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avulin 是人們說的艾雷"三大"之一,其餘兩大即為 Ardbeg 及 Laphroaig,亦是"三大"中泥煤煙燻味較為溫和的。"三大"的名堂是怎麼來的?無他,威士忌沙漠,市面上艾萊島最常見及熟悉的泥煤風味威士忌就是這三款了,故名之,沒有什麼高深含意的。
Lagavulin 的前身為 Kildalton,始建於一八一六年,創辦人 John Johnston 其後亦同時買下隔壁的 Ardmore。此 Ardmore 不同於現在 Speyside 的 Ardmore,只是同名而已。艾雷的 Ardmore 於一八三五年停產,其後被併入 Lagavulin。
Lagavulin 的業權於一八五二年轉手至 John Crawford Graham,其後於一八六七年轉至 James Logan Mackie & Co.。公司老總James Logan 於一八八九年離世後,業權便傳給了他的侄子Peter。這 Peter Mackie 的名字可能較少為人知,但他的 White Horse blended whisky 白馬威士忌卻是名聞遐邇,Lagavulin 的原酒正是 Peter 於一八九零年發行的白馬威士忌的重要基酒之一。
說開 Sir Peter Mackie,Sir? 對,Peter Mackie 於一九二零年被封為 Baronet 從男爵的。說回 Sir Peter Mackie (26/11/1855 – 22/9/1924),他有一段和 Lahproaig 的恩怨情仇,值得一看。
鏡頭先轉到 Laphroaig,話說從一八四七年起,Lagavulin 便是 Laphroaig 的銷售代理。為什麼 Lahroaig 要由另一間無直接關係的公司做代理,這是有一個故事的。話說 Laphroaig 當時的當家 Donaled 失足跌落一大桶煮起的麥汁,兩日後身亡。當時只有十一歲的幼主 Dugald 年幼未能聽政,家族中亦沒有經驗人士,於是其中一名財產受託人,Dugald 的叔叔,委託了其鄰居 Lagavulin 的 Walter Gramham 為酒廠經理,兼任代理(真像宮鬥劇的劇本)。
Dugald 於一八七七年離世,由於沒有繼承人,於是酒廠由他的表兄弟 Alexander 接手。 Alexander一九零八年仙遊,其子Ian Hunter,Laphroaig 歷史中一個重要的人物,於一九零八年接手酒廠,他決定要取回酒廠的全面自主權,於是於同年解除 Lagavulin 的代理合約。其實在此之前多年,Laphroaig 的擁有人一直想取回營運自主權,另一方面,Peter Mackie 亦想全面收購 Laphroaig,主要是確保其當時賣得很好的 White Horse 的原酒供應,因為除了自家的 Lagavulin 外,Laphroaig 也是 White Horse 的重要原酒。Ian Hunter 和 Peter Mackie 的衝突,經此一事,即時白熱化。有關Ian Hunter 任內的一些故事,請參閱"本平臺艾萊島女王「一文。
看過Lagavulin 的故事後,介紹一款 Lagavulin 的威士忌了。
Lagavulin 現在隸屬於 Diageo,亦是 Diageo 「Classic Malts" 的一員。大部份酒廠的入門版酒款一般都是十年或十二年陳,但 Lagavulin 的入門版卻是十六年陳。下面要介紹的,正正就是 Lagavulin 的"高級"入門酒款。
Lagavulin 16 yo, 43%
你可能想要了解
《薦酒 || 泥煤客們的傲嬌口糧》
本文源自:純麥威士忌分享
作者:劉璽
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覺有侵權,煩請聯繫小編刪除
謝謝
威士無忌 暢享年華
CONTACT US
原創投稿 | 商務合作 | 意見反饋
jiuchongwhisk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