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記者從寧夏銀川市相關部門了解到,亞洲清潔空氣中心日前發布的《大氣中國2020》報告,通過對全國168個重點城市2017年-2019年空氣品質改善指數與政策措施指數進行排名和分析,銀川市空氣品質改善得分61.68,排名第二;政策措施得分48.29,排名第24;綜合評分109.97,榮獲「2020中國藍天百強城市榜」綜合得分第一名。報告指出:因「3年滑動平均改善幅度極大而獲得絕對優勢,最終銀川綜合評分第一。寧夏銀川市的PM2.5年均濃度從2016年的5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31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增加了72天。」
據了解,寧夏銀川市3年來共實施燃煤鍋爐淘汰、散煤「雙替代」、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業堆場治理等大氣汙染防治重點項目587個;完成了「東熱西送」(一期、二期)、西夏熱電(二期)等一批集中供熱工程,結束了長期以來分散燃煤鍋爐供熱模式,建成區內燃煤鍋爐實現應拆盡拆,對建成區內8053戶散煤用戶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新改建21家高標準清潔煤配送中心,制定清潔煤推廣補貼政策,推廣清潔煤8萬噸,燃煤汙染得到基本解決。實施泰瑞製藥、寶塔精細、美亞染化、佳通輪胎、魯西化工、大地豐之源等一批重點汙染排放企業搬遷或轉型,產業布局全面優化,工業汙染有效緩解,惡臭汙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同時,寧夏銀川市清理整治各類「散亂汙」企業2301家;建築工地、裸露空地、堆土、露天礦山、砂石料廠、重點揚塵路段、秸稈焚燒易發區域等易產生面源汙染的區域全部納入監管範圍,全面實施「清塵行動」;淘汰老舊車輛54529輛,出臺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方案,深化柴油車的管理、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摸排登記、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智能化監管平臺的建設等工作,機動車汙染治理初見成效;對實施焚燒行為的人和監管責任的部門進行嚴肅處理,不斷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46%;建成寧夏首個大氣超級監測站,率先投用3套固定式尾氣遙測設備,實施銀川市臭氧前體物手工及自動監測,完成臭氧成因分析等重大課題研究,實施大氣熱點網格化監管平臺建設,及時跟蹤分析主要汙染源變化情況,滿足新形勢下環境監督、考核和公眾服務的需求。
近年來,寧夏銀川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18年環境空氣品質改善幅度位列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四名,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群眾的藍天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