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基金明年展望-高成長股有望捲土重來

2020-12-23 同花順

  臨近年末,隨著A股市場的持續調整,包括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布局明年的市場投資,而從目前來看,順周期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強勢,而包括新能源車、消費電子、光伏等高成長板塊有望捲土重來。

  建信基金:製造業升級

  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基金經理陶燦表示,隨著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A股市場加速優勝劣汰,龍頭優勢進一步凸顯,同時我國也將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製造業升級有望帶來眾多投資紅利。

  未來,隨著供給側改革持續發力,我國將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目前,需求規模、要素循環、產業集群、技術發展等塑造了中國製造的核心優勢,2020年我國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的GDP佔比目標將達到15%,研發投入正持續提升,專利申請佔比也快速提升。

  在這一過程中,兩大機遇值得關注,一是在全球具備競爭力的行業,包括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二是尋找「隱形冠軍」,即在國際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的中小企業。這是微觀角度在製造領域獲得alp ha的關鍵,隨著註冊制實施,先進位造業領域可挖掘的「隱形冠軍」將越來越多。

  在投資邏輯上,「景氣+龍頭」主線已得到認可,競爭優勢的重要性被進一步強調。未來需從行業景氣、商業模式、競爭格局選擇beta,做好競爭力分析,尋找競爭優勢以挖掘alp ha,同時注重跟蹤印證,持續關注財務指標的兌現與匹配。

  南方基金:三大方向

  對此,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權益)史博表示,2020年,雖然說疫情給經濟形勢和股市都帶來了很多的不確定性,但今年實際上對於中國國內的資產管理行業是一個大年。

  從行業選擇上來看,史博認為有三個方向值得關注:

  首先,在中國醫療保健行業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他認為中國人的健康相關的服務有很大的需求,這塊需求有很大程度還沒有得到滿足。

  其次,中國有比較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的整個消費市場的深度很深、廣度也很廣、地區差別也比較大,那麼很多中國企業現在聚焦於內循環。

  最後,在創新領域,中國企業要想做創新的話,往往是一些應用領域,也就是我們說的製造業的升級。

  至於說規避的一些板塊行業,A股市場的主要風險實際上是一些質地比較差的公司,或者說未來前景不太明朗的公司,依然存在被一些投資者用較高的估值進行交易帶來的風險,這些股票還是需要迴避的。

  從選股策略來看,在目前階段,南方基金的策略稍微有一些微調,自上而下的分析以及自下而上的選股中,相對淡化自上而下的宏觀分析,而更多地重視自下而上的行業選擇和個股選擇。

  上投摩根:全球共振

  2021年全球經濟共振式復甦的背景下,如何把握中國市場投資機遇?A股投資機會在哪裡?對此,上投摩根率先發布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指出A股企業盈利加速,順周期板塊配置價值上升,政策仍相對友好的一季度或是較好的做多窗口。利率債配置價值逐漸顯現但尚待利空出盡,違約事件衝擊下信用債仍需甄別,轉債估值較高配置價值不如正股。

  展望2021年權益市場,上投摩根分析認為,在全球復甦共振的主題下,預計A股上市公司2021年全年盈利增速有望回到10%以上。總體而言,2021年流動性對市場的影響將逐步走弱,基本面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一季度處於典型的復甦中期,盈利改善、政策相對友好,仍然是較好的做多時間窗口。二季度以後則需要關注政策的風向,業績確定性較高的行業或有持續超額收益。行業上,相對看好金融、有色、化工、汽車、家電、新能源車、消費電子、光伏、軍工等。

  海外市場投資領域,上投摩根表示,2021年美股和亞股值得關注,細分領域來看,可重點關注能源、工業、可選消費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而科技和醫療保健等行業預計將在2021年保持增長,可中長期關注。

  國投瑞銀:外資增持

  展望明年,對於A股,國投瑞銀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周奇賢認為,外資持續增持A股的趨勢不會變,隨著外資覆蓋國內行業越來越多,具有本土特色、公司治理能力出色的中小型企業也會得到外資的青睞。

  談及明年外資配置權益市場的情況,周奇賢表示,外資持續增持A股的趨勢不會變,原因一是美元將進入較長的貶值周期,過往經驗看,美元貶值周期裡外資將加速流入新興市場,A股是新興市場裡最大的經濟體,A股會是外資加碼的重心之一。二是隨著M SCI、富時指數緩慢增加中國A股權重,外資也會持續增持A股。

  外資加速流入A股過程中,投資者可以關注哪些機會呢?周奇賢表示,從過往臺灣、韓國經驗看,外資進入新興市場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跟著指數去配置,第二在不同行業做減持、加持,第三精選個股。目前外資配置A股還處於第二階段,隨著未來外資流入金額越來越大,外資在國內覆蓋行業越來越多,外資投研團隊的擴大,他們也會覆蓋一些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具有本土特色、公司治理能力優異的中小型公司。

  滙豐晉信:兩大主線

  儘管近期市場出現震蕩調整,當前或是逢低布局跨年行情的時機。展望2021年,滙豐晉信基金認為,隨著疫苗的推進和疫情的控制,全球經濟有望迎來共振復甦,國內寬信用的政策或面臨退出,盈利修復將取代估值擴張成為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

  滙豐晉信建議,可沿著兩條主線布局2021年:

  首先,後疫情時代,盈利有望迎來進一步改善的板塊。這其中有兩個是比較確定的方向,一是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全球定價的大宗商品包括油和基本金屬的鏈條迎來盈利的修復;二是出口鏈條上中國具備產業優勢的家電和家居會受益於海外經濟的復甦。

  其次,確定性的高成長板塊,淡化流動性對於估值波動的影響,包括電子、軍工及新能源等。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基金經理展望2021: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收益預期應適當降低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基金經理展望2021: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收益預期應適當降低 方麗 陸慧婧 張燕北廣發基金孫迪:明年,盈利可能是市場向上的主要驅動因素。  銀華基金薄官輝:從宏觀層面看,2021年經濟增長要比2020年好,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疫苗助推全球經濟復甦,雖然刺激政策退出,但2021年還是存在很多結構性的機會。  泓德基金王克玉:明年市場流動性是否持續收縮,要看全球經濟恢復的情況。如果經濟很快恢復到一個比較熱的狀態,流動性緊縮是必然的。
  • 72.73%的私募認為高收益或難持續 多看好成長股
    展望明年,私募是否還保持對權益市場的高預期?他們認為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成長股明年上半年的表現會超越以周期股為代表的價值股嗎?此外,也並未出現偏股型公募基金連續三年跑贏滬深300的情況。據中泰研究所研究,偏股公募基金今年的收益中位數是36.8%,最近兩年偏股基金收益率大幅上升。反觀2019年,偏股型基金的中位數也達到了35%,公募基金已連續兩年實現的超高增長。
  • 匯安基金朱晨歌:中證500指數有望獲得價值重估
    展望未來,市場上還有哪些超額收益的機會、如何為明年布局成為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朱晨歌表示,在中國經濟逐漸轉向創新驅動發展的過程中,中證500指數不僅能夠獲得國家對科技創新領域的政策支持、新經濟行業本身快速增長的紅利,還能享受龍頭公司在經濟轉型與市場集中度提升過程中的競爭優勢,目前值得重點關注。
  • 銀華基金向伊達:當前是加倉新興成長股良機
    原標題:銀華基金向伊達:當前是加倉新興成長股良機   2月7日盤後,銀華盛利混合基金
  • 景順長城基金:指數中樞有望繼續上行 看好權益資產投資機會
    3分鐘極速開戶助你「捕捉牛市」  民生證券解運亮:百戰歸來,穩步復甦——2020年中期宏觀展望  廣發證券戴康、華夏基金徐猛:3400點後 如何抓住「長牛」  探尋牛市基本面|金巖石:全球貨幣產業化與科技創新  招商基金郭銳:當前市場還能漲嗎?如何掘金優質個股?
  • 三輪牛熊淬鍊成長股投手 廣發基金李巍如何把握創業板機遇?
    資本市場上,成長股具有幾乎永恆而又神秘的魅力,它可以以持續的高成長來抵消高溢價,投資者買到它有望獲得可觀的超額回報。
  • 自下而上構築高勝率選股體系 做時刻奔跑的成長股獵手——訪申萬菱...
    在基金行業,也有這樣一批基金經理,雖然短期業績並不搶鏡,但歷經周期考驗後,業績如玫瑰般綻放,長期表現非常耀眼。  申萬菱信基金公司的孫琳就是這樣一位基金經理。銀河證券數據顯示,孫琳管理的申萬菱信盛利精選基金,過去3年來總回報率高達75%,榮獲銀河和海通三年期五星基金評級。截至6月15日,該基金成立以來淨值漲幅達706.36%,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167.02%。
  • 成長股漲到多高才算高?聽聽「成長研霸」怎麼說
    在這方面,我們不妨聽聽有著「成長研霸」之稱的精英基金經理張帆,對於這一問題的理解。張帆是華夏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監,之所以對研究成長股情有獨鍾,離不開他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他是北京大學電子學碩士,曾任華創證券研究部TMT行業分析師,中信證券研究部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等。
  • 7位知名基金經理展望2021年: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收益預期應適當降低
    銀華基金薄官輝:從宏觀層面看,2021年經濟增長要比2020年好,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疫苗助推全球經濟復甦,雖然刺激政策退出,但2021年還是存在很多結構性的機會。  泓德基金王克玉:明年市場流動性是否持續收縮,要看全球經濟恢復的情況。
  • 中小創估值在低點 看好成長股
    Wind顯示,截至5月11日,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數已上漲4.69%,沉寂已久的成長股逐漸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的目光。有基金公司指出,目前中小創的估值已經接近了市場在2016年低點時的估值水平,是布局A股的良好時機。  看好下半年成長股行情  農銀睿選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顏偉鵬對下半年的成長股行情持樂觀態度。
  • 部分公募基金對明年市場的看法
    ​2020年已臨近尾聲,近期部分基金髮布了對2021年的市場投資展望,也有部分基金經理發表了自己對2021年市場的看法。我們收集了其中一部分,整理如下:1、 對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等方面的看法對於2021年宏觀經濟走勢,大多數基金公司或基金經理的展望相對樂觀。多數認為在疫苗助力下,全球經濟復甦對國內經濟有利。
  • 金鷹基金倪超:看好順周期成長股 長期關注新興產業和消費升級機會
    2020年基金賺錢效應突出,「炒股不如買基金」理念深入人心,「一日售罄」爆款基金頻出。對此,金鷹基金研究部副總監、金鷹行業優勢混合基金經理倪超表示,短期看好周期成長股,中長期看,新興
  • 高性價比的成長股哪裡找?來聽資深投資總監分享秘笈
    高性價比的成長股哪裡找?主要是2015年以後,成長股持續調整,到2019年年初,成長股估值已到較高性價比區間。對於嗅覺敏感的投資人來說,在其中篩選高成長性的股票,等待業績和估值的雙回歸,獲利也就在意料之中。
  • 「2021年度策略展望」唯變不變價值為王 精選賽道核心資產
    展望2021年,註冊制改革箭在弦上,有望在中小板和主板市場全面落地,代表中國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資產,預計將進一步受到國內外資金的追捧,而垃圾股、績差股將進一步被邊緣化,馬太效應在A股市場將繼續凸顯。在此大背景下,2021年重點看好以下五大方向:(一)生物醫藥、醫療健康板塊泛醫藥板塊以八月為分水嶺,八月份之前一騎絕塵,勇冠三軍,八月份之後從高位跌落,部分品種累計跌幅超過50%,高估值被有效修復。
  • 科技股下跌不改「主路」本色 天弘基金陳國光:分化加劇,中長期或迎...
    天弘創新領航基金經理陳國光表示,市場短期對順周期板塊的追逐,對以醫藥、科技為代表的成長風格股票帶來階段性擾動壓力,令科技股分化加大。不過,隨著成長股的市場熱度有所降溫,優質的公司反而有望迎來更好的買點。  雖然短期醫藥、科技整體表現不佳,但中期確定性依舊很強。海通證券荀玉根、李影認為,2019年本輪牛市以來,A股主線行情主要圍繞科技、醫藥、消費等行業展開,這就是A股的主路。
  • 創金合信基金李遊:明年仍是結構性牛市,看好周期龍頭、新能源方向
    搜狐財經《基金佳問》欄目特別推出「基遇2021」專題系列報導,盤點A股市場以及細分領域年內行情,展望及預測2021年各行業板塊未來中長期的投資機遇,挑選具有投資潛力的基金產品。做客本期《基遇2021》的基金經理,是來自創金合信基金的創金合信工業周期基金經理李遊,本期聚焦的主題為分享2021年工業周期及相關子行業的投資賽道。
  • 11月港股配置思路:全球股市risk off 布局性價比高的成長股和深度...
    國內衛生事件防控領先、經濟復甦延續,歲末年初「資產荒」下,性價比高的中國資產將被青睞。1.3、行業配置建議:布局性價比高的成長股和深度價值股首先,尋找性價比高的成長股。歲末年初,當全球大類資產配置型資金要對新的一年進行布局時,性價比高的中國資產將被青睞。屆時,一方面,中國經濟復甦延續、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另一方面,海外主權基金、養老金等old money,以及國內的保險資金、銀行理財子、產業資本等遭遇全球「資產荒」,所以,高性價比的中國資產將被青睞。
  • 中信保誠基金鄭偉:做一個堅定的成長股投資者
    入行近15年,經歷了兩輪完整的牛熊周期,從研究員到堅定的新興產業投資者,信誠中小盤基金經理鄭偉一直堅守在成長投資領域。「我是個堅定的成長股投資者,新興成長和硬科技將是我未來投資生涯中一直堅守的領域。」 鄭偉喜歡從滲透率角度出發,把握成長股加速增長期的投資機會。
  • 景順長城明年經濟展望: 看好「低估值+高盈利」組合
    晶報訊(記者 易少齡)景順長城基金近日發布《2021年經濟展望和投資策略》報告,分享了2021年資產配置觀點。展望2021年,隨著全球經濟回暖,貨幣、信貸、財政等逆周期政策將逐步退出,回歸常態。利率、PPI、核心通脹等價格中樞可能有所抬升,消費、進出口、製造業將成為內需的主要推動力。
  • 同泰基金卞亞軍:追求絕對收益 把握優質賽道高成長機會
    中證網訊(記者 張煥昀)一直以來,成長股投資變化複雜,更需要投資者以豐富的經驗來應對。近期,同泰基金髮布公告,擁有16年證券、基金業投研經驗的卞亞軍加盟公司,新任同泰競爭優勢混合基金經理,為這家新生的公募基金更添虎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