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靈驗的讖語】一:亡秦者胡也

2021-01-10 歷史故事正述

【編者按】:中國曆朝,一直都有民謠,石碑刻字,童謠等讖語,並且十分靈驗,預示著將來發生的事情或吉兇禍福的徵兆。這些讖語的特點是雖然表面上文字淺白,但含義往往另有所指,事過以後,往往人們才能領悟到這些讖語所預示的將來要發生的事情。本人從今日起,八這些靈驗的讖語整理搜集起來,供大家分析。

「亡秦者胡也」

這句話話預示著秦朝的滅亡,是秦始皇到北方巡遊回來,走到燕地的時候,一個方士盧生入海求仙剛回來,,向秦始皇奉上一冊神秘的圖冊,塗上寫著「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後,他理解是「胡」即指北方的匈奴,於是始皇令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以絕亡秦之患,後修築象萬裡長城,抵禦了胡人南侵。

但事與願違,秦始皇的這個做法不能改變秦朝的滅亡,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擅自修改他的遺詔,擁立他的小兒子胡亥為帝,就是秦二世,應驗了「亡秦者胡也!」的這個讖語,這個「胡」指的是胡亥,而不是「胡人」。

另外我給大家說一個知識點,古代對人的稱呼,男性一般是不能稱呼他的姓的,所以史書上記載的是「胡亥」「扶蘇」,而不是「嬴胡亥」「嬴扶蘇」,但為什麼稱呼秦始皇為「嬴政」?是帶著姓的?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大家關注我,我告訴大家。

相關焦點

  • 騙了秦始皇一生的讖語「亡秦者胡」,被秦始皇理解成了什麼?
    只是沒想到在他統一大業後沒幾年就出現了亡秦者胡的這句話,而這一句話是在秦始皇在秦國北方邊境地區去巡視的時候,當時有一位很有名的方士叫盧生。他是在受秦始皇的命令之下從入海求仙回來的路上,碰到了秦始皇,這時候他便向秦始皇獻出了一本神秘的圖書,這時候的秦始皇如獲至寶,他迫不及待的打開之後卻大驚失色,這裡面竟然寫著一句讖語,「亡秦者胡也」。
  • 亡秦者胡也、劉秀當為天子:這些料事如神的讖語,其實另有玄機
    一語成讖(chen四聲),可以理解為精準的預言到某事的發生,這種現象在我國古代屢見不鮮,甚至一度發展成為一門技能和行業:讖言家/讖語家。當然,你也可以把他們理解為「神棍」。從史書的記載中來看,確實有眾多看起來很扯的讖語最終真的成為了現實,不過它們是「料事如神」還是「事後諸葛亮」,也許只有史書編纂者自己心裡清楚。
  • 鄭玄將「亡秦者胡」中的「胡」解釋成胡亥是因為東漢讖緯盛行
    亡秦者胡,是我國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句讖語。這事發生在秦始皇統一之後,最早記載於《史記》當中。 秦始皇好大喜功,統一之後還有很多宏圖大志想要展開,但是身體卻明顯一日不如一日了。常人尚且恐懼衰老和死亡,何況是秦始皇呢?
  • 中國歷史上那些一語成真的讖語
    讖語,即指事後應驗的話。也就是當時無意中流傳的話,不想日後竟成真了。在中國古代,每當要出現改朝換代的時候,民間就會出現很多讖語。這必將引起當時統治者的重視,但是無論當時的皇帝怎麼做,結果還是被讖語所預料中,無法改變。下面就由小編介紹幾個比較有名且成真的讖語。
  • 石碩:「亡秦者胡也」與秦築萬裡長城
    這條記載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巡遊天下,到了北部邊境,這時有一個叫盧生的燕人向秦始皇獻上一本《錄圖書》,上有讖言「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得知此讖言後,立即派遣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胡人,略取河南地,攻佔了今寧夏一帶的大片地區。秦朝開始在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也正是在蒙恬率大軍攻退胡人之後。《資治通鑑》記:「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為四十四縣,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
  • 「亡秦者,胡也」,「胡」指的是匈奴,還是秦二世胡亥?
    豈將版築功,萬裡遮胡虜。團沙世所難,作壘明知苦。死者倍堪傷,殭屍猶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誰為主。縱使骨為塵,冤名不入土。於先生的詩真實地道出了秦始皇築修築長城的心態。 筆者管見,起因嘛主要就是那句謊言讖語:「亡秦者,胡也。」
  • 盧生一句「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就修長城?真實原因看見始皇偉大
    盧生向秦始皇詳細的報告了自己尋找仙藥的歷程,他發現了一本圖錄,裡面記載著這麼一句話:」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聽完這句話臉色大變,心裡想著自己剛剛才建立起來的大秦帝國,現在卻聽到了亡秦的消息,這讓秦始皇非常的恐懼。那麼「亡秦者胡也」這句話秦始皇是怎麼理解的呢?
  • 亡秦者胡也,胡亥說了一句話,大秦帝國註定滅亡
    亡秦者胡也,這句預言了解秦朝歷史的應該都知道,在歷史上秦始皇認為這個胡是指胡人,因此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兵馬北徵胡人,秦軍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攻佔了河南等地,蒙恬還率領士兵修築了萬裡長城和九州直道,自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 「亡秦者胡」——一個術士的四字謊言,竟然造就了萬裡長城!
    盧生是個術士,用現在話說那就是個騙子,可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就痴迷這一套。盧生第一次出海幾個月,也是兩手空空,為了敷衍秦始皇他又一頓胡扯。可秦始皇顯然已經心中生疑,為了安撫秦始皇,盧生就把以前自己煉丹的配方拿出來,說是仙人所贈,命人煉製。
  • 古代神奇的「讖語」——一語成讖,全靠「好事者」一張巧嘴
    上一文,從《春秋緯》之一的《命歷序》,了解過緯書。現在咱們再從歷史上兩個著名的讖語來了解一下讖語。《戰國策》上講過一個「曾子殺人」的故事,充分說明了讖語的性質和影響力。一、一語成讖,「代漢者,當塗高也」漢武帝巡行於河汾,中流與群臣飲宴時說過,「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
  • 「亡秦者胡也」與「明年祖龍死」——秦始皇生前兩大奇異預兆
    真龍天子秦始皇「胡」指的是誰?難以找尋答案,不過連同秦始皇在內的許多人覺得這個「胡」應指匈奴。秦始皇遂派遣大將蒙恬北擊匈奴,要在「胡滅秦」之前,先將「胡」滅掉。直到秦國滅亡之後,大家才突然明白這個「胡」其實指的並不是胡人,並不是匈奴,而是指的秦始皇自己的第十八子,後來的秦二世胡亥。
  • 中國古代史上最神奇的九大預言,竟全部都應驗了!
    愛讀歷史書籍的朋友們,往往會驚詫於古代一些所謂的預言,它們出自時人之口,經過數年,或數百年後,常會一語成讖,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細思極恐。先舉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亡秦者,胡也!
  • 錄圖書上寫「亡秦者胡也」,始皇誤以為是胡人,於是發兵30萬攻打
    始皇三十二年時,盧生從海外尋仙回來,向始皇獻上圖錄書,上面寫著一句:「亡秦者胡也」,始皇生氣,認為是胡人,於是派蒙恬發兵30萬攻打胡人,奪取了河套以南的地區。  可他萬萬沒理解到「胡」的另一層意思,或許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事發生,胡便是二世子胡亥,根本沒立為太子的胡亥。
  • 「讖語03」晉國這個小倒黴蛋,一己之力抗下兩句讖語
    晉國的讖語本期咱們來聊聊晉國這個小倒黴蛋,為什麼說它是小倒黴蛋呢?因為晉國自己身上就有兩則讖語,還都是負面的,而其中的一條讖語是來自一句秦讖。於是就造了這麼一句讖語,即「晉國將大亂,五世不安」,以圖實現晉國內亂的目的,順便還借用了天帝的名義,把自己打造成了天帝的代言人。那晉國真的「大亂,五世不安」了嗎?還別說,真的,那傢伙,老慘了呢。
  • 中國史上很準的12種算命方法,會一種即可算命不求人
    一、卜筮卜筮是中國最陳舊的佔卜辦法,卜筮的盛行早在有文字之先。卜筮次要採用龜甲和蓍草,用龜甲稱卜,用蓍草稱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