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局勢最新消息!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澳大利亞需切斷對中國經濟...

2020-12-16 FX168財經網

中澳局勢最新消息!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澳大利亞需切斷對中國經濟依賴 並指中國正實行「現代帝國主義」

文/editor2020-11-23 11:50:51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總統川普的前白宮安全顧問H.R. McMaster警告澳大利亞不應該低估中國的舉措,需要儘快切斷對中國市場的經濟依賴,要對中國為增強全球實力所做出的努力保持警惕,並稱中國正實行「現代帝國主義」(modern-day imperalism)。

H.R. McMaster在周日(11月22日)接受澳大利亞9號電視臺(Nine Network)節目60 MINS採訪時發表觀點稱,中國就是當今的帝國主義,是一種全新的殖民主義形式。他說道:「中國受擔心失去獨佔權力的驅動,因此旨在使各國在經濟上依靠他們,發展強迫性控制並最終獲得權力。這就是他們在全球範圍嘗試進行的事情,我們看到他們在整個印度太平洋地區某些國家所做的事情。中國向該地區緩慢擴張是令人擔憂的主要原因,而如果澳大利亞不改變我們對中國的依賴,那就會面臨類似於經濟脅迫(economic coercion)的命運。」

(來源:澳大利亞9號電視臺新聞網)

他持續說道:「我們所有人都必須非常關注中國的外交政策,他們選擇了與澳大利亞合作,一旦你進入這環境,一旦你從這種環境中獲得利益,那他們就會對你展開脅迫。他們就如同商業慣例那樣掩蓋了這些侵略性行動,如果你是中國官員,那你帶著裝滿現金的行李袋並在小島國家買回許多人還真容易。」60 MINS報導指出,該批評將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計劃稱為「債務誘捕外交」(dept-trap diplomacy),該計劃有效提供基礎設施,以換取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支持。

至於澳大利亞面對中國貿易禁令該何去何從,他則認為長期方針應該是制定出口多樣化,這樣就能在面對中國時不需要過度擔憂會被限制。他也補充說,中國想要與澳大利亞建立理想的「奴役關係」,使澳大利亞人民在這關係中害怕反對中國。這樣將會是種依賴關係,在這種關係裡,國家領導人和人民都將害怕批評中國,以避免遭到制裁。

臺灣中央社與臺灣聯合報所屬的經濟日報引述H.R. McMaster所指,表示川普最正確的外交政策轉變是拒絕接受中國會正當行事的錯誤假設,終止與中國合作和交往的政策,改以「戰略競爭」面向中國。他相信,美國與世界各國都必須採取競爭方式來面對中國。他也警告澳大利亞說,必須忍痛及即時切斷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並且教育澳大利亞民眾,讓大家明白為了後代的長遠福祉著想,必須儘早擺脫中國的經濟脅迫。

H.R. McMaster上周接受CBS節目Face The Nation採訪也說道,他認為川普政府所做的事情確實使得美國具備與中國競爭的能力。他表示:「這應該是種透明競爭的方式,我們知道以前中國政策所依據的假設是錯誤的,中國被歡迎加入國際秩序,就需要在經濟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得在政治與經濟體系中保持開放。但事實恰好相反,因此美國與其對抗是很重要的。」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上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籤署互惠準入原則,他在前往東京進行會談時表示:「澳大利亞與日本擁有特殊的戰略夥伴關係,並堅定致力於攜手支持自由、開放、包容和穩定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我們的夥伴關係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以及信任和尊重之上。」Washington Examiner指出,互惠準入協議奠定了美日同盟的基礎,並且肯定會引起中國方面的關注。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在當地時間11月20日報導稱,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的一名高級官員發出警告,除非澳大利亞停止將北京視為戰略威脅,否則中國政府部長不會開始接聽澳大利亞部長的電話。報導也指出,中國正敦促莫裡森政府就將北京視作「威脅」還是「機遇」做出明確決定,並將這一點確立為重啟部長級談判的關鍵先決條件。今年4月份澳大利亞在沒有同中國商量的情況下就推動對新冠病毒來源的國際調查,中國和澳大利亞關係因此變得緊張。此後7個月裡,雙方緊張關係沒有任何緩和的跡象。

美聯社(AP)引述達拉斯晨報(DNS)社論稱,中國近期採取的兩項舉措突顯了其在亞洲經濟上的內部弱點。首先是對螞蟻集團(Ant Group)首次公開募股(IPO)價值340億美元的突發性打擊,揭示中國對民營企業的意識形態恐懼,這與自由市場的原則相對立。再者就是中國參加了由15個國家組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貿易關係》(RCEP),其中包括韓國、日本、紐西蘭、越南和澳大利亞。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貿易中心,擁有22億市場人口且佔據世界經濟的30%。

2020年12月4-5日,FX168財經集團及Finance Magnates聯合主辦的2020亞洲交易博覽(ATS)上,我們將邀請研究澳中關係的資深人士,來就「中澳經貿關係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主題演講,以探討在中澳關係惡化的情況下兩國在經貿上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有興趣者可關注我們展會的籌備進展及議程發布,詳細可登錄以下地址或掃碼註冊參會:

https://www.asiatradingsummit.com/?utm_source=mtzx

相關焦點

  • 中澳局勢最新消息!印度重提與澳大利亞合建印太戰略供應鏈 澳外交...
    中澳局勢最新消息!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澳與中印緊張關係加劇之際,印度重新強調與澳大利亞雙邊關係的重要性,並稱其是印度提出印度太平洋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將通過合作建立更具彈性的戰略供應鏈,實現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再平衡
  • 蔡英文「表態」中澳關係,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醉酒」發文
    編輯:小馬今年來,中澳關係持續降溫,民進黨在中方限制澳大利亞紅酒的關頭放開對澳大利亞紅酒的進口,顯然是蔡英文授意。很明顯,在中澳對抗中,蔡英文作為中國的一位地區領導人,卻毅然站在了支持澳大利亞的一方,這無疑是為本就持續惡化的兩岸關係火上澆油,也讓不甚樂觀的中澳關係變得更加複雜。除此之外,在近日頻頻登上各大社交媒體熱搜的「澳大利亞駐阿富汗士兵屠殺當地平民」事件中,臺灣部分政客似乎僅僅因為想要擺出和大陸對抗的姿態就站在了澳大利亞那邊,這引起了島內外輿論的普遍討論。
  • 中澳最新消息!美國大使館指責中國駐澳外交官進行政治幹預 美大使...
    中澳最新消息!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Arthur Culvahouse周三(11月25日)指出,在外交、商業、媒體、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的14項爭端清單表明,澳大利亞正捍衛自身國家權益。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11月19日指出,澳大利亞收到來自中國大使館的非官方文件,並堅稱在北京發布14個投訴清單的文件後,澳大利亞仍然不會在安全、言論自由與人權方面屈服於中國的壓力。
  • 中澳最新消息!莫裡森稱澳大利亞不會成為中美緊張關係的副警長...
    2018年,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開始惡化,當時澳大利亞成為第一個公開禁止華為進入其5G網絡的國家。今年,澳大利亞呼籲對新冠病毒的來源進行調查,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隨著兩國關係惡化,中國升級了對澳大利亞的外交措辭,口頭指示與政府有關的貿易商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產品。
  • 澳大利亞為啥不斷挑釁中國?美媒剛道出原因,並非白宮要求這麼幹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912字,閱讀約需2分鐘中澳貿易在今年不斷遭遇挫折,究其原因,完全是澳大利亞政府的不當行為所致。美國媒體對此也進行了分析,指出澳大利亞不斷挑釁中國,並非是白宮要求這麼幹,而是澳洲政府自己的選擇,目的就是為了示好美國。不管澳洲政府有什麼原因的,但中國是不會接受澳洲政府無端攻擊和抹黑的,所以莫裡森政府如果已經知道"疼"了,就應該立即做出改變,否則澳洲還有更難受的日子在前面等著。
  • 拜登提名的國家安全顧問 「挺」完澳大利亞,又為香港「深感憂慮」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提名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人選沙利文(Jake Sullivan)發推「挺澳大利亞」後,又為香港反對派被拘捕及判監「深感憂慮」了。沙利文(資料圖)拜登11月23日宣布了首批內閣成員名單,其中,沙利文被提名擔任國家安全顧問。據香港「東網」報導,沙利文北京時間9日凌晨3時許在社交網站推特發文,聲稱對近日香港泛民主派人士不斷被拘捕及判監深感憂慮。
  • 中澳突發消息!澳大利亞計劃就中國徵收大麥關稅正式上訴至WTO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今年以來,中澳關係不斷降溫,據最新消息,澳洲計劃就中國徵收大麥關稅上訴至世貿。綜合多家媒體最新消息,澳大利亞政府周三表示,澳大利亞將通過世界貿易組織(WTO)挑戰中國對其大麥出口徵收的關稅,這進一步表明,這兩個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關係正在惡化。
  • 中澳局勢最新!印度重提與澳洲合建印太戰略供應鏈,澳外長發聲
    中澳與中印緊張關係加劇之際,印度重新強調與澳大利亞雙邊關係的重要性,並稱其是印度提出印度太平洋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將通過合作建立更具彈性的戰略供應鏈,實現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再平衡。我們的雙邊合作涉及多個領域,包括農業、採礦、教育、技能開發、基礎設施、海上合作、打擊反恐和網絡安全。今年,澳大利亞更是參加了剛剛結束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印度海軍退役少將Sudarshan Shrikhande稱,馬拉巴爾軍演始於1992年,當時中美在經濟和軍事安全上都關閉了對話通道。
  • 澳大利亞前政府顧問認為澳人權劣跡斑斑沒臉批評中國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15日文章】題:澳大利亞沒有資格在侵犯人權問題上批評中國(作者澳大利亞前政府顧問格雷格·巴恩斯)如果說中澳關係正經歷著一些波折,那這一說法未免太輕描淡寫了。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國正讓澳大利亞人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
  • 局勢惡化再添最新信號,中國封殺澳大利亞,澳部長:深感不安
    文\白山近日,中澳貿易關係惡化再添最新信號,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正面發聲,稱「對中國正式禁止澳大利亞煤炭深感不安」,看來,澳大利亞對最大貿易夥伴帶來的通知,已經感到害怕了。據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在與10家主要電力企業的會議上首次發聲,稱「為了穩定國內煤價,中國將戰略性地減少高價煤炭的購買」,澳大利亞煤炭作為高價煤炭,自然是在名單之內;而同時刻的中國外海,還困著超過50艘運載澳大利亞煤炭的商船,這個消息對於澳大利亞來說,無疑是個噩耗,也難怪澳方貿易部長都會「深感不安」。
  • 澳大利亞搶先和中國「脫鉤」,多少對中澳「姐妹城市」危在旦夕?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需要高度警惕了。澳政客們正在做著對中澳合作釜底抽薪的事。澳大利亞國會最新通過新法《澳大利亞對外關係(州和領地協議)議案2020》,授權聯邦政府可阻擋地方政府和外國籤訂協議。新法實施,那麼澳大利亞各級地方和外國政府和相關機構制定的協議,如果被認定為可能損害澳外交事務,或可能違背外交政策,聯邦政府可終止有關協議的談判,或宣告已籤訂的協議無效或無法執行。
  • 中澳最新消息!歐盟抨擊中國推特帖文「不負責任且不敏感」 呼籲...
    中澳最新消息!歐盟同時也呼籲北京重新修復與澳大利亞的對話,避免兩國緊張關係升級,以及升級對澳大利亞出口貿易制裁的施壓。歐盟在發表立場與明確態度前,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紐西蘭都陸續對該推特的圖像進行了批評,該圖像描繪了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割傷兒童喉嚨的行為。
  • 中澳關係緊張,澳大利亞開始誇中國了: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
    澳總理態度突變,猛誇中國眾所周知,早前由於澳大利亞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一直跟隨美國與中國「唱反調」,此舉導致中澳關係越發緊張,中澳雙方的正常貿易往來也遭到嚴重挑戰。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導,當地時間23日晚,莫裡森在參加英國智庫「政策與交流」的視頻會議時,突然提到了中國經濟發展和脫貧。不僅如此,他還在會議猛誇中國,稱:「中國經濟的崛起,對中國、澳大利亞乃至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都有好處。」「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讓更多的人脫貧」。
  • 中國對澳洲小麥出手!澳大利亞農產品危險了
    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ABARES)周一的發布的季度報告稱,中國可能對澳大利亞小麥實施進口禁令,類似於對澳洲大麥和其他商品採取的做法。在該政府預測機構聲明此條消息前,路透社已發文稱,鑑於中澳緊張局勢加劇,澳洲小麥商宣布撤出中國市場。
  • 中澳最新消息!中國各地供電短缺問題持續延燒 澳媒:長沙和湖南也再...
    中澳最新消息!但在過去兩個月裡,中國、日本、韓國等主要消費市場的供需恢復,高能量的澳大利亞煤炭已經上漲45%至每噸80美元,而南非煤炭價格更是上漲65%至每噸100美元。貿易商指出,其中因素包括海上動力煤市場趨緊,此前有約2500萬噸的哥倫比亞產量被削減,並且銀行和投資者拒絕融資,沒有新的供應量湧入。再來就是由於中國的經濟復甦強勁以及最近來襲的寒流,促使中國的需求回升。
  • 澳總理: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 中澳煤炭進口能否恢復?
    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環球時報》英文版的一篇報導,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和總理莫裡森相繼對上述報導表態。
  • 針對中國?澳大利亞政府又通過了一項禁止對華友好的新法律
    例如,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煤炭數量在11月的前三周暴跌96%。在中國商務部以徵收保證金的形式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採取反傾銷措施後,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遭受重創。據《澳大利亞人報》報導,由於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升級,澳大利亞今年的農產品出口遭受了35億澳元的打擊。
  • 中澳建交45年,澳大利亞...
    ;再接下來,許多普通的中國留學生也開始「躺槍」,被扣上了間諜的大帽子,澳洲大學校園裡對中國留學生的暴力傷害和侮辱層出不窮,以至於中國駐澳使領館不得不對留學生們群發安全提醒。澳大利亞最近這一連串的反華舉動真挺讓人費解的。
  • 中美和中澳局勢連傳新消息 美元...
    目前伊朗方面既未確認也未否認這一消息。日內有關中澳局勢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敦促澳洲對最近的戰爭罪指控進行調查,並在推文中引用了畫家烏合麒麟的諷刺漫畫,漫畫中一名澳大利亞士兵用刀抵著一名兒童的喉嚨,上面還配有文字「不要害怕,我們來給你們帶來和平」。
  • 中澳關係「斷崖式」下滑,美國又來撐腰,這次主動權在中國
    然而隨著疫情的擴散,美國等國家這種將病毒政治化的做法顯然對本國的疫情防控毫無作用,很多國家的疫情都陷入了徹底失控的混亂局面中。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部分政客仍然試圖通過攻擊中國來對外轉嫁國內矛盾,他們似乎已經將抹黑中國視為了淡化美國社會問題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