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幀都是熱愛!南京小夥耗時3年拍的短片引爆全網

2020-12-23 江蘇新聞

歷時3年1000個日夜的記錄,120TB素材的積累。

12月18日,南京90後小夥李子韜和團隊製作的震撼攝影短片《南京圖鑑》一經發布便刷爆網絡,美哭一眾網友。

視覺震撼、創意新穎的作品背後,他經歷了怎麼樣的創作歷程?記者輾轉聯繫上了李子韜,來聽聽他的創作故事。

短片時長11分鐘,總計175個場景,321個鏡頭,全方位記錄了南京地標自然人文風光。

攝影師通過航拍、延時等方式,將南京變成了一幅巨大的"會動"的畫卷。

李子韜告訴記者,現在他人在上海,電話已經快被全國各地的媒體打爆了。

2016年,李子韜和團隊拍攝的短片《The best of NanJing》推出後,也曾經引爆全網。為什麼又做《南京圖鑑》呢?

「想刷新一下自己,從2018年1月份開始,我就著手去做這個東西了。想拍一個最全面的南京的地標,城市景點的風光片。」

南京不是只有市區,像溧水、高淳、六合就是屬於南京,我們把眼光放得長遠了一些,包括去年成立的江北新區,好多高樓都已經建起來了,好多城市新地標都已經建好了,我們把南京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點都拍到了。」

李子韜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一直從事與導演相關的工作,在他看來,作為城市影像記錄者,城市中的每一點變化,都應該用鏡頭語言呈現出來。但是,拍攝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付出的體力辛苦更多一點,大量的好看的鏡頭,好看的天氣的鏡頭,這些東西要花時間去等。我們往往為了拍到這些,凌晨一兩點就會出發,有過兩三天連續睡不了覺的情況。」

「比如說像長江大橋這樣的鏡頭,我作為南京人認為,它是能代表南京開篇的鏡頭,我坐著火車來到這個城市,看到這個城市的感覺。我們總共拍了11次,現在你開頭看到的長江大橋,全部都是不同的天氣的鏡頭,拼接在一起的,並不是同一天拍到的。」

「石象路的四季變換的場景,2019年就下了一場雪,凌晨一點鐘打著傘站在雪裡面,因為當時在下雨夾雪。我們站了五個小時給機器打傘,就是為了拍到那樣的畫面,拍到以後就覺得非常非常值得。」

在朝霞漫天和夜幕降臨時,感受這座城市的變化;

在繁華與古典交錯間,體會南京歷史與現代的相容。攝影師將1000個日日夜夜的記錄濃縮成這12分鐘,日新月異的南京城,豁達樂觀的南京人,感動著身為記錄者的李子韜。動人的紀錄片,又讓熱愛南京這座城市的你我,感觸良多。

攝影短片《南京圖鑑》導演李子韜:「我想表達的概念是,南京不只是有河西、新街口、紫金山,它有太多太多,好看的值得拍的東西,自然的、城市的、人文的……讓我覺得南京很值得大家去關注,讓大家去知道。」

做完這條微信,小編又被美到一遍。你眼中家鄉最美的是哪裡呢?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方晨 徐授科 編輯 / 桃桃)

相關焦點

  • 南郵學子自製短片獻禮校慶
    兩萬餘張照片,210多分航拍視頻,濃縮成一部校園美景短片。4月28日晚,在南京郵電大學2015屆研究生畢業晚會上,短片《洵美南郵II·郵跡》發布,並在優酷同步上線。僅兩天時間,視頻點擊量已6萬餘次。
  • 火爆全網的《南京圖鑑》被指「缺少靈魂」?90後攝影師這樣回應
    據李子韜透露,視頻裡沒有一個地方只去過一次,也沒有任何一個場景是速成的,在他的印象中,長江大橋去了11次,牛首山13次,無想山7次,「這些地方都很遠,拍日出凌晨一兩點就要出發了。但我就是執著於拍到滿意的鏡頭才罷休」。就像甘熙故居這樣在很多人眼裡相對小眾的地方,團隊小夥伴都去過3次,「就為了拍到光影院落的畫面。」
  • 又見定格動畫:每一幀都是童年的定格回憶
    但對藝術的熱愛與天賦,為他開闢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經過多年努力,他獲得了辛辛那提藝術學院的通信設計BFA插畫獎,隨後創立了自己的紅鼻子工作室。他從插圖開始,一點點積累,現在專注於3D插畫和動畫設計。從那以後,克裡斯的作品被大眾和一些專業機構認可,他的定格動畫也在洛杉磯國際短片電影節和蒙特婁定格電影節上映。
  • 這些身體特寫,每一幀都迷人得要命!
    Martina Matencio 的照片總是明晃晃地抓人眼球強烈 強勢的光影與身體相遇鏡頭下光怪陸離的世界這些局部的美好像一首首撩人的詩每一幀都可以撩動你的心弦# O3 ✦  一些有趣的組合  ✦  ins:sofiesundins:sofiesundins:sofiesundins
  • 這個東北小夥製作的黑白片,引爆動畫業的夏天
    本科期間,他用三維動畫做了很多短片,畢業設計也是一部三維動畫。然而,對著電腦連續工作4個月枯燥無比,他開始懷念起定格動畫獨有的真實質感。畢業後,柳迪直接入職了一家定格動畫公司,並在這家公司做了6年。期間,他有了「風雨廊橋」的想法,故事的直接靈感,來自胡金銓的武俠片《龍門客棧》。真正開始做這個片子,是2018年。
  • 留美女生拍一分鐘短片揭示南京大屠殺 獲國際艾美獎
    駱翼雲接受頒獎 受訪人供圖  90後留美學生駱翼雲用自拍杆加手機拍短片《金陵止戈人》,獲得國際艾美獎:  要讓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殺  一分鐘短片揭示南京大屠殺  國際艾美獎是美國電視行業最高獎艾美獎的一個分支。2017年,國際艾美獎向全世界18到30歲的青年導演徵集1分鐘短片,主題為「女性和平使者」。《金陵止戈人》在兩百多部入圍短片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女性和平使者」獎。
  • 記得嗎,科比的短片《親愛的籃球》拿下過奧斯卡,在他的球衣退役時...
    2018年,科比曾憑和動畫師格蘭·基恩合作的短片《親愛的籃球》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短片獎,這是科比第一次獲得奧斯卡的榮譽。該片是根據科比·布萊恩特獻給籃球運動的告白詩歌信《親愛的籃球》改編的動畫短片。由科比·布萊恩特親自配音敘述,攜手動畫大師格蘭·基恩,電影原聲樂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共同打造。
  • 洛伊安德森《千日千夜》耗時5年!「等比例縮小手繪場景」每一幀都...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高齡76歲的瑞典電影大師洛伊安德森從影50年,只完成了6部電影長片。睽違5年,他交出同樣偏執的新作《千日千夜》,更讓他拿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獅獎,替這位黑色幽默大師的創作生涯再添光彩。
  • 視頻|打卡巴渝美景 每一幀都是心動的畫面
    視頻 |打卡巴渝美景 每一幀都是心動的畫面 2020-12-22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0後中國女生導演南京大屠殺主題短片獲艾美獎
    留學生拍南京大屠殺主題短片獲艾美獎以志願者視角紀念拯救南京萬名難民的「華小姐」;一分鐘短片獲得美國電視業最高獎項《金陵止戈人》短片時長僅有1分鐘,表達對抗日戰爭期間,庇護萬餘名中國婦女兒童的美國教工魏特琳(
  • 一個日本導演,拍了中國南京的抗疫紀錄片,火遍日本
    一條10分鐘的短片,濃縮了中國南京城市生活中的抗疫場景。拍攝短紀錄片的人,是一位定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3月2日,這條短片在日本雅虎網站首頁推送,視頻內容對於大多數還沒有危機意識的日本人來說,像是一個「重磅炸彈」。
  • 豆瓣9.4的神作,每一幀都可以做屏保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用黑科技偷窺動物們的夜生活,每一幀都可以做屏保。因為獅子主要在夜間行動,所以它們80%的活動都是在天黑之後進行的,包括捕獵。然而,不熟悉這類動物的可能不知道——原來,在一個獅群家族中,捕獵的,一直都是母獅。
  • 每一幀都是屏保
    >帶你看大美馬鞍山每一幀都是屏保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都是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
  • 科比《親愛的籃球》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2017年就感動上億人!
    短片改編自科比退役時的親筆信《Dear Basketball》,在2017年12月19日科比球衣退役儀式上首次播出,令無數籃球迷動容。這部短片,負責動畫部分的導演格蘭·基恩,他在迪士尼工作了38年,創造了阿拉丁和寶嘉康蒂這樣的經典角色。
  • 蘋果手機拍的新春短片《女兒》,這些拍攝手法很好用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拍攝視頻通常都是在生活、旅途中,很多場景都是轉瞬即逝的,最好是能夠看到了就馬上拍下來,手持直接拍攝就是能最短時間內拍到視頻的方法。 如果還要裝上穩定器、穩定器調平、連接藍牙、打開穩定器拍攝軟體、調節曝光......相信我,這一系列的操作下來後,自己的拍攝欲望已經下降了,如果因為裝穩定器耗時太久而錯過了拍攝機會,那將會非常沮喪。
  • 三十而立 南京小夥張擇與紅土網球的情緣仍在繼續
    江蘇南京,古稱金陵、建康,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遊,瀕江近海。南京,自古就是一座「狀元之城」。上起南唐,下迄清光緒三十年罷科舉,有據可考的南京籍狀元郎就有19位。這一數量,在全國和全省都位居前列。到了不提科舉狀元郎的當代社會,在網球這一體育單項上,南京城也一直在輸出網球好手,張擇就是其中之一。身高1米88,最高單打世界排名148位。
  • 丹麥小夥耗時10年用樂高搭「迷你城」,中國小夥用50萬塊樂高搭故宮
    丹麥小夥耗時10年用樂高搭「迷你城」,中國小夥用50萬塊樂高搭故宮 2020-08-14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花藝師跨界拍視頻 南京這座花市成為網紅打卡地
    「讓每根線條都能充分舒展開來,不重疊……」2021年1月4日上午,在南京一家鮮花批發市場負一樓,今年47歲的倪志翔正在教授插花。他將一根樹枝輕輕彎曲,在瓶口固定,再將幾枝花草隨心點綴,一副靈動的作品出現了。倪志翔是一名花藝師,自創東方自然風插花流派,同時經營著一家鮮花批發市場。
  • 他用16毫米攝像機拍下105分鐘影片,每一幀都是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約翰·馬吉1912年,約翰·馬吉從麻省劍橋聖公會神學院畢業後,作為傳教士被派往中國,接下來的28年他一直在南京下關挹江門外的道勝堂教堂傳教。日軍侵入南京後,展開了渺無人性的大屠殺,近30萬同胞無辜受難,六個星期的時間,整個南京城淪為人間地獄。約翰親眼目睹了這一切,與20多名西方人士聯手設立起難民傷兵醫院,救援了20多萬中國民眾,此外他還幹了一件更重要的大事——就是將他們的罪行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