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生下來,我們就是一個時間的支配體。雖然你可能不太情願,但是我們就是如此。
從時間身上我們學到了,任何事物都是有期限的,你想要的,不想要的,統統都是這樣子。
聽著陳奕迅的《最佳損友》不知不覺發現曾經身邊嬉笑的摯友、同伴等各種生命中的「過客」已經漸行漸遠……
在我的童年,有很多好玩伴,可是隨著升初中,一部分人從我生活中漸漸淡去,留下來十分稀少的幾個。這是我第一次深切體會到,原來各奔東西就是這樣子,讓我們每一個曾經親暱無間的兄弟或者姐妹,以那種不得不分離的狀態,各自安好,就算以後再怎麼努力想要重拾或者紀念那些美好的曾經,那段珍貴的回憶,想要維繫那種曾經的關係,但是大多數時候不過都是徒勞罷了。也許這就是人生。我們總是在某些時候就不得不失去了一些東西。
年少總以為可以永存的友誼,不知不覺中已經在我們後面生命歷程中慢慢變得事與願違。曾經再平常不過的談話,約著一起玩耍……,聯繫慢慢變得有點刻意,原來兩人好的就像是一個人,而後來卻斷了聯繫,這是很多人心中屬於自己的故事吧。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成曲中人。「奇怪過去再不堪回首 懷緬時時其實還有」伴著eason的歌曲情感氛圍,不覺間眼淚已經慢慢溼了眼眶,也算是一種對曾經美好回憶的緬懷吧。
「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總好於那日我沒有 沒有遇過某某」這句歌詞的結尾,也許是我們每一個曾經遇到過的那個非常好的知己好友,卻在以後的命運中無法再相逢的人的最好緬懷和紀念的一種寄託吧。
漸漸的我思索,人生中的友誼情感竟然也可以是有期限的,雖然它不再出現,但這份友誼我感覺卻永存我們每一個人間溫情的人心中,伴著我們此生。
成年人的生活總是不易的,沒有了童年的無憂無慮和天真,小時候盼著長大,長大後卻又想回到小時候,這並不是人的自相矛盾,而是我們的處境變了,所以我們的思想也會受到影響,大到某一個人生階段的處境,小到每一個微觀的環境,都會影響著人的所作所為,古有孟母三遷,今有芸芸學子掙著往好學校上,諸如此類……便都是很好的證明,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真的挺深刻的。
雖然事實如此,但真正決定一個人的還是他的思想,這就好比人生這場大戲,配角是環境,而真正的主角卻是思想,想想當年韓信在河邊向洗衣婦求吃的以維持生存,雖然他生活環境糟糕,但他內心有追求,有信念,也就是思想,終於成就了一番事業。輔佐劉邦平定了天下,他的處境,也就自然變了。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環境也是有期限的,宏觀來看,就是一個人的一生某個階段也是有期限性的,所以我們大可不必羨慕那些暴富或者家產萬貫的人,因為未來什麼樣誰都不知道,同樣的此時一落千丈落魄的某些人,你們更不應該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束手放棄,我們每一個人只有堅守內心的信念,最後光明才一定會到來。
萬事萬物,都是有期限的,我們的生命更是如此,從宇宙角度來看,我們人類多麼渺小,所以讓我們在儘管短暫微小的生命歷程中堅守自己心中的追求,過有意義的人生,在希望的陽光下回想往事無怨無悔,笑看前方,花開似海,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