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郵輪業產官學上海交流相見歡。(圖/臺北市觀傳局提供)
華夏經緯網9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自2014年起,亞太地區的郵輪市場從2012年至2016年佔比成長一倍,前景看好;而根據統計,臺灣是亞洲僅次於大陸的第二大客源市場,每年專程搭機來臺參加郵輪行程的外籍旅客超過3萬人次;而以大臺北地區為腹地的基隆港,佔臺灣郵輪出境人數超過85%。北市觀傳局也把握地緣優勢,積極與上海旅遊局合作構建平臺,協助郵輪業者引進商機。
據報導,根據統計,自2014年起,全球郵輪三大市場依序為加勒比海、地中海及亞太地區。亞太地區的郵輪市場從2012年至2016年佔比成長一倍(從6%成長至13.5%),但亞洲地區的滲透率僅0.12%,是深具成長潛力的地區;另外,依據CLIA預估,106年全球郵輪人口成長率達5.42%(2,400萬至2,530萬),將由13.5%成長至14.2%。
而臺灣為亞洲第二大郵輪觀光客源市場(佔比為11%),僅次於大陸的47.4%;根據臺灣「交通部」最新統計,今年1到7月臺灣各海港已迎接58.2萬人次的島內外郵輪旅客,各地方政府無不積極拓展開發客源。
為了發展兩岸郵輪經濟與旅遊,上海地區吳凇口碼頭與以大臺北地區為腹地的基隆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北市府觀傳局再次偕同臺灣國際郵輪協會,於9月7日舉辦兩岸郵輪產業交流媒合會,邀集了臺灣主要的郵輪旅遊業者參與,希望透過雙方面對面交流,促進兩岸郵輪航線的互送客源及擴大Fly Cruise市場的發展和契機。
觀傳局長簡餘晏表示,臺北市觀光資源豐富,著名地標101、故宮,甚至東西區的百貨商圈,是岸上觀光行程必訪景點。臺北市雖非郵輪停靠城市,但觀光資源多元豐富,新舊文化並俱,從米其淋到市街小吃都令人回味,最重要的是交通便利,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上山下海,且鄰近臺灣最大郵輪停靠港—基隆港,且二地交通時間僅需25分鐘,相當方便。
簡餘晏表示,海峽兩岸旅遊市場在同文化、同語系的基礎上,透過本次交流會,期待在郵輪旅遊的市場上也能有效突破現行滯礙和困境,加速促成兩岸郵輪的直航及互訪,真正落實海峽兩岸能藉由郵輪的相互交流,有更便捷且更舒適的旅遊環境和氛圍。
責任編輯: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