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國的軍事介入引發了伊拉克戰爭,戰亂期間,伊拉克國立博物館曾三次遭遇掠奪與偷盜,約7000餘件展品丟失。即使遭遇了如此重創,伊拉克國立博物館憑藉擁有的20餘萬件蘇美爾文明藏品,依舊在人類文明史中佔有一席之地、可稱之為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博物館。
其實,早在弗洛裡克的發現之前,已經有很多宇宙考古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從諸多的展品、收藏品中發現了為數不少的類似古物,這些直立像、面部像、半身像等,都能令人聯想到爬蟲類人或者灰色外星人。
甚至從歐貝德文化遺址中出土的許多雕像物品,也充滿了爬蟲人的氣息。歐貝德文化能夠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即蘇美爾文明形成的初期。這些雕像大多是用於供奉、祭祀的小立像、裝飾用品等。即便是與西琴學說完全無關的考古學者們也將他們稱之為「蜥蜴人」,目前這些古物主要收藏、展出於伊拉克國立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中。
或許,正如作家弗洛裡克的直覺一般,創造了人類最早的蘇美爾文明的阿努納奇神族,真的是來自於廣闊宇宙中的某顆行星,他們與身為哺乳動物的人類不同,是由恐龍或者爬蟲類生物進化而成,是擁有高度智慧的爬蟲類外星人。
流沙真的會將人淹沒至死嗎?
流沙是大眾電影和小說中最喜歡的橋段之一。據統計,20世紀60年代有3%的電影裡都有流沙或者淤泥活生生吞沒人的橋段,此後的不少影視作品裡也偶有流沙出鏡。畫面上,流沙那魔鬼般可怕的吸力和遇難者那蒼白無力的反抗所呈現的強烈對比,確實足夠震撼人心。但是在現實中,這樣生吞活人的流沙到底存不存在?它們又是否如編劇和作家筆下描述的那麼可怕呢?
流沙通常是由沙子或泥土和鹽水組成的混合物,通常出現在三角洲地區。流沙覆蓋的地面看上去像固體,但當你站上去就會液化,水沙分離,留下溼沙形成的陷阱。沙粒之間的摩擦大大減小,這意味著它無法再支撐你的體重,你會開始下沉。那麼在流沙中真的會越掙扎沉得越深,最後被吞沒至死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