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蘇兵
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委員、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等40人作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40年40人」)接受表彰。萬捷此次獲得「傑出工匠」榮譽,作為來自文化產業的獲獎代表,他表示「責任與使命、擔當同在,未來我將繼續秉承工匠精神,立足深圳經濟特區這片熱土,為深圳和國家的文化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萬捷長期從事文化產業的商業模式創新與實踐工作,致力於中華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弘揚,積極推動世界優秀文化藝術的推廣與傳播。首創「以藝術數據為核心、IT技術為手段、覆蓋藝術全產業鏈」的商業模式,打造覆蓋整個藝術產業鏈的產品和服務,從高端藝術印刷拓展到網際網路藝術信息服務、藝術數據服務、藝術影像和藝術普及教育等領域,使雅昌成為國內首屈一指、世界獨具特色的綜合性文化藝術服務機構。
27年來,萬捷帶領雅昌文化集團斬獲1000餘項國內外大獎,囊括了世界所有頂級印刷技術最高獎項,掙回了從宋代畢昇開始的「印刷」首創性尊嚴,形成「國有大事,必有雅昌」的「中國文化名片」;精心打造全球最大的中國藝術品資料庫,填補了中國藝術品數據領域的空白;為保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昨日,記者就接受此次表彰的心得、雅昌文化集團未來的事業規劃專訪了萬捷先生。
「傑出工匠」榮譽屬於雅昌整個團隊
深圳商報:這次獲得表彰,請問您有什麼感受和心得?
萬捷:這次獲獎,讓我內心很振奮、很激動。改革開放40年,特區成立40年,我自己來深圳35年,可以說我把青春都獻給了深圳,此次慶祝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大會,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參加,這麼高規格的舉行,而我又有幸被評成為40年40人這項榮譽,我感到無上的光榮。我在想,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改革開放,沒有特區,我就沒有機會來深圳,就沒有機會在深圳感受到這種創新的氛圍,從而加入創業的行列。同時,我用自己的專業,為民族、為國家、為這「傑出工匠」,但我是代表我們雅昌整個團隊個城市做出我們的貢獻。我這次獲得獎項是,榮譽也應屬於這個團隊。
更好地實現文化創新使命和願景
深圳商報:雅昌在踐行自身文化理念的同時,如何保持與總書記提出的要求相一致?
萬捷:在會上,總書記提到文化產業應該如何發展,如何去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要,特別是大眾綜合素質的提高。我此次獲得「傑出工匠」,實際上是歸屬於文化產業的獎項,說明國家對像雅昌這樣創新性的文化產業的肯定和重視。在過去,雅昌一直秉持著通過「為人民藝術服務,來實現藝術為人民服務」文化理念,在未來特區新的40年裡,我們將繼續把這個發揚光大,更好的實現這個使命和願景。同時利用科技的手段,來實現總書記提出的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大眾的文化品位。
此外,關於文化產業,總書記在汕頭提到文物保護,之前他在敦煌,在長沙,在大同,也都談到文化保護的問題,我覺得雅昌的「藝術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和總書記的要求非常吻合,做好文物保護並使文化事業繁榮起來,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實際上這也是雅昌過去20多年來始終在踐行的使命,未來,我們會更加堅定地去實現。
雅昌用藝術助力全民抗疫
深圳商報: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雅昌以自身專業和優勢做了哪些抗疫貢獻?
萬捷:在9月,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行「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致敬中華英雄兒女」——《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出版座談會暨向抗疫英雄贈書、贈畫儀式。首部全面再現我國全民抗疫的美術畫集《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人民出版社與雅昌文化集團共同策劃,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編選。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國各地美術家創作了各類美術作品3.6萬餘件,經反覆挑選,最終擇優彙編成書。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作為編委會成員之一,全程參與《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的策劃、編選,為該書在最短時間即3個月的出版和發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我認為,在這次疫情中,美術家們在短時間內用各種美術形式歌頌英雄、歌頌黨和國家,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蹟,不僅是用美術的形式記錄歷史,更是用藝術的手段弘揚抗疫精神,讓更多人感受到全社會抗擊疫情的偉大壯舉。
萬捷簡歷:
萬捷,男,1962年6月生,北京人,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全國文聯全委會委員。創建「雅昌藝術網www.artron.net」使之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建設中國最大、最全面、最專業的藝術數字出版和藝術圖書系統,面向全球十幾億用戶,提供各類藝術出版物,進而弘揚和傳播人類文化精粹;創建世界首家博物館式藝術書店—雅昌(深圳)藝術中心,內設藝術圖書館,並建有世界最大的藝術書牆,搜羅全球最美珍稀藝術圖書5萬種12萬冊,服務大眾;率領雅昌以「藝術教育」為核心,通過「流動美術館」、「藝術大講堂」、藝術高仿真複製與衍生品、藝術影像等形式,讓藝術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以「文化」促進社會和諧,推動了藝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同時,他積極投身環境保護、藝術普及教育、藝術家公益榜等社會公益事業,把企業的發展戰略與社會責任緊密結合,彰顯了企業家服務人民、回報社會的偉大情懷。2009年入選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經營管理人才,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新中國60年百名出版人物、優秀企業家」、「2008 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2012年度中華文化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