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多都有儲蓄的習慣,雖說現在市面上出現了許多理財產品,但還是有很多人為了存款的安全性,選擇把錢存在銀行裡,而且如果資產配置合理,利息並不低。
都說「手裡有錢,心裡不慌」,手裡有了存款,才能更好地應對教育、醫療等大額花銷的不時之需。
現在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為5000元,不少人都達到了這個基準點,那麼按照2020年的銀行存款利率來看,要在銀行存多少錢,才能相當於每個月多出一份收入,得到5000元的利息呢?
不同銀行的具體存款利率不同,但都是在央行的基礎上浮。2020年的第一天,央行就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要從1月6日開始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大約將釋放出8000億的資金。
雖然央行的降準對存款利率不會造成直接影響,但由於各大銀行手頭可利用的資金變多,部分資金充裕的銀行可能會減小存款利率上浮的幅度,大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水平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在存款利率相同的情況下,3年定期的流動性更好,根據某機構檢測的數據表示,現在國內關於3年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並不算高,股份制銀行可以達到3.02%,城商行為3.51%,大型國行可以達到3.53%,農商行最高,為3.61%。
如果以最高利率的農商行3年定期來算,想要每個月有5000元的利息,需要在銀行存入5000元÷3.61%×12≈166.2萬元。
而且銀行還推出了吸引存款的大額存單業務,如果存款達到20萬的門檻(部分銀行的門檻為30萬)就可以辦理大額存單,利率比定期存款上浮得更多,一般能上浮45%~55%。
但該機構的調查顯示,熱門大額存單業務的利率也出現了後勁不足的情況,當前大額存單3年期的平均利率為4.134%,比最高時期下降了4個基點。
如果以3年期大額存單的平均利率來算,要想每個月有5000元的利息,需要在銀行存入5000元÷4.134%×12≈145.1萬元。
通常來說,如果在銀行的存款超過100萬元,可以不直接按照掛牌利率執行,而是和銀行協商利息,再按照協商的利率執行,上浮的幅度還能更大,或許能夠上浮到4.5%。
按照這個利率來算,要想每個月有5000元的利息,需要在銀行存入5000元÷4.5%×12≈133.3萬元。
也許有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我手裡有133萬元,那我幹什麼不好,為什麼要傻傻把錢存在銀行裡吃利息,不選擇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呢?
大家都知道,收益越高的投資風險往往也越大,把錢存在銀行是因為它穩定,而且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不需要花費更多精力承擔風險,只要把錢存進銀行,每個月就能有穩定的進項。
所以當務之急,還是先定下一個「小目標」:好好工作,把這133萬元的本金給掙出來,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本文由陸水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