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永英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據政府工作報告,記者梳理了2019年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工作亮點。
2019年,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應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和錯綜複雜的風險挑戰,緊扣年初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任務,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激發強大動力,艱苦奮鬥,超常奮鬥,砥礪前行,經濟社會保持穩中有進、穩中提質、民生改善的發展態勢。
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增速連續五年保持全省前列;農業增加值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1%,分別排全省第一、第二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8%,排全省第一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9%;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增長10.04%;預計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6%和9.6%,較好地完成了州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堅持精準發力,脫貧攻堅全勝在望。一年來,減少貧困人口12.48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14%。在全省率先完成33.85萬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新市民計劃碩果纍纍。聚焦「五個體系」建設,5.54萬新市民子女實現就近入學;實現了新市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5.05萬新市民由「農低保」轉為「城低保」;創新實施新市民「就業險」和「安居險」;辦理新市民居住證22.47萬張。
「三保障」全面夯實。解決20.5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下達教育資助資金8.43億元,資助學生69.28萬人次,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全部清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74.5萬人,實現「應保盡保」;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和「三改」2770戶、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3.29萬戶、人畜混居整治5875戶。
「兩業」發展加快推進。蔬菜、食用菌、生態畜禽等十大扶貧產業帶動12.05萬貧困人口增收。實施「六大就業計劃」,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56萬人次,實現就業創業及脫貧3.7萬人,公益性崗位安置6279人次,組織輸出務工1.48萬人次。
定點對口幫扶成效顯著。持續推進「星火計劃·科技扶貧」試驗區建設,東西部扶貧協作深入開展,省發改委、貴陽市等7家單位共實施幫扶項目80個,有力助推全州脫貧攻堅。
堅持以穩固本,發展態勢持續強勁。一年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農村產業革命深入推進,58個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退一進十」工程新增種植茶葉、中藥材、精品水果等高效作物50.74萬畝,新增食用菌1.47億棒。全年出欄生豬181.41萬頭、年末存欄122.95萬頭,有效平抑了豬肉價格。
新型工業加快轉型。深入推進「大電強網+大產業」戰略,普安電廠建成發電、貞豐自備電廠試運行,全州電力裝機1267.77萬千瓦、發電量324.75億度;興仁登高二期、義龍振華二期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雙千工程」深入推進,改造項目149個,完成投資181億元。「萬企融合」建成標杆項目20個、示範項目78個,帶動336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發展。
服務業持續增長。完成旅遊投資128億元,成功創建2個4A級景區、6個3A級景區,成功舉辦2019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第七屆「中國美麗鄉村·萬峰林峰會」、山地旅遊運動裝備產業博覽會以及全國青年女子壘球錦標賽等28項國際國內體育賽事,在全國率先發布山地旅遊標準體系,預計全年接待遊客68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90億元,分別增長26%、35%,黔西南州榮獲「中國四季康養之都」稱號。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商貿物流中心加快建設,完成投資86億元。
堅持投資拉動,發展基礎不斷夯實。一年來,550個州級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72.6億元。其中,交通、水利、信息、能源、城鎮等基礎設施完成投資792.83億元,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交通條件不斷改善。紫雲至望謨、望謨縣城至蔗香連接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興義環城高速完成形象進度70%,盤興高鐵建設有序推進;新(改)建縣鄉公路541公裡,30戶及以上村民組實現「組組通」硬化路。
水利設施不斷完善。興義馬嶺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普安五嘎衝等6座中小型水庫完成下閘蓄水驗收,36個骨幹水源工程加快建設。
能源基礎不斷築牢。普安新店、義龍新橋等19個光伏項目建成發電;建成500千伏金州變3號等輸變電工程;農網改造完成投資9.11億元;中緬天然氣應急管道遷改工程全面完成。
信息基礎不斷夯實。光纖到戶率達98%,613個3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4G網絡全覆蓋,光纜總長達6.76萬公裡。
城鎮基礎不斷加強。新增城市道路70.29公裡、燃氣管網42.23公裡、公共停車位3905個,建成海綿城市項目15個,新建、改造城鎮公廁53個,完成「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投資7.07億元,城鎮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堅持改革創新,發展活力顯著增強。一年來,狠抓各項改革措施落實,全面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打造國資監管「數據鐵籠」,對國有企業實行「企業雲」監管;金州電力公司併入貴州烏江能源集團;整合組建州文旅康養集團;全面完成農村「三權分置」改革;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
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引進重點產業項目355個、產業鏈項目281個;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20%以上;興義海關正式掛牌成立;興義萬峰林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38萬人次。
創新發展動力增強。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36家,高新技術產值實現122億元,科技進步指數提高到60%。
堅持精準施策,風險防控有力有效。一年來,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全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政府性債務、金融領域、社會矛盾等重大風險總體可控。
政府性債務風險化解有方。強化債務風險預警,綜合採取盤活國有資產資源、市場化金融工具置換、規範政府中長期支出責任管理等措施,穩妥化解政府性債務,政府綜合債務率連續三年保持在100%風險預警線以內。
金融領域風險防控有效。深入整治非法集資,切實防範地方中小法人銀行機構風險,有序化解「特惠貸」集中到期風險,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更加築牢。
社會矛盾風險管控有力。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行為,開展平安鄉村創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偵破涉黑案件14起、惡勢力犯罪集團(團夥)案件44起。
堅持依法治理,生態底線守得更牢。一年來,狠抓中央、省委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明顯,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連續兩年獲「優秀」等次。
青山保衛戰成果顯著。完成營造林50萬畝、石漠化治理174.61平方公裡、水土流失綜合治理322.69平方公裡,規劃建設國家儲備林107.1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0.18%。興義萬峰林街道獲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碧水保衛戰連戰連捷。新建6個城鎮汙水處理廠並試運行,汙水處理率達93.8%。持續鞏固「兩江一河」治理成效,完成100個農村飲用水源規範化建設,16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藍天保衛戰紮實推進。全面淘汰城區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建成18個城市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99%以上。
淨土保衛戰成效明顯。建成5個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城鎮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實現全覆蓋。完成404個農產品樣品、483個土壤樣品協同監測。「大棚房」問題得到全面徹底整治。
鄉村環境治理戰初見成效。建成鄉鎮垃圾中轉站38座、農村垃圾收集點3107個,建設改造農村戶用廁所8.9萬戶、農村公共衛生廁所434座。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保障持續加強。一年來,堅持盡力而為保民生,全年民生支出255億元,農村廁所革命等「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實施教育立州戰略,爭取項目專項資金8.38億元,建成2所義務教育學校、10所公益性幼兒園,改擴建10所寄宿制學校;高中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本科上線率達51.27%;引進中央音樂學院遠程教育評測系統,在109所學校開展藝術素質教育。
醫療保障不斷增強。州中醫院、興義市人民醫院通過三甲覆審,州婦幼保健院通過三級乙等評審。省、州、縣、鄉四級遠程醫療實現互聯互通,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達293.88萬人,跨省跨州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實現即時結算。
住房保障有效改善。完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64.59億元,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0852套,加快推進39個老舊小區改造,發放城鎮保障家庭租賃補貼579.96萬元。
民生網底持續織牢。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年4100元,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月610元,發放社會救助資金8.99億元。完成30所城鄉養老服務機構提質改造工程。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創建成果,深入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興義、興仁、貞豐、普安成功創建全省「雙擁模範縣」,普安成功創建全國衛生縣城。關心下一代、工青婦、紅十字、老齡、殘聯、國安、國防、人防、僑務、氣象、史志、民族宗教等各項工作全面推進。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宋潔 劉義
編輯 錢星星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