著名的畫家,和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齊名。

《漢宮春曉圖》描繪的是皇家園林中嬪妃的日常生活,是中國仕女畫中的代表作品,將皇宮中嬪妃的生活描繪得細緻生動,惟妙惟肖。

仇英的繪畫作品眾多,但最出名的還是這幅《漢宮春曉圖》,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五、百駿圖

《百駿圖》是清代傳教士、義大利畫家郎世寧的作品。《百駿圖》描繪了百匹姿態各異的駿馬放牧遊息的場面,是郎世寧眾多繪畫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幅。

郎世寧用中西結合的方法繪畫,開拓了新的繪畫風格,不僅有中國傳統繪畫的藝術魅力,也有西方繪畫的直接明了。在繪畫發展史上,《百駿圖》有創造、開拓性的意義,對中國傳統繪畫有推動和衝擊的作用。該作品原收藏於圓明園之中,後流蕩至臺灣,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六、步輦圖

《步輦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作品。《步輦圖》描繪的是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領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

整幅畫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看,右邊是坐在輦中間的唐太宗和簇擁的宮女,左邊是吐蕃使臣祿東贊以及典禮官、通譯官。從畫中能看出,唐太宗作為大唐首領的威儀,也能看出吐蕃使臣的誠摯、謙恭。人物神情舉止栩栩如生。《步輦圖》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七、唐宮仕女圖

《唐宮仕女圖》是唐代張萱、周昉的作品。唐代是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圖最繁榮的時期。

《唐宮仕女圖》描繪了唐代貴族婦女的生活情調,把仕女眾生描繪的傳神透徹。《唐宮仕女圖》由五幅仕女畫組成,分別是《揮扇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簪花仕女圖》、《宮樂圖》。《揮扇仕女圖》原作已失,現存於故宮博物館的是摹本,《虢國夫人遊春圖》、《簪花仕女圖》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搗練圖》流失海外,現存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宮樂圖》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館。

八、五牛圖

《五牛圖》是唐代畫家韓滉的作品。《五牛圖》描繪的是五頭牛各具狀貌、姿態互異的牛。相傳作者在一次出遊的時候,看到放牧的牧童趕著五頭牛,它們姿態各異。有低頭吃草的、有靠在樹上蹭痒痒的、有回首而顧的、有若有所思的。五頭牛給畫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就有了《五牛圖》。

《五牛圖》原收藏於紫禁城,後因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流落國外,之後在香港出現,在愛國人士的幫助和中央政府的多次交涉之下重新回到祖國,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九、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時期顧閎中畫家的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描繪的是南唐宦官韓熙載家夜宴行樂的場景。

這幅畫有很濃厚的政治色彩,表面上看到的是韓熙載不問世事,沉迷歌舞,醉生夢死的場景。其實這一切都只是韓熙載為了自保裝出來的,為了是讓南唐當時的君主李煜對他放心,讓他覺得自己沒有爭權的政治野心。

宮廷畫家顧閎中將在韓熙載家中看到的場景作成畫給當時的君主李煜看,李煜看了此畫就放過了韓熙載,這幅畫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韓熙載夜宴圖》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十、千裡江山圖

《千裡江山圖》是北宋畫家王希孟的作品。《千裡江山圖》描繪了一幅崗戀起伏的群山和煙波浩渺的江湖。

《千裡江山圖》創作於北宋末年,當時正是宋金形成軍事對峙的時候,北宋王室衰微、國土淪喪,所以在朝野內外有一股強烈的愛國主義力量。作者作為一個心繫祖國安危的人,自然不想將這大好江山拱手讓人,所以就通過這幅畫風蒼勁有力、細緻入微的作品,把祖國的山水草木、飛鳥遊魚描繪在紙上。

《千裡江山圖》是愛國主義畫作,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一幅好的繪畫作品不僅僅是它散發的藝術魅力和獨到的繪畫技巧,也是歷史變遷、朝代興衰的縮影。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賞析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華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承載著古老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的錦繡河山。涵義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皆為歷代不二至寶,高頭巨帙,歷經磨難流傳有序。至清乾嘉時期,陸續收入內府,遂與世隔絕。隨後歷經戰火紛繁,流散四海,如今皆為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被束之高閣。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欣賞
    她們承載著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她們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的錦繡河山;她們流傳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榮辱興衰的歷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一部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是華夏文明的永久標鑑。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皆為歷代不二至寶,高頭巨帙,歷經磨難流傳有序。至清乾嘉時期,陸續收入內府,遂與世隔絕。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賞析】之《漢宮春曉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承載著古老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的錦繡河山。《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歷盡磨難,歷經戰火紛繁,流散四海,如今皆為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漢宮春曉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之一,作者仇英是「吳門畫派」,四傑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唐寅齊名。
  • 中國30 個知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漲知識!
    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 《鎮館之寶》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國寶檔案》欄目製作的10集大型系列紀錄片,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欣賞,每一幅都價值連城!
    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一起回味那悠久的歲月,享受這旖旎的風光。十大傳世名畫總覽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洛神賦圖(東晉)這是顧愷之根據曹植的《洛神賦》而創作的,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主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
  • 讀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郎世寧《百駿圖》
    過去的幾期,我們已經陸續分享了十大傳世名畫中四幅,在這舉世聞名的十幅繪畫中,有一幅十分特殊,因為它的作者是個外國人,這幅畫的名字叫做《百駿圖》,是義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創作的繪畫作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圖稿本為紙質,原作分別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臥,可謂曲盡駿馬之態。
  • 我愛記常識: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 北京故宮鎮館之寶:十大國寶亮瞎眼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裡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藏寶圖》「鎮館之寶」系列第一期,寶圖君就帶您領略北京故宮珍藏的十大國寶。【故宮博物院: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梁婷 孫夏)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走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洛神賦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是華夏文明的巨著。每一幅作品都展現了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皆為歷代不二至寶。《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分別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今天我們便走進並了解來自東晉顧愷之的著名畫作《洛神賦圖》。在現存的中國古代繪畫中,《洛神賦圖》被認為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
  • 十大傳世名畫,分別收藏在哪?
    說到傳世名畫,家喻戶曉的應該是《清明上河圖》,較高認知度的有《富春山居圖》,其它,還有哪些?一般認為,我國有這十大傳世名畫: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
  • 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高清圖賞析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華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 承載著古老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的錦繡河山。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由上萬網民投票選出,你見過幾件?
    在今年5月18日,也就是第33個國際博物館日。由互動百科上萬網民,票選出了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分別來自於首都北京不同的博物館,每一件都說是價值連城甚至不可用金錢來衡量的珍品,你認識其中幾件?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這件鎮館之寶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的狀況,主要描繪的是汴京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 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走進高校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溫靜)11月26日,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進校園,首站走進中南民族大學,從博物館殿堂走向課堂的文物珍寶,受到準文博人及其他專業學子的熱捧。
  • 名畫鑑賞-中國十大傳世經典名作賞析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每一幅都價值連城!
  • 中國這些國寶級文物,都是博物館鎮館之寶,快來看看你認識幾個?
    國寶即國家的寶物,不管是物品還是非物品,都可以被列為國寶。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寶,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他們大都作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徵。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綿綿不絕,光耀於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奪天工的文物珍品構成了中國歷史長河中一段段華彩樂章。
  • 省博十大「鎮館之寶」揭曉!其中一個寶貝來自十堰
    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十大「鎮館之寶」! 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本次評選活動,自11月11日啟動,線上線下反響強烈,公眾通過博物館網站、微信,湖北日報微信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活動還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廣大學子踴躍投票。
  • 中國十大傳世精品名畫-《清明上河圖》知識鑑賞
    提到國寶級文物《清明上河圖》可謂世人皆知,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品鑑這幅傳世精品名畫的相關知識點,鑑賞它成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不俗之處。畫面上熱鬧的碼頭與店鋪漸漸地多了起來,汴河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汴河周圍一片繁忙景象,大小船隻雲集其中,一切活動都圍繞著汴河展開。畫面最熱鬧的地方就是橫跨在汴河的拱形橋。其中尤為精彩的是那艘準備過拱橋的木船,船應該是逆水而行,船桅已經放倒,橋上呼叫接應,過往行人都在圍觀這緊張的一幕,看熱鬧的人也指指點點,更加增添了緊張的氣氛。
  •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