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製造、政務等領域的企業轉型上雲,雲市場正在迎來全新的「雲原生」發展階段。據Gartner雲計算技術成熟度曲線顯示,以容器管理、無服務PaaS、微服務等為代表的雲原生技術,經歷「起步期」之後,進入「高熱期」發展階段。因此,相比先前「關注」、「探索」階段,現在的雲原生,更多關注的是技術的應用、落地實踐,以及如何藉助雲原生應用架構助力企業業務的數智化轉型。換言之,雲原生相關技術已成為主流發展趨勢。
據Gartner發布的技術趨勢報告顯示,隨著容器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深入落地,到2022年會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的應用,還有50%的應用軟體將容器化適應超融合環境。所謂的容器化應用,就是將業務應用於類似Kubernetes的基礎設施之上。另外,雲原生應用架構將在2-5年內達到實質性生產高峰期,也就是企業所有的IT基礎設施都可以用雲原生闡釋和構建,並且在這一輪數位化轉型中,企業必然走向雲原生。
從定義上來看,雲原生可以分為雲和原生兩個部分,雲主要有IaaS、PaaS、SaaS,原生指的是土生土長,開始設計應用的時候就考慮應用是要運行到雲環境裡邊的。雲原生可以很好地構建容錯性好、易於管理、便於觀察的鬆耦合系統,雲原生技術是輔助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Kubernetes的誕生及重要性
前文提及,到2022年會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所謂的容器化應用是將業務應用於類似於Kubernetes的基礎設施之上,Kubernetes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上提供基礎設施能力,對下提供應用服務的格式化的數據對象,讓Kubernetes作為一個能力中介層,以一個標準化的方式把基礎設施能力接入到雲原生環境中。根據,CNCF調查數據顯示:58%受訪者已經在生產環境中使用了Kubernetes,Kubernetes接受住了生產實踐的檢驗。
容器、Kubernetes、生態是雲原生的重要組件和工具。對於企業來講,雲原生+容器=降低成本,雲原生+Kubernetes=增加擴展性和可靠性。
在Kubernetes出現之前,容器是雲管理平臺應用部署的最佳工具,直到企業需要在多臺機器上運行多個容器時,其存儲方式、存儲數據量、性能需求等都需要人工統計。因此,當解決容器編排需求時,Kubernetes應運而生。
Kubernetes聯合創始人Brendan Burns在從事谷歌搜尋引擎業務四年之後,加入谷歌雲團隊,並基於開放內部項目Borg開發出Kubernetes,簡稱K8s,是一個開源項目,可自動化、大規模部署和管理容器應用過程。據悉,Kubernetes在2014年年中正式誕生,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長為開源社區,受到雷子谷歌、紅帽等公司工程師的熱捧。
Kubernetes革新與發展
近日,比特網與Kubernetes聯合創始人、微軟開源及雲平臺副總裁Brendan Burns進行了一次對話,詳細了解了Kubernetes、AKS的最新進展。
據2017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6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使用K8s來管理容器,在主要使用其他編排平臺的用戶也會兼用K8s,比如Google Container Engine中也有85%的用戶使用K8s,此外主要的市場趨勢正在將K8s作為一個容器編排解決方案。
誕生至今,已經走過6個年頭的Kubernetes成為繼Linux、Windows之後,開發者最常用、最喜歡的工具。
近年來,Kubernetes面臨著不斷的革新。首先會增強開源系統,為用戶更好的服務,這意味著不斷更新,在安全性有漏洞的時候進行升級,提高它的可靠性,讓用戶始終使用最新的版本,不用花太多時間去解決系統問題。其次,在反饋給社區的同時,也不斷創新,比如說Helm,它是 Kubernetes 的包管理器;以及VS Code (Visual Studio Code),它是一款全球都在使用的開發人員工具;還有在Kubernetes上能夠讓開發人員更容易進行開發的Dapr。最後,解決用戶需求問題,幫助用戶轉型到Kubernetes,同時我們也提供更方便的服務。比如Azure Hybrid Benefit for Linux讓用戶自己本地部署紅帽(Red Hat)或SUSE執照,也可以移轉到Azure上使用它。
對此,Brendan Burns表示,我們的目的並不只是運行服務並從中盈利,我們也很重視反饋給社區的貢獻。因為我們相信對這個社區給予更多的理解與付出可以拉近我們與客戶間的距離,這樣,我們才可以更好地服務於客戶。同時,我們也能夠影響這些社區與開源系統,讓他們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微軟對Kubernetes應用——AKS的發展
2014年年中Kubernetes誕生,直到2017年,微軟將Azure Container Service和Kubernetes整合成,2018年,微軟宣布AKS登陸由世紀互聯運營的Microsoft Azure,在中國市場開放預覽。
發展至今已經2年有餘,AKS在中國市場有了一定的發展。Brendan Burns表示,AKS致力於將Kubernetes的管理做到極致,但它真正的優勢在於能夠提供完整的平臺,包括從幾乎每個人開始寫應用程式時使用的VS Code、和團隊一起合作時使用的GitHub,再到能夠把應用程式推向世界的Azure容器註冊表,當然還有能夠在世界上超過50個地方運行這些應用程式的AKS。從寫程序到運行在雲上,我們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系列完整的服務。這便是AKS的優勢。同時AKS也具有可延展性,它跟大家通常使用的其他工具有很好的銜接,微軟也有很多如紅帽(Red Hat), SUSE這樣的開源合作夥伴,這種合作是開源真正的精髓所在。
此外,Brendan Burns分享到,AKS上的中國零售商客戶在「雙十一」期間都收穫頗豐,我們為他們提供了先進的解決方案以幫助他們應對巨大的流量需求。同時,在AKS平臺上也有很多類似於康佳這樣的本土企業,以及像華晨寶馬這樣的跨國企業運用Linux on Azure及各種開源工具與AKS進行創新。
另外,AKS在中國的成長是非常快,除了有不少中國客戶在使用AKS,還也有很多的跨國公司在中國使用AKS。與此同時,AKS是Azure中成長最快的服務之一,所以這也使Azure上的Linux用戶規模逐步超過了Windows的用戶規模。
此外,微軟將Azure Arc擴展到Kubernetes上,Brendan Burns表示Azure Arc是我們推出的一款新服務,它能夠幫助用戶管理開源系統、政策以及安全等方面。首先是Arc for Servers,它讓我們能夠幫助管理用戶的Linux機器,就像管理在Azure上的Linux虛擬機一樣。另外是Arc for Kubernetes,我們可以幫助用戶在任何地方管理Kubernetes上的部署政策以及安全性等問題。
寫在最後
從誕生至今,Kubernetes已經走過6個年頭,從在中國市場開放預覽至今,AKS走過了2個年頭。在這期間,Kubernetes和AKS在中國市場,乃至世界市場都有較大的發展,AKS還成為中國市場和Azure中成長最快的服務之一。這些都離不開Kubernetes開源的努力。正如Brendan Burns所說,我們相信Kubernetes已經成為了一個平臺,其他的所有服務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因此,從用戶自己的本地部署、數據中心,到雲,我們都統一推行Kubernetes,這樣就可以實現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