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8萬餘人,涉案金額12億!山東警方公布金塊鏈GPL傳銷案詳情

2020-12-14 中國直銷維權投訴中心

5月1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省公安廳召開全省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全省公安機關去年以來打擊經濟犯罪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棗莊「8.18」特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近日,山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涉眾辦通過媒體,詳細披露了該案的情況。打著「區塊鏈」幌子,以購買「原始股」能獲得高額回報為誘餌的方式,「金塊鏈智能合約證券」平臺(簡稱GPL)在全國發展會員8萬餘人,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

山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涉眾辦魏尉(右)警官接受山東廣播經濟頻道專訪

新浪潮了解到,該案二審已經生效,10名被告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到十年並處罰金。在山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的引薦下,《新浪潮》聯繫到了案件的主辦偵查員馮警官,他表示,希望通過典型案例,提示廣大群眾擦亮雙眼,遠離傳銷。

金礦託底原始股為誘餌,

傳銷涉案金額12億元

2017年6月底,棗莊市公安局工作中發現,該市一網名「從小就不乖」的人經他人介紹加入名為「金塊鏈智能合約證券」(以下簡稱GPL)的平臺,投資7000餘元。該平臺以發展人頭、繳納會員費、高額返利等方式非法牟利,疑似傳銷。進一步工作發現,該平臺在棗莊市註冊會員眾多,並成立「GPL棗莊工作室」。棗莊經偵部門在接線索後,立即組織精幹警力開展初查,並於2017年8月18日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立案偵查。

棗莊經偵辦案人員正研判案情

經查,該傳銷組織以新加坡金塊鏈國際貿易集團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名義,僱傭網站製作人根據傳銷模式建立網站,創建傳銷平臺。該平臺在網際網路上宣稱以上海某電器集團和金礦做資產託底,發行2000萬原始股,會員註冊成功後註冊資金的40%用於券股交易,等待25-30天左右的配股期,配股完成後可以參與每一輪的裂變,即券股價值翻倍,經過三輪裂變可以回本並獲利,以此吸引會員加入。該平臺註冊會員以美元為單位,按照固定1:7的匯率進行換算,會員投資門檻分為100美金、500美金、1000美金、5000美金。

該傳銷平臺設立直推獎(推薦新會員加入直接獲取新會員投資的10%獎勵)、見點獎、臺階獎、管理獎、董事分紅、管理分紅等獎金制度吸引人員加入,註冊會員後根據發展業績的多少分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董事。該傳銷組織平臺自運營以來,以發行原始股、配股裂變為幌子,大肆發展會員,且會員之間形成金字塔狀傳銷結構,收取巨額會員費。截至2017年8月,發展註冊會員8萬餘人,會員涉及全國二十餘個省市,涉案金額12億。

傳銷骨幹最高獲刑10年,

罰金合計1400餘萬

2019年11月,山東省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傳銷骨幹馮某強、張某國等上訴人(原審被告)終審判決,馮某強、陳某元、張某國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分別判處罰金500萬、400萬、400萬;其他骨幹成員分別被判處二至七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共計157萬元。

據了解,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法院審理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馮某強、張某國、陳某元、陳某標、方某山、周某、宋某浩、李某家、方某蓉、周某生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一案,於2019年8月14日作出(2018)魯0402刑初387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馮某強等不服,提出上訴。

《刑事裁定書》顯示,2016年9月,馮某強、張某國、陳某元為牟取非法利益,共同策劃、創建了該傳銷組織,陳某標、周某等人謊稱該傳銷組織以上海梅蘭日蘭電器集團和金礦做資產託底,虛構、誇大投資項目及盈利前景,通過宋某浩創建的GPL網站公開吸引他人加入,被告人方某山經劉廣生介紹加入該傳銷組織後,積極引誘、發展他人參加該傳銷組織,並在棗莊市市中區成立GPL棗莊工作室,發展了褚某山等人。方某蓉、周某生受僱於該傳銷組織,在該傳銷組織中分別負責財務及客服工作,後該二人均成為GPL會員,並從中獲取非法利益。2017年5月至8月,李某家利用自己經營的數字通多幣交易平臺為該傳銷組織會員提供交易、充值、提現服務,並從中獲取非法利益。

截至2017年8月29日,該傳銷平臺共註冊會員帳戶87103個,實際會員35471人,網絡層級183層。該傳銷平臺涉案總資金共計1235572237元。

值得注意的是,金塊鏈智能合約證券傳銷組織成員除在棗莊被查處以外,在內蒙古、河南等地也有被以組織、領導傳銷罪查處並判決的案例。

縝密偵查,全案全結

「證據確實充分心血沒白費」

根據前期經偵部門掌握的犯罪線索,辦案民警通過縝密偵查,利用法律程序固定電子證據,分析網站數據和傳銷組織網絡層級,人員關係,涉案資金等。偵查人員從時間、人員、區域、獲利四個維度全方位的對網站會員做深度挖掘分析,在全面掌握該傳銷組織的組織架構、人員關係圖譜、傳銷組織運營模式、獲利情況等後,確定10名犯罪嫌疑人為首批目標,參戰人員兵分六路十組,分赴廣東深圳、珠海,上海、浙江杭州、河南鶴壁、陝西西安等地,在各地警方的配合下,同時對各目標嫌疑人集中實施抓捕行動。集中行動期間共抓獲傳銷參與人員36名,採取強制措施10人,教育遣返27人,搗毀傳銷窩點10處。

抓捕到案現場

在接受新浪潮記者採訪時,作為此案的主辦偵查員的馮警官介紹說,此次棗莊「8·18」特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的偵破,辦案民警們付出了相當大的心力。「棗莊經偵部門在監測到相關線索後立即開始了初查,從接手案件到抓獲犯罪嫌疑人前後歷時3個月左右。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涉案會員涉及全國20餘個省市,涉及到人員流動、異地抓捕,給抓捕工作帶來了較多困難。另外,該傳銷平臺涉及原始股、『金塊鏈』等概念,在前期證據搜集階段費了很大功夫。其中的人員關係、層級界定、涉案人數、金額都要摸清。」馮警官表示,「我們辦的每一個案件都要講究證據確實充分,在這個傳銷案中也是如此。」此外,馮警官還透露,許多參與人員不明真相,行為激進,辦案過程中,偵查人員多次被不明真相的傳銷人員污衊陷害,「他們並不認為這是個傳銷平臺,還在等待高額返利,對警方查處案件抱有情緒。」

馮警官正研究案情

「作為主辦偵查員,我身上背負著很大壓力。固定證據、摸底人員、安排抓捕、押解審訊等等工作都需我經手、部署,不僅要面面俱到,每個環節都不能有紕漏。3個月左右精力高度集中,難免身體撐不住。而我們每一個辦案民警都枕卷待旦,頂風冒雪,非常辛苦。」

儘管過程存在種種阻礙,但案件的成功偵破讓每一個民警的辛苦都沒有白費。「證據確實充分,讓法院判案流程走得十分順暢;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無一漏網,且被判處應有刑罰,對傳銷人員也產生了一定的警示作用。該案件也被寫入了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年的年度工作報告。」馮警官說,「目前案件雖已辦理結束,但仍有一部分人執迷不悟。藉此,我們也希望他們能迷途知返。」在馮警官看來,「打」就要徹底的「打」,全鏈條的「打」。以「打」促「防」,通過「打」提示廣大群眾擦亮雙眼,充分認識傳銷的危害。

文章來源:新浪潮,特此鳴謝!

相關焦點

  • 棗莊警方公布傳銷大案細節,涉案金額12億,會員8萬餘人!
    打著「區塊鏈」幌子,以購買「原始股」能獲得高額回報為誘餌的方式,「金塊鏈智能合約證券」平臺(簡稱GPL)在全國發展會員8萬餘人,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近日,由山東省棗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偵辦的「8.18」特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已經宣判,主要犯罪嫌疑人均獲不等刑罰!5月1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省公安廳召開全省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作為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詳細披露了該案的情況。
  • 赤峰市寧城縣檢察院依法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對「金塊鏈...
    日前,赤峰市寧城縣檢察院依法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對「金塊鏈智能合約證券」傳銷組織案犯罪嫌疑人馬某某批准逮捕。  經查,2017年6月底,山東省棗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在工作中發現,當地多人加入名為「金塊鏈智能合約證券」的平臺。
  • 揭秘|警方偵破「E趣商城」特大傳銷案,刑拘65人,涉案金額14億!
    來源:防騙大數據近日,天河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歷時3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全面偵破廣州立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案,依法刑事拘留65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達14億元。老會員分享二維碼給新人,新會員購買商品,推薦人可在7日後獲得每單85元的獎勵,推薦人的推薦人可獲每單51元的獎勵。會員發展下線人數達到60、200、500人時,即可對應成為社區代理、片區代理、大區代理,並在收穫直推獎外,額外獲得代理獎。代理獎根據下線的人數計算提成,從1.7元到51元不等。
  • 傳銷組織「尚朋高科」死而不僵:涉案上億元且發展會員82萬餘人
    值得注意的是,「尚朋高科」主要誘騙的群體是老年人,他們能夠用手機熟練地參與傳銷聽網課,開網絡會議等。 據悉,「尚朋高科」電商網站會員分為非活躍的電商推廣人、活躍的電商推廣人、專員、主管、經理等層級。其中非活躍的電商推廣人僅是註冊會員,沒有任何獎金,也不能推薦他人成為會員。
  • 鶴崗警方破獲首都支付CSPAY特大傳銷案!凍結涉案資金2200餘萬!
    鶴東分局經縝密偵查、外出作戰、細緻經營、適時收網,成功偵破一起特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件,凍結涉案資金2200餘萬元,扣押涉案車輛1臺以及電腦等其他物證,並成功將其中9名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訴, 為我局打擊涉眾型經濟案件攻堅戰再添新戰果。
  • 警方偵破區塊鏈特大網絡傳銷CAT哥倫布一案,涉案3億元!
    根據央視新聞消息,黑龍江警方偵破區塊鏈虛擬幣特大網絡傳銷案。2020年9月,黑龍江鶴崗市公安局向陽分局在市局刑偵支隊、網安支隊等多警種部門支持下,成功破獲一起以虛擬幣挖礦為噱頭的特大網絡傳銷案件。抓獲以一號頭目趙某、二號頭目蘇某為首的團夥組織成員28人,凍結涉案資金2.8億餘元,豪華車輛14臺及部分房產,總價值人民幣近3億元。據介紹,2020年7月,鶴崗市警方獲取到一條「哥倫布CAT虛擬貨幣」犯罪線索,進一步研判發現鶴崗市存在「哥倫布」組織核心人員群體。以此為線索,進行挖掘獲取到全國層級線索。
  • 盤點2019年度十大傳銷案 超千萬人陷入傳銷陷阱
    至2019年8月14日,「PTFX普頓外匯」平臺發展會員175.9萬人,涉案金額1000餘億元。其中繳納會費的活躍會員172.1萬人,涉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截止案發,「TPS雲集品商城」平臺發展會員超過100萬人,涉案金額120億元。
  • 涉案資金20多億 發展會員8萬多個「中睿盛通」特大網絡傳銷案宣判
    打著購物的旗號,以消費全返為噱頭,短短一年發展會員8萬多人,涉案資金高達20億元。12月3日,李旭反傳銷團隊獲悉,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對劉某春、蔡某宏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一案宣判。普通會員免費註冊,不可發展下線會員;盛某會員和盛投會員則需分別繳納服務費人民幣999元、9999元,均可發展下線會員。交易模式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交易由商家會員按交易金額的10%比例向平臺支付服務費,消費者會員可獲取該交易金額對應的積分;線下交易則可直接充值到平臺,獲取10倍充值金額的積分。
  • 棗城警方再破特大詐騙案 丨「虛擬貨幣」騙局涉案金額高達3億餘元
    近年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比特幣造就了一批挖礦者的財富神話,無數人因此一夜暴富,瞬間變身成為傳奇。在這種「示範」帶頭作用下,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也從中看到了「商機」:利用群眾與技術之間的信息差,打著「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等方式,抓住人們想要一夜暴富的心理來斂財,實際是假借區塊鏈之名達到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的目的。
  • ...網絡傳銷案 徹底摧毀Plus Token非法交易平臺 涉案金額逾400億元
    該案系公安機關偵破的首起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的網絡傳銷案,涉及參與人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多達3000餘層,涉案數字貨幣總值逾400億元。2019年初,江蘇鹽城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陳某等人涉嫌利用虛擬幣交易平臺組織領導傳銷犯罪的線索後,立即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破案攻堅,並將案情層報公安部。
  • 警方偵破「三維碼」網絡傳銷大案,涉案金額超過5億元!
    最近,貴港市公安局經濟偵查支隊就偵破了一起三維碼傳銷案件,涉及全國34個省市區,涉案金額高達5億多元人民幣。原來,三維碼其實只是一個噱頭,平臺的頭目秦某則是在利用這個噱頭,讓用戶購買三款不同價格三維碼成為會員,從而獲得推廣資格,進而通過發展下線的方式,獲取返利牟利。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傳銷模式。辦案民警通過偵查了解到,這個平臺會員制度分一星會員、二星會員和三星會員。
  • 15人判刑 148億數字幣傳銷大案宣判!註冊會員近270萬 以區塊鏈招搖...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謝忠翔 涉及148億規模的「PlusToken」平臺數字貨幣傳銷大案,近日迎來終審判決。判決書披露此案的眾多細節:PlusToken平臺以區塊鏈為概念進行傳銷推廣,註冊會員帳號達269.3萬個,最大層級為3293層。
  • 揭開500億「區塊鏈」騙局:傳銷老套路 穿區塊鏈新「馬甲」
    短短一年時間,發展會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高達3000餘層,涉案金額500多億元……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這起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網絡傳銷案,9月22日有了一審結果: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陳某、丁某、彭某等16名被告人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涉案贓物、贓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涉案4億!桂林特大傳銷案告破,獲利手段驚人
    &nbsp&nbsp&nbsp&nbsp近日,桂林警方打掉一個以醫學美容、血液檢測以及醫商的名義進行非法獲利的傳銷組織,共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17人,涉案金額達4億多元。
  • 涉案流水近百億 合肥破獲首起地下錢莊案
    記者了解到,去年全市公安機關共立經濟案件1747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617人。據介紹,去年全年,全市公安部門共立非法集資案件88起,涉案金額30.7億餘元;在打擊涉稅犯罪「百城會戰」中,共立涉稅案400餘起,採取強制措施350人,偵辦的「11·19」虛開發票案,涉案價值900多億元,被列為2019公安部十大涉稅案件首位。
  • 108層下線、涉案金額8.14億,「西港特區」投資項目實為網絡傳銷
    虛構柬埔寨「西港特區」投資項目,虛構亞泰坊「數字貨幣」,引誘他人加入傳銷組織。短短6個月,就發展下線層級108層,吸納會員註冊帳號67萬個,涉案金額達8.14億元……近日,一起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作出終審判決。 理財新平臺受熱捧「只要花200塊錢買入,每天至少都有5‰的返利,還只漲不跌。」
  • 「老鼠窩」起名國字號 青島警方一舉搗毀涉案百億「中銷聯合」傳銷...
    中國山東網5月18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通訊員 青公宣) 只要通過平臺購買虛擬產品,或高於市場價數倍的實物,就可以參與分紅、返利、原始股、免費養老……這樣的營銷,你會相信嗎?經警方初步研判,這個組織打著「實現中國夢、造福中國人」的旗號,通過APP商城等11個傳銷平臺銷售虛擬產品或高於市場價格數倍的實物產品,涉及交易金額100多億元人民幣,註冊帳號800餘萬個,會員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 涉案金額達4億!醫美機構「米蘭柏菲」涉傳銷落網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12月2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廣西桂林公安局獲悉,近日桂林警方打掉一個以醫學美容、血液檢測以及醫商的名義進行非法獲利的傳銷組織,共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17人,涉案金額達4億多元。記者了解到,桂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在工作中,發現廣西米蘭柏菲投資有限公司譚某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經過大量調查取證工作發現,自2017年5月以來,該公司打著醫商的名義大肆在全國各地招募所謂的醫療諮詢師和代理,利用集中培訓的方式(洗腦),通過認購整形項目以及血液檢測(購買3萬元的整形項目或血液檢測項目)取得入門資格。
  • 涉案金額超1億!玉林這個團夥用「跑分」平臺洗錢 被警方打掉了
    原標題:涉案金額超1億!玉林這個團夥用「跑分」平臺洗錢 被警方打掉了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廣西玉林市興業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將兩起涉嫌信息網絡犯罪的新型案件移送興業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這兩起案件系興業警方首次破獲的新型犯罪案,其中一起涉案金額高達1億多元。 「跑分」平臺背後是「洗錢」黑產鏈今年8月,興業警方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行動,發現有部分人員使用的銀行卡有多筆大額不明資金流轉。經過深入調查,成功挖掘出兩個分別以周某、梁某為首的利用「跑分」平臺進行網絡犯罪活動的新型犯罪團夥。
  • 涉案金額3.2億的醫美傳銷第一案
    然後,米蘭柏菲公司的老會員上臺「現身說法」,分享他們通過整容變得年輕美麗並獲得財富的「成功」經歷。最後,公司的講師或者董事長做一段成功學和職業前景規劃的演講,告訴大家如何實現財富自由。警方認為米蘭柏菲公司醫商大會的形式、內容以及宣傳的醫商模式,與他們之前接觸過的傳銷行為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