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個很有趣的事物,有些人就是擅長說.就是見人就說.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能力非常的強,而有的人就擅長寫,就是把自己內心的獨白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可能這類人未必是語言表達能力不行.而是更喜歡用文字的這種表達形式,來靜靜地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大致的意思就是在討論旅行的意義,大家都這麼喜歡旅行,那旅行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們為什麼要旅行.我們每次的旅行都有有什麼收穫,我特別喜歡看到的一句話.我們的旅行不只是告訴別人我曾經來過!發覺這句話,還真的挺直白的.我們很多人的旅行不就是為了告訴別人我曾經來過嗎.
現在年輕白領的朋友圈不就是這種現象級的存在嗎.旅遊發朋友圈是為了什麼呢,是不是就為了告訴別人我曾經來過呢.有時候我發現人們的旅遊有些脫離了旅遊本身的意義了.也不是說不能分享自己旅遊時候的照片,只不過大家自己感覺下,是不是旅遊的每個階段.我們都會有那麼一小段實踐失去旅遊本身的趣味.我們拍照,選景.選個適合的POSE,算好是否逆光.然後各種擺拍.拍了不好在重新拍,直到有自己滿意的照片為止.然後就是晚上發朋友圈,感覺這個打卡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其實小小樂也在慢慢嘗試旅遊不再發朋友圈的日子,因為我越來越覺得分享自己的快樂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味道了!所以現在所有的照片,美食自己都會歸納整理好發到相應的攻略類網站或者是專業性的網站,因為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共鳴,大家的討論的點是都能說到最關鍵的地方.就是你的感覺別人會懂.別人的感受你也能第一時間有切身的體會.這樣的交流才是最順暢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當下這個高效率的社會,還是最容易找到快感的,所以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社群變得尤為的重要了!
突然覺得旅遊是一本很深的書,大家都對這本書裡的內容有不同的解讀.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就如同大家說到旅行的節奏一樣,有些人就非常喜歡快速的節奏.每天要安排好很多的景點.必須早早的起床,跟上大巴士去往一個個的景點.每天的旅途都安排得非常緊湊.人家的理由也很充分,中國這麼多的風景名勝.趁自己年輕能爬得動,儘量多玩玩,等自己老了,體力不行了.再去這些輕鬆的地方,繼續發揮我的旅遊熱情.確實沒錯呀,現在有體力的時候能多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主要是祖國的大好河山都太費體力,沒有點強壯的體魄.還真搞不定這些景點哦.
小小樂則喜歡慢節奏,其實旅遊節奏的快與慢沒有對錯之分.只不過是每一個人選擇的方式不一樣.每個人對於快樂的定義都不一樣,你不能讓別人來適合你的節奏.你自己也不要一味的去迎合別人.做最真實的自己是最快樂的!我喜歡慢,是喜歡沉澱下來,慢慢欣賞一座城市的美.美其實也不是光表現在風景上.還有文化,傳承.風土人情.地域差異化.這些潛在的東西真的不是走馬觀花能夠體驗的到的,需要自己慢慢體會自己想要的感覺!
旅行,不僅僅是告訴別人我曾經來過,而是每個人的旅途都應該會有自己的收穫.收穫成長.收穫閱歷,收穫友情.收穫愛情.收穫心靈的放鬆!來過只是外人看到的表象,你的每一次旅行,你的內心深處肯定都會有你不知道的收穫!大家有什麼旅行中的奇聞趣事也可以留言評論轉發一起互動哦!
(文/旅行的意義?難道就是告訴別人我曾經來過!孩子一句話字字戳心!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小小樂愛旅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