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美國藝電遊戲公司推出了第一代賽車類遊戲《極品飛車》,迄今出品了至少13代17個作品,銷量達一億四千萬。作為遊戲史上最成功的賽車遊戲,不拍電影那是暴殄天物,而擬真又是《極品飛車》一直以來奉行的極致追求。作為一款愈發追求大片視效的遊戲,還有什麼比真人真車的大銀屏轉化更擬真的?故《極品飛車》拍電影是遲早的事。
該遊戲的電影化還有一個更加商業的內驅,那就是由豪車組成的主演陣容。在現實世界,豪車是少數派的奢享,卻是大多數人的奢想。《極品飛車》遊戲的推出最大程度滿足了偽車迷們的奢望,令他們在虛擬世界擁有並駕馭自己的頂級豪跑,在急速的快感中追逐釋放。這其間,汽車品牌的植入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例如2000年推出的第5代《保時捷之旅》,幾乎集萃了保時捷356以來的所有經典車型,在競速狂飆的同時不動聲色地玩起了保時捷情懷。電影《極品飛車》並沒有從第一代開始追述,把時間的虛擬放在了仿佛貼近現實的當下,儘管有《絕命毒師》的保爾挑梁,但影片的真正主角還是一眾豪跑。柯尼塞格AgeraR、蘭博基尼第六元素、GTA斯帕諾、薩林S-7、布加迪威龍以及麥凱輪P-1等齊齊亮相,車輪的馳騁碾壓著劇情,馬達的轟鳴蓋過了臺詞。
編劇方面可想而知,不過是在遊戲中植入劇情。影片的競速場景和遊戲中的設定類似,第一代以來的警車圍追堵截,第三代開啟的空中和陸地支援,第6代伊始的撞車慢鏡頭等元素穿越齊聚;故事前半程以積怨為使命,將夜間、街頭、賽道模式耍了個遍,後程以復仇為藉口,加上穿越美洲大陸時間命題,又將公路、堵車、荒原、山林道路等模式蹚了遍;故事的前半程難掩拖沓,後程稍微緊湊,可能正是遊戲使然,影片顯得酷炫有餘而緊張不足,僅西部荒原部分略微驚心動魄,此外幾個主觀視角的引入和車毀人亡的代入感稍有衝擊,其他飆車場景只能說是賞心悅目。顯然,影片更在乎遊戲迷和追求感官刺激的觀眾,而無意討好那些劇情控看官。
相比我們遊戲改編的一片死寂,好萊塢的遊戲改編卻迎來歷史性的旺年。除了《生化危機》繼續感染,《刺客信條》《魔獸世界》和《GT賽車》已完成建組,《合金裝備》《質量效應》和《細胞分裂》也正推上拍攝議程。
(曾念群)
極品飛車
導演:斯科特·沃夫
主演:亞倫·保爾、多米尼克·庫珀、伊莫珍·波茨、麥可·基頓
劇情:亞倫·保爾飾演的託比·馬歇爾在一次地下賽車巡迴賽中慘遭陷害。託比出獄後決定以牙還牙,惟一能達成此目標的機會就是參加一項貫穿全美的地下賽車。