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為何會患上「尿失禁」,看懷胎40周的孕媽都經歷了什麼

2020-12-23 90育兒

以前人們常說,女人生孩子就是一腳踏進了鬼門關,這句話的意思是,分娩的時候女性隨時都會有危險。

不僅如此,而且產婦在妊娠分娩時,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也會出現很多身體問題,比如妊娠紋,鬆弛長斑的皮膚,腰酸腿疼,怕冷怕涼等等。

除此之外,女性生完孩子還會出現一個非常尷尬的現象,就是「尿失禁」

案例一:

懷孕40周後順產成功剩下寶貝女兒的陳女士最近非常苦惱。她本身體質較弱,懷孕的時候就經過了很多折騰,打保胎針、頭三個月臥床靜養,後期孕吐嚴重,吃什麼圖什麼,由於浮腫和腰腿疼,長期睡眠不好,因此脾氣也有些暴躁,懷孕過程中就和老公經常鬧矛盾。

終於等到了生產的時候,歷經三個多小時,陳女士終於生下了一個可愛白淨的女兒。女兒的到來讓夫妻關係緩和了一些。

但產後沒多久,陳女士就發現自己經常不知不覺就漏尿了,諮詢了醫生才知道自己患上了尿失禁。

「尿失禁」讓夫妻關係重新跌回谷底,為了不遺尿在衣服上床上,張女士只能藉助成人紙尿褲,這一用就是小半年,不僅照顧女兒的辛苦得不到體諒,而且夫妻生活也是十分冷淡,丈夫對張女士的態度也越來越差。

案例二:

同樣足月生孩子的王女士遇到了更嚴重的情況。她在懷孕過程中食量大增,導致嬰兒體重過大。

而且,由於平時缺乏鍛鍊,所以出現了胎位不正的情況。因此,她在生產過程中遇到了小小的難產,足足熬了大半天才把孩子生出來。

由於難產,王女士的盆底肌被長時間拉扯,所以她不僅出現了尿失禁,還出現了大便失禁的情況,王女士一度非常傷心。

但所幸,王女士的老公非常體諒她,不僅沒有表現出嫌棄、反胃,還安慰王女士,時時為她清理。

可見,「尿失禁」不僅是對寶媽的身心考驗,也是夫妻關係的「試金石」。

二、為何會患上「產後尿失禁」?

產後尿失禁的症狀在女性生完孩子後,寶媽在一定的時間內會出現不能控制小便的狀況,一天可能尿失禁十幾次,如果情況嚴重的話,還有的寶媽會出現大便失禁的狀況。

這種情況是否會出現和持續多長時間,都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可能一兩星期就好,有的人可能幾年才能恢復。

為什麼會出現產後尿失禁在女性生孩子的過程中,女性下體的肌肉會極度擴張,嬰兒會拉扯到盆底韌帶、肌肉、膀胱等等部位。拉扯時間越久,女性下體的肌肉便會越鬆弛。

本來成人在排尿過程中,是利用肌肉的縮放來控制的,肌肉過於鬆弛,自然就無法正常控制排尿,就出現了「大小便失禁」這樣的尷尬情況。

三、夫妻該何應對「尿失禁」

當寶媽患上尿失禁的時候,該如何應對呢?在這裡我向各位寶媽和各位準爸爸們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1.做好前期護理

寶媽在懷孕過程中,要合理搭配飲食,各種營養都要吃,但要注意不能暴飲暴食,保證胎兒的身體發育。

其次就是要做好產前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寶媽可以了解到孩子的胎位、發育狀況等等,若有不妥的地方,及時遵醫囑進行調整。

適當運動,保持身體健康,最大程度使孩子能順利出生,減少患上「尿失禁」的風險。

2.夫妻雙方都做好功課

準爸爸的態度和做法很大程度上能決定寶媽的狀況。

在孕期中,寶媽和準爸爸應該一起學習懷孕知識,提前預知可能發生的狀況,理性地看待女方在懷孕中和分娩後出現的心理和身體上的變化。

在寶媽真的出現狀況之後,準爸爸可以提供一些幫助來幫助寶媽減輕負擔,也可以在語言上多鼓勵、多體諒寶媽的難處。

3.做好產後護理

一旦患上尿失禁後,寶媽一定要調整好心態,不要自怨自艾,準爸爸也要注意照顧寶媽。目前尿失禁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食療、針灸治療等等方法。藥物治療需要遵從醫囑,注意避免私自用藥。

其次,均衡飲食,注意攝入營養也有利於早日恢復。針灸也要儘量選擇正規醫院。除此之外,寶媽還可以通過運動來恢復肌肉彈性,進行一些針對腹肌的運動或者盆底肌運動。

雖然現代醫學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但是女性分娩還是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在分娩後,老公的態度與做法、婆家與娘家之間的事端更是難以評判。希望天下的寶媽都能順利分娩!

相關焦點

  • 孕幾周出生的孩子算「足月兒」,公認是這個周數,孕媽了解一下
    還有一些孕媽媽認為只要寶寶足月了,剖腹產生出寶寶就可以了。我們說懷胎10月,按照孕月來算28天為1孕月,足足有40周的時間。到底孕幾周生娃才算是足月呢?孕幾周出生的孩子算「足月兒」,公認是這個周數,孕媽了解一下孕幾周生娃算「足月兒」?公認是這個周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網友@葉子baci:我覺得到了孕晚期應該就差不多了。
  • 胎兒一般在多少周出生?懷孕37周和40周都是足月生,區別卻很大
    都說 「懷胎十月」,但孕媽們也發現了,查出懷孕時,就已經至少一個多月了。 沒錯的,「孕幾個月」、「孕多少周」,是從 末次月經第一天 就開始算了,並不是受精卵結合的那天,也不是查出懷孕的那天。
  • 明明是「十月懷胎」,為啥只有280天?過來人告訴你孕周該咋算
    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孩子會在預產期前後2周內出生;預產期當天出生的孩子,佔比僅為5%;預產期前後3天出生的佔比為25%。生活中,有些孕媽對「十月懷胎」存在誤解,她們認為「十月懷胎」是日曆表上滿打滿算的十個月,可是這跟醫學上所提到的「十月懷胎」的十個月卻有明顯的不同。
  • 寶寶37周和40周出生差別大嗎?醫生:這幾點很明顯,孕媽得知道!
    但是呢,按照醫生的說法,雖然寶寶37周後就算足月了,但寶寶在37周出生和40周出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孕媽一定要知道。胎兒發育不同按照醫學上的說法,寶寶在37周之後就算足月了,身體各項發育基本完成,但這也只是理想狀態下的理論,畢竟每個胎寶寶在孕媽肚子裡的發育情況不同,如果過早出生,很可能會導致器官發育不良,尤其是肺部。
  • 總是聽說孕婦需要經歷懷胎十月,那胎兒一般在多少周會出生呢?
    導讀: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對於懷孕生孩子來說,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將整個孕期定義成為十個月。這幾乎將近一年的時間才能成功把孩子生下來,這讓不少的女性們覺得懷孕真的是一件漫長而艱辛的事情。
  • 生完孩子就輕鬆了?生娃後遺症最尷尬的是:連咳嗽都不敢用力
    出了月子後,有一天我不經意咳嗽了幾聲,在咳嗽的時候想不到尿就出來了,褲子瞬間溼完,尷尬寫滿臉上。後來上網一查才知道,這就是典型的「生育後遺症」。很多寶媽經歷了懷胎十月的辛苦,都以為孩子出生,自己的身體就能夠輕鬆一點了。殊不知懷孕生產本來就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我們的身體也因此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胎兒愛玩臍帶,會「喝」尿,孕期十個「冷知識」,很多孕媽不知道
    懷胎十月,對很多女性來說一輩子就一次,從備孕到產檢再到分娩,很多孕媽媽都伴隨著不安、擔心、緊張。有一些孕期冷知識,醫生等專業人士不會特地告訴你,但這些冷知識很神奇,孕媽媽們不妨了解一下,能緩解孕期各種緊張的神經喲。
  • 孕媽剛生完小孩,分娩完那一刻是一種什麼體驗?感覺身體被掏空?
    寶媽們聽到懷孕會想到是什麼呢?除了一個卡哇伊的小寶寶,就是孕期裡的各種受罪了,孕吐、尿頻、便秘各種麻煩事都會找上孕媽媽,尤其是孕後期肚子變得越來越大,各種不適感,睡眠質量也會越來越差,孕媽只想早點卸貨。
  • 高圓圓產後身材變形,Ella自曝尿失禁:做母親你後悔了嗎?
    很多人說,女明星生孩子應該都是沒受什麼罪的,比如之前的Angelababy,一生完孩子就穿著火辣出了院,完全就是一副少女的模樣。但是,每個女人的體質都不一樣,要說當媽不用受苦,那真的是不可能的。去年的母親節,Ella就曾在微博上自曝說,之前自己因為生孩子的過程有點困難,造成了子宮和膀胱脫垂。產後打噴嚏、原地跳躍、跑步等動作都會造成尿失禁,而且不止失禁一點,而是整個護墊都會溼掉,褲子也溼掉,這對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擾。
  • 生完孩子的頭一年,你們都經歷了什麼?
    寶媽提問:生完孩子的頭一年,你們都經歷了什麼?魚媽回覆:你好,我是魚媽。生完孩子的頭一年,你們都經歷了什麼?1.沒奶和追奶月子剛過,婆婆就用人參煲母雞湯給我喝,我聽說這樣會退奶就跟她說這樣不行,她說,我們這裡都是這樣追奶的,我只能認為她是有經驗的,就喝了,結果當晚就沒奶,是完全沒有,寶寶餓得直哭……然後就開始追奶,鯉魚通草湯,連續喝了幾天效果都不明顯,結果發現婆婆就是一整魚跟通草一起進去煮水,連花刀都沒打
  • 生完孩子也難「縮」回來,很多孕媽都不以為然
    「生完孩子以後,慢慢就恢復了!」「真的啊,正好這段時間是夏天,我就穿拖鞋湊合湊了,不用買新鞋了。」聽了她的話,我連忙阻止:「如果習慣了穿拖鞋,腳或許就縮不回來啦!」這話把小閱說得一下愣住了,聽完我的解釋後,她才恍然大悟。
  • 為何產婦會出現產前焦慮?孕媽在擔心什麼?這幾點值得注意
    作者:母嬰建議 第一次當媽媽的人,每天會被很多事情所煩惱,尤其是焦慮期,期待著寶寶能夠降生,又被一些特別複雜的事情所煩擾,產婦會覺得特別的鬱悶。這種情況不是說不可以杜絕,大家只要慢慢的舒緩心情,產前焦慮症是能夠得到緩解的,因為孕媽出現產前憂慮症,多半是自尋煩惱。
  • 為何越來越多的孕媽不願去產檢?原因很戳心,並非都是因為錢
    文\好孕姐 說起產檢,經歷過的孕媽和寶媽都懂,不僅過程麻煩,而且還稍顯尷尬。就比如前期做B吵時需要憋尿,感覺憋得都要尿褲子了,臨到自己檢查了,還會被醫生要求「回去再憋一會兒」,那滋味真是酸爽。
  • 在產房,孕媽會突然有這種「生理需求」,醫生:正常,不必尷尬
    等到生娃的時候,萌萌才知道護士為什麼要這麼問,一邊使勁一邊覺得不對勁,醫生見她停下了,問到怎麼了。萌萌吞吞吐吐的說,我想上廁所。醫生當下明了,對她說:「想尿就尿,想拉就拉,沒事都是正常反應。」萌萌尷尬不已,但也實在控制不住了,生完娃之後,萌萌還一直給護士道歉。
  • 生完孩子後,怎麼憋不住尿了?
    女性朋友們,生完孩子以後,你發現自己發生什麼變化了嗎?有些朋友會有這樣的煩惱,憋不住尿了!尷尬!有子宮脫垂了,尷尬!夫妻生活不如以前了,尷尬。這些都是盆底肌鬆弛惹的禍。什麼是盆底?什麼原因會導致盆底功能障礙?常見的原因是妊娠,胎兒在子宮內長大,位於盆腔,導致盆底壓力增大。在分娩的時候尤其是陰道分娩,腹壓增大,會影響到盆底肌肉,往往是生完孩子的女性或多或少有一些盆底功能障礙。還有一些先天性的原因。
  • 46歲蔡少芬生三胎: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每個丈夫都欠妻子一條命
    「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或親眼見證,你永遠都不知道她們從懷孕到生產這個過程都經歷了些什麼! 有網友回憶自己孕反期間的經歷,用四個字可以概括:懷疑人生。 能吐到什麼程度? 一天二十四小時沒有一分鐘不難受,從睜開眼睛開始就感覺在地獄裡,每分鐘都在難受,哪裡難受呢?
  • 孕媽懷孕第幾周剖腹產?不是37周也不是38周,這個時間別搞錯了
    孕媽在面對剖腹產時常常會產生兩個疑問:按道理來講,胎兒在懷孕第37周的時候已經足月,孕媽都想早點「卸貨」,為什麼不能提前剖腹產呢?俗話說「孩子在肚中1天,勝過在外面10天。」那既然孩子在孕肚中待著越久越好,孕媽也不忍心結束懷孕的時期,能等到懷滿40周再生嗎?
  • 產婦被護士按肚子有什麼好處?孕媽們真的知道?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十月懷胎就結束之後,孕媽們需要面對的就是分娩這麼一個關卡。大部分的孕媽都是只知道說分娩的時候需要經歷十級的宮縮陣痛之苦,孩子出生了之後一切都以為可以結束了。但事實上,在分娩了之後,產婦還需要面對的是非常細心的護理。如果產後護理的不好,那麼對於產後的恢復是非常不利的。而產後的按壓肚子就是屬於護理的其中一個環節。
  • 孕媽十月懷胎堅持吃「黑芝麻」,寶寶出生後,被大家搶著圍觀
    漂亮寶寶被大家搶著圍觀 糖媽生小糖果時,隔壁病房有一個寶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原來是因為她生了一個漂亮寶寶,正常來說新生兒都是「不好看的」。
  • 同樣是足月兒,孕37周和40周出生差別大,孕媽要提前了解
    文|好孕姐記得去年我朋友家寶寶出生,一家人因為讓寶寶提前出生還是到預產期出生的問題,吵了一架。我朋友和老公,參考當地孩子的入學年齡,算了一下如果寶寶在孕37周出生,上小學就不用再等一年了。但是,朋友的父母和公婆卻覺得,還是瓜熟蒂落好,最好能挺到40周,這樣寶寶更健康。可是,我朋友一想起孩子入學的問題就發愁,據她了解,寶寶滿37周出生就算是足月兒了,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最後一家人去醫院諮詢了一下,大夫告訴他們,雖然寶寶滿37周出生就算足月了,但是能到40周出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