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縣打造法律援助惠民生服務品牌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2020-12-23 瀟湘晨報

近年來,平南縣把法律援助工作作為服務民生事業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抓手,制定出臺《平南縣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平南縣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不斷擴大援助範圍,提高援助質效,保證人民群眾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2020年,我縣法律援助工作獲CCTV-12社會與法頻道《律師來了》報導。

一、健全服務民生體系,擴大法律援助服務範圍

一是實現特殊群體「應援盡援」。進一步放寬經濟困難標準,降低法律援助門檻,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困難群眾,重點保障低收入群體、殘疾人、農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單親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和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的公共法律服務權益。2020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63件,實現法律援助「應援盡援」;二是推動刑事全覆蓋。加強司法行政機關與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等辦案機關的工作銜接,完善被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濟困難證明制度,切實履行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階段法律援助工作職責,實現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的有機統一;三是落實認罪認罰制度。法律援助值班律師開展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工作,為自願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諮詢、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法律幫助,對檢察機關定罪量刑建議提出意見,見證犯罪嫌疑人籤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積極引導和幫助其或其近親屬申請法律援助,轉交申請材料。2020年,共見證366份認罪認罰具結書,提供法律援助56件;四是做好涉黑涉惡辯護。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辦理黑惡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對沒有委託律師的涉黑涉惡刑事案件全部指定辯護,指定率達到100%。平南縣法律援助中心所受理的51件涉黑涉惡刑事案件從受理程序、辯護代理、案件報備、案件材料等方面都加強監督檢查,並組織人員到庭旁聽,確保案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二、深化便民利民改革,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質效

一是不斷延伸法律服務觸角。加快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以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樞紐、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為依託、在296個行政村100%建立法律援助聯絡員制度,方便困難群眾及時就近獲得法律諮詢和提出申請。2020年,共投入64萬經費為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配備自助服務終端、「網際網路+」智能展示平臺等智能服務設備建設,全方位地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提供「一站式查詢」便捷服務;二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加快「網際網路+法律服務」建設,推動熱線、網站、微信與實體機構緊密融合,群眾可通過政務服務在線申請,縣法律援助中心在線接收和辦理。2020年,我縣法律援助網辦率達51%。同時,推動實現屬地和異地相互委託或授權,實現異地受理、審查,屬地審批、辦理。如:法律援助當事人袁某為湖北人,在桂平市某公司任職,後調至平南某公司任職,因為公司拖欠其薪資而申請法律援助,異地受理案件後,袁某申請法律援助的相關材料由異地轉到平南,由平南縣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實現了群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就近辦;三是開闢法律援助綠色通道。通過預約的形式確定辦理時間,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實行上門服務,工作人員現場收集相關材料,快速有序的辦理援助手續,援助律師現場諮詢、代書法律文書、整理證據清單,提高效率方便受援人,有效避免受援人在法律援助機構、律師事務所兩頭跑,實現只需跑一次,便可完成申請法律援助的手續。

三、擴大法律援助宣傳,築牢法治理念社會根基

一是加大線上輿論引導力度。持續發揮「平南普法」微信公眾號、電視、報刊等載體作用,深入宣傳法律援助工作相關知識,宣傳平南縣法律援助工作成效,使平南法律援助品牌深入人心;二是開展法律援助宣傳進村(社區)活動。深入村屯、社區普及法律援助受理範圍、援助對象和申請程序等,引導群眾運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共組織「助力脫貧攻堅,法律援助進萬村」、「法援惠民生,情暖農民工」等系列宣傳活動11場,服務群眾15000多人次;三是充分發揮「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作用。296個村(社區)全部建立法律顧問工作室,作為服務群眾法律援助需求的切入點,打通鄉村法律援助渠道。村(社區)法律顧問通過進村開展法治宣講活動、解答有關法律援助的法律諮詢、參與人民調解、「以案釋法」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法律援助在廣大農村的知曉率,擴大法律援助的宣傳覆蓋面。同時,村(社區)法律顧問積極參與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為廣大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促進了鄉村社會穩定。

(平南縣司法局蔣德玲 7864300)

【來源:市司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2020-11-26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嘉祥】法律援助 | 嘉祥縣法律援助中心開展「法援惠民生...
    【法治嘉祥】法律援助 | 嘉祥縣法律援助中心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品牌活動 2020-08-24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揮法律監督職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近年來,長垣市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增強刑事訴訟監督實效。堅持底線思維,嚴防冤假錯案,既做犯罪的追訴者,又做無辜的保護者。堅持寬嚴相濟、少捕慎訴原則,最大限度減少對抗、增進和諧。大膽適用正當防衛,依法認定正當防衛案件2起,保證無罪人不被法律追究。
  • 晉江市農業農村局多措並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今年以來,晉江市農業農村局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以建設法治、責任、陽光、服務型機關為目標,以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為抓手,建設規範的法治機關,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2020年未發生因作出行政決定引起的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 人民日報評論員: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
  • 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必須堅決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日益增長的需要,著力解決新發展階段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牢牢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 廣東律師40年 | 邱偉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依法維護公平正義
    廣東律師40年 | 邱偉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依法維護公平正義 2020-09-17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桐城市司法局開展法律援助品牌建設活動
    為著力提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群眾知曉度、滿意度和品牌影響力。2020年5月下旬以來,桐城市司法局積極開展「法援惠民生·關愛殘疾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品牌建設活動。暢通維權綠色通道。在法律援助服務大廳及法律援助工作站,設置殘疾窗口,對殘疾人前來尋求法律服務,優先接待、優先解答、優先受理、優先指派。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指派律師上門提供法律服務。截至目前,市法律援助機構共受理殘疾人法律援助案件32件,解答殘疾人法律諮詢280人次。開展上門走訪服務。
  • 無良商販坑害農戶 法律援助伸張正義
    無良商販坑害農戶 法律援助伸張正義 2020-10-14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
  • 戴建華: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法治是公平正義的堅實保障。人民群眾對於公平正義的追求,只有通過法律的形式上升為國家意志,才能得到國家公權力的支持、受到國家強制力的保護。我們黨強調要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用法治的力量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 法律援助專項行動暖民心
    「此舉旨在延伸法律服務至末梢,打造『家門口』的法律援助,努力解決居住在廣大農村的困難群體維權不易的難題。」江西法網、或者到法律援助服務窗口尋求法律援助。」  江西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工作人員舒立建告訴記者,江西省充分發揮法律援助職能作用,著力打造「叫得響、立得住、傳得開、群眾認可」的法律援助惠民
  • 【法治評論】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必須堅決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日益增長的需要,著力解決新發展階段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牢牢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 「人民網安徽頻道」肥西:1096件法律援助案件惠民生
    2020年,肥西縣司法局、肥西法律援助中心本著「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工作原則,多措並舉,推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穩步提升,截至11月15 日,共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1096件,提前超額完成全年案件目標任務量。
  • 深圳市法律援助處:做弱勢群體的法律「守護人」
    深圳有個打官司不花錢的地方,專門為困難群眾、指定刑事案件被告人免費提供法律服務。在這裡,有三十名法律專業人員(含九名公職律師),另外還有1500多名常年參與辦理公益案件的社會律師,其中執業十年以上的資深律師就有350多名,他們成為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法律「守護人」,這裡就是深圳市法律援助處。
  •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終是以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為依歸,要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成效的核心評判標準。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有保障,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高,社會公平正義就獲得了保障。其次,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就要在每一件立法、每一次執法、每一個案件、每一次行為中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社會公平正義不是片面的,而是全方位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 鳳凰縣法律援助中心多舉措加強便民服務工作
    紅網鳳凰縣分站12月15日訊(通訊員 莫有兵)為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在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職能和優勢,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便民力度,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鳳凰縣法律援助中心多舉措加強便民服務工作,切實打造「服務民生政法品牌」,努力實現「應援盡援、保證質量」的目標。村(社區)公共法律法服務工作點。
  • 施秉縣司法局:揚社會正義 助弱者維權
    施秉縣司法局:揚社會正義 助弱者維權 2020-12-16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人民日報11月23日評論員文章: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
  • 西北政法大學法律服務中心:以我所學 服務社會
    36年來,法律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秉承「以我所學、服務社會」的宗旨,紮根基層開展法律公益服務,用一次次平凡、有愛的普法行動,一件件微小、正義的援助案件,詮釋法學青年擔當,助力法治知識傳播、法治精神弘揚、法治社會建設。法律援助——幫弱勢群體「發聲」「這些學法的年輕娃真不賴,又專業又熱心還不要報酬,給我幫了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