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日客流量
突破 6 萬人次
越來越多的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地鐵客流量正在穩步回升。來自哈爾濱地鐵集團指揮調度中心的數字顯示,繼 3 月 12 日哈爾濱地鐵 1 號線、3 號線一期日客流量突破 3 萬人次後,3 月 16 日,兩條線路日客流量突破 5 萬人次。隨後,這個數字在 3 月 24 日達到峰值,當日運客 6.6 萬餘人次,當天也是疫情發生以來哈爾濱地鐵全線運客最多的一天。
25 日,記者分別走訪地鐵博物館站、新疆大街站等客流量較大的站點發現,進站前掃龍江健康碼、乘車候車全程佩戴口罩並保持 1.5 米左右的距離,已經成為市民乘坐地鐵的 " 新風尚 "。
形勢向好,地鐵客流量 " 逐級跳 "
哈爾濱地鐵指揮調度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地鐵通勤客流也逐漸回升。統計顯示,3 月 9 日,哈地鐵 1 號線、3 號線一期日客流量突破 2 萬人次;12 日突破 3 萬人次,13 日達到春節以來的客流最高值,為 32879 萬人次。隨著市民生產生活秩序陸續恢復,16 日起,乘坐地鐵出行、通勤的市民再次增多,當天哈爾濱地鐵 1 號線、3 號線一期的日客流量突破 5 萬人次。24 日,兩條線路當日運客總量達到近期峰值,為 6.6 萬人次,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哈爾濱地鐵日客流最多的一天。
他告訴記者,根據客流分析顯示,17 日至 24 日期間,地鐵博物館站、新疆大街站、哈爾濱南站站為客流量最多的車站,分別運客 3.9 萬人次、3 萬人次及 2.3 萬人次。
進站掃碼、北歐式候車乘車、全程佩戴口罩,乘客踐行地鐵乘車 " 新風尚 "
25 日 9 時許,記者來到客流量最多的地鐵 1 號線博物館站。在進站安檢口,工作人員正在提示每位進站的乘客掃描龍江健康碼;站臺上,幾名戴著口罩的乘客正在有序排隊候車,每個人的排隊間隔都在 1.5 米左右。在該站 2 號出站口,不斷有乘客陸續出站,出站閘機 " 嘀嘀 " 的提示音響成一片。地鐵集團工作人員說,博物館站毗鄰哈爾濱火車站和一些大型商場,所以該站進出站客流一直較多。
隨後,記者登上一輛開往新疆大街站的地鐵列車發現,車廂裡的乘客較上周已有明顯增多,但每位乘客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平時能夠坐 5、6 名乘客的座椅,現在都間隔坐,只坐有三人。記者注意到,車廂內全部乘客都全程佩戴著口罩。
9 時 56 分,記者乘坐的地鐵列車到達地鐵 1 號線終點新疆大街站。在站臺上粗略計算,此時約有近 40 人在此候車,地鐵安保人員正提示候車乘客保持間距,避免可能發生的交叉感染。幾分鐘後,一輛列車進站,乘客們保持間距有序登車。
地鐵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但哈爾濱地鐵集團仍然堅持每 3 小時就對全線 26 座車站閘機的刷卡處、扶梯扶手等重點部位消毒一次,車站進站通道腳下消毒地毯每小時補充 1 次消毒液。同時,要求客運車站服務員、安檢員、站臺保安等重點崗位工作人員體溫監測每 4 小時 1 次,避免產生交叉感染;最大限度地保證乘客排隊候車,以及乘車時之間保持 1 米間距。
跨江公交
客流翻番
隨著復工復產,過江交通也變得繁忙起來。交通集團新區公交公司目前運營線路 25 條,其中 18 條為跨江線路,佔全市跨江公交線路 6 成。本周早尖峰時段(即 6 時 30 分至 8 時 30 分),該公司線路客流量已突破 7000 人次,而上周工作日(3 月 9 日至 15 日),早高峰日均客流量僅為 3126 人次。
在交通集團新區公交公司運營的 25 條線路中,公交 29 路、35 路、36 路、41 路、42 路、43 路、47 路、119 路、122 路、123 路、125 路、126 路、127 路、129 路、145 路、346 路、商務 11 路、商務 12 路等均為跨江公交線路,分別途經陽明灘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和松浦大橋。
根據交通集團對早高峰客流量統計,從 2 月初復工復產以來,客流量逐漸走高。其中,在 2 月 9 日早高峰客流量為 1111 人次;2 月 10 至 2 月 27 日,客流量開始上升並接近 2000 人次;2 月末至 3 月 15 日客流量相對比較平穩,在 2000 至 3000 人次;從 3 月 16 日開始早高峰客流量攀升至 5000 人次以上;至 3 月 25 日,早高峰客流量已經達到至 7285 人次。
在新區公交公司跨江運營線路中,客流量位於前 3 位的分別為公交 35 路、119 路、129 路。3 月 25 日,25 條線路單趟單車拉載乘客平均 14.4 人次。而 2 月 9 日,單趟單車拉載乘客平均僅為 4.7 人次。復產復工後居民出行需求明顯上升。
25 日一早,記者在公交 129 路湖畔綠色家園終點站看到,在此候車的乘客超過 20 人。公交車在乘客量達到車輛客座數 7 成時,便提前發車。" 現在原則上執行沒有站立乘客制度,為了讓後續站點乘客能夠乘車,在終點預留座位,乘客數量多時提前發車。" 新區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介紹,新區公交公司早尖峰時段 25 條線路最短髮車時間為 6 分鐘。在加密發車的同時,公司車管人員在 3 座跨江大橋及線路繁險點設立專人進行監控,並通過公司智能調度平臺監控客流量,一旦在中途站發現客流擠壓,分散停放的 20 臺備班車輛就近投入線路進行運輸。
交通集團共有兩家公交企業,除新區公交公司外,還有哈爾濱交通集團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兩家公交企業共負責 123 條線路運營,佔全市公交線路近半數。記者從公共運輸公司獲悉,目前該公司途經小區、商圈等區域的一類線路,尖峰時段發車間隔為 5 至 8 分鐘,同時企業也組織了備班運力,在客流集中時快速投入線路運營。
哈市最大出租企業:
出車率增加至4成
隨著復工復產,市民出行逐漸增多。記者從哈市規模最大出租企業龍運現代計程車公司獲悉,截至 3 月25日,該公司近 1500 臺車輛中目前運營車輛增至 600 臺,出車率由3月中上旬的31.1%增加至40%左右。為了給乘客提供安全出行條件,該企業運營計程車每天進行消毒,並且印製防疫手冊隨車發給乘客。
隨著復產復工的計程車駕駛員增多,該公司辦公樓粘貼了提示:進入辦公樓人員自覺測量體溫、自覺消毒,每天由值班人員對進樓人員進行檢測、消毒、記錄。同時,保潔人員進行編排值班,每天一人對辦公樓多次全面消毒,並做好辦公樓通風。
在運營車輛方面,公司所有運營車輛均保持安裝「隔離艙」,將前排與後排乘車分開,副駕駛禁止乘坐乘客。同時,每天對運營車輛進行消毒。在車輛後排粘貼了 「司機小秘書」二維碼,乘客乘車時需要掃碼,在綁定手機號碼等信息後,便可以看到所乘車輛車牌號碼以及乘車時間。這些信息,實現對駕乘雙方出行信息登記並可以追溯。
另外,龍運現代公司印製了防疫手冊,發放給駕駛員後,由駕駛員發放給乘客。防疫手冊提醒市民防疫注意事項,同時也提醒駕駛員做好車輛消毒。
稿件來源:哈爾濱日報 新晚報
記者 :節永志 劉希陽
原標題:《哈爾濱公交、地鐵客流回潮|哈市最大出租企業:出車率增加至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